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平 《求贤》2007,(2):44-44
一个人亲戚太少了,会很寂寞,可是亲戚太多也未必就是好事,特别是对于身居高位的官员来说,争相来扰,烦不胜烦,眼下,担任海南省主要领导职务的卫留成就在为自己“亲戚越来越多”而颇感无奈。  相似文献   

2.
官大亲戚多     
江南尘 《奋斗》2007,(2):58-58
卫留成说到“亲戚”时,无奈地表示,官越做越大,亲戚也越来越多,当省长时亲戚就比以前多出很多,现在当书记,“亲戚”也许会更多。的确,官员的亲戚数量,与官职高低成正比.而且是按照几何级数加速膨胀。说亲戚“也许会更多”.怕是不够,把“也许”换成“一定”。或许更确切。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2,(16):48-49
工作中表现很“烦”,是在每个公职人员身上都可能出现的现象。家里、个人有不顺心的事,不自觉地把情绪带到岗位上,就会显得“烦”;工作量太大、连续工作时间太长,身心疲惫后就会自然流露“烦”;工作上不顺利、遇挫折,因为没有成就感也会“烦”……  相似文献   

4.
见识     
董行 《党员文摘》2008,(1):37-37
局长夫人在家中抱怨自己的丈夫:“人家当了局长,都想方设法把亲戚往自己单位里安排。可你倒好,亲戚不少。却都安排到了别的单位。”  相似文献   

5.
唐宝民 《廉政瞭望》2013,(14):72-72
唐史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元载在诛杀了宦官鱼朝恩以后,深得皇上的器重,权势很大。有一天,他的一个父辈亲戚从宣州来到京城,希望元载能给他安排一个官做,但元载觉得他的能力不够,就想把他打发回老家。但还是想让地方上关照一下这名亲戚。于是,元载就开诚布公地和这个亲戚谈了,建议他依然同老家生活,并说已经准备好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带回家去找当地官员。  相似文献   

6.
“能耐”,意思是技能,本事.本领。说一个人有能耐,就是很高的评价。有能耐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以为就是能耐烦的人。“能耐”就是能耐烦。  相似文献   

7.
报载:某市一位负责政法工作的领导同志,亲戚因为打官司的事,从外地来找他说情,多次求见均遭拒绝,这位亲戚骂他“六亲不认”。办案的同志说,只有这种“六亲不认”的干部,处理案子才不会徇私枉法。亲戚、朋友、同事和老乡之间,有些情理之中的事情相互帮助、照应是应该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间的亲情和友情。这位市领导不是不讲亲情、友情,而是深深懂得讲亲情、友情,更要讲原则。明  相似文献   

8.
人情无错     
水风 《廉政瞭望》2012,(7):22-22
笔者认识的一位厅级干部,一向洁身自好,近来却颇受烦扰。原来他在异地任职,老家的一些亲戚老表不远千里,跑到他所在城市打着他的旗号“揽事觅食”。事前他并不知情,知道后很是光火,狠狠批评了那些亲戚。不想,对方反倒是跳将起来,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1):111-112
【求助记录】烦,真烦!在单位,工作压力大、矛盾多,收入有限;在家里,孩子学习成绩差、老人有病。我的心情很抑郁,打不起精神,还不到40岁就未老先衰了。请“三T公司”帮帮我,我该如何振作精神.保持心理健康呢?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4,(2):35-37
亲戚、朋友,战友、同学,同事、部下……谁都有亲朋好友,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圈。  相似文献   

11.
找门路、给技术、送种子,这些“亲戚”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2.
正连日来,为使"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活动入户入住常态化,走访、联谊活动常态化,七师一三一团一批批党员干部带着真情和温暖,来到亲戚家中,就像亲亲的一家人一样,与亲戚零距离相处,向亲戚宣讲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精神,带着亲戚一起看电影,为亲戚送医送药,帮亲戚打扫院落干农活……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在一朝一夕的生活中传递家的气息,用浓浓的民族团结情感动温暖着彼此。  相似文献   

13.
程维平 《党课》2010,(2):74-75
在一个亲戚的鼎力相助下,我终于有了份工作,成为一名城管队员,就是经常出现在街头的那种。  相似文献   

14.
高干子弟的楷模 1950年,太外婆的一个本家亲戚托岸英伯父的表舅向三立要求帮他安排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捎信的人讲:“帮帮忙.这是人之常情……”从父亲那里和从说情人那里.岸英了解到自己外婆家里一些亲人的思想状况.他当即写了一封长信.说明本人对这种事的坚定态度。对亲戚们进行诚恳的规劝。伯父的这封信,不但在当年,就是在现在,读起来,也会令人感动。或许,有人会说。那个亲戚也许跟他们毛家的关系不怎么密切吧?那么,请看看毛岸英给陈玉英老人,也就是曾经从小带他长大的保姆,并且跟杨开慧一起坐过牢的孙嫂的信吧!  相似文献   

15.
报载:某市一位负责政法工作的领导同志,亲戚因为打官司的事,从外地来找他说情,多次求见均遭拒绝,这位亲戚骂他“六亲不认”。办案的同志说,只有这种“六亲不认”的干部,处理案子才不会徇私枉法。亲戚、朋友、同事和老乡之间,有些情理之中的事情相互帮助、照应是应该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间的亲情和友情。这位市领导不是不讲亲情、友情,而是深深懂得讲亲情、友情,更要讲原则。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情和义,懂得如果无原则地迁就亲戚朋友,就会违背法律和正义。任何友情都不能背离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否则…  相似文献   

16.
“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第六十章,因此句微言大义,言近旨远,其确切含义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较为赞同唐玄宗之注解:“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矣。”即治理国家与烹饪小鱼一样都应不折腾,少翻动,否则会“民伤”、“肉碎”,法弛国乱而无所得。  相似文献   

17.
我在派出所干了14年,人们问我烦不烦,我说工作做好了,群众满意了,一辈子都不烦。  相似文献   

18.
王旭 《党建文汇》2002,(18):9-9
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近百家民营高科技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家族化”的现象,重知识、重技术、重人才成为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某高科技企业年产值已超过亿元,董事长的亲戚却没有一人在企业担任要职,公司CEO和高层“白领”全是从大学或科研院所聘请的知识精英。另一家高科技企业的董事长出手更为果断,把创业时担任企业要职的亲戚全部“解聘”,虚位待贤。  相似文献   

19.
图片报道     
刘诚龙 《当代党员》2010,(11):59-59
9月21日傍晚,一辆满载爱心月饼的越野车,停在位于大山深处的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这是重庆市新闻出版局的又一次“穷亲戚”走访慰问,该局干部为49户“穷亲戚”每户送去了月饼。自2009年与权发村“结穷亲”以来,该局已走访慰问了三次,共捐赠慰问金26100元和价值30000多元的物品。局长杨恩芳要求,要通过“三进三同结穷亲”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历练党员干部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今年26岁的张茜,出生在青海乐都县农村,高中毕业考上一所师范院校,却因家里交不起学费,只得和亲戚一起到深圳打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