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一凡 《当代世界》2009,(10):42-44
俄罗斯共产党成立于1990年6月,是苏联解体后在苏联共产党基础上重建的众多党派中力量最大、人数最多、群众动员能力最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发展历程几乎贯穿了俄罗斯社会十几年巨变的整个时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俄罗斯政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近20年来,俄罗斯共产党虽历经挫折,饱受磨难,但它却始终以复兴社会主义为其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戴木才 《南风窗》2011,(15):4-4
"8·19事件"和苏联解体20周年正在来临。20年来,人们一直在反思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历程。在这一时刻,进一步深入总结其深刻教训,对于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我们一直说,无产阶级政党是  相似文献   

3.
2006年以来,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进入了新一轮分化组合时期。新组建的"公正俄罗斯"党迅速崛起;戈尔巴乔夫所创立的"俄罗斯社会民主党"被解散;其他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力量薄弱,处于边缘化状态。"公正俄罗斯"党宣称以"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为指导,拥护普京总统,反对"两个垄断"——"统一俄罗斯"党的政治垄断和俄共对惟一代表劳动者的垄断。该党可能进入新一届杜马,但它在思想和组织上的整合过程远未完成,目前不可能取代"统一俄罗斯"党的第一大党位置,也无法取代俄共的左翼反对派地位。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发展前景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4.
在俄国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道德规范处于剧烈的碰撞中,苏联时期遗留下的来的受贿、勒索和有组织犯罪等丑陋现象猖獗。在这种情形下,东正教的伦理道德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俄国社会稳定的必要调和剂,甚至成为新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成立于苏联末期,二十年来,俄共走过了被禁、复兴、强盛再到衰落的曲折发展路程,从体制外政党发展成为杜马第一大党,又迅速衰落为第二大党。影响俄共在杜马中地位的因素主要是俄共的指导思想、社会基础、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和俄罗斯的国内形势。然而,俄共仍是俄罗斯政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俄罗斯政党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徐海燕 《当代世界》2010,(5):58-61,54
俄罗斯政党改革密切民众与政治的关联度 从苏联解体至今,政党在俄罗斯政治舞台上已走过了近20年历程,其发展基本脉络也比较清晰。经过分权斗争、三次总统选举和四次杜马选举,俄罗斯的多党制经历了从混乱无序状态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过程。进入新世纪,政党逐步被纳入了国家的宪政体制,形成了俄罗斯共产党、统一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俄罗斯的工会是规模最大的公民社会组织,有3000万人加入,占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工人总数的45%。这样高的数字表明,工会对调节劳动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回顾历史为了理解当今俄罗斯工人运动的问题和前景以及工会的发展,必须回顾历史。俄罗斯工人运动的研究者把工会发展分为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苏联之前的时期(19世纪末—1918年),第二阶段是苏联时期(1918—1991年),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30日,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召开了“关于俄罗斯问题研究最新成果”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苏联史研究中的新观点及俄罗斯的中国问题研究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下面对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一综述:一、转轨时期的俄罗斯1.政党政治有学者认为,普京第二任期以来,俄罗斯的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和争论。2005年2月至4月间,该党开始明确地分为三派,即主流派、自由主义右翼和左翼。右翼要求将自由主义作为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将统一俄罗斯党改为欧洲保守党类型的政党…  相似文献   

9.
公正俄罗斯党是当前俄罗斯最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该党曾经使用"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第三社会主义"等不同名称表述党的意识形态。最近举行的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又宣称,党的意识形态是"21世纪新社会主义",它超越于苏联社会主义和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其基本价值是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它承认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但强调市场必须接受国家的监控,主张发展公民社会。该党还就俄罗斯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主张。迄今为止,公正俄罗斯党对"21世纪新社会主义"的阐释还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没有形成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历史学家С.В.丘丘金[1]С.В.丘丘金为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政治、历史研究.有许多论著,如2001年的<是谁?极力引导俄罗斯向何处去?>,其中的第六部分:<在20世纪初社会主义者主导俄罗斯向何处去?>;2002年的<孟什维主义:历史的一页>;<"祖国史"十年杂志>收录了他从1995-2005年的多篇论文,主要研究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政治历史问题,重要内容有革命的历史,以及社会民主工党的历史等.在其著作:<格·瓦·普列汉诺夫--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命运>中介绍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思想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始人之一格·瓦·普列汉诺夫的一生及社会政治活动.作者引用了大量原始文献,就普列汉诺夫关于俄国革命的思想,其中关于俄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及方法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普列汉诺夫关于俄国革命战略和策略当时不被接受的深层原因.该作品是苏联解体以来俄学者对普列汉诺夫的重新认识和评价中的重要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日俄领土争端是指日本北海道东北部与俄罗斯北千岛群岛之间的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个岛屿及周围一些珊瑚礁的主权归属之争。对此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这四个岛屿二战前曾属日本管辖,在二战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失败之时,由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予以占领,至今仍在俄罗斯的管辖之下。日俄在"北  相似文献   

12.
"俄国社会主义"是19世纪俄国三大社会政治思潮之一,其理论主张是通过"村社道路""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经过由思潮到运动、由运动到政党的发展过程,在其众多派别和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派相承的组织脉络.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组织结构、建党原则,一步步发展完善,越来越倾向于暴力,甚至走上了"民意党"的个人恐怖主义道路.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19世纪70年代一批杰出的革命家留下了丰厚的革命遗产.列宁指出了布尔什维克同"俄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联系.社会革命党领袖切尔诺夫关于该党和布尔什维克共同"瓜分遗产"的话,则表明了这笔"遗产"的共同去向."俄国社会主义"同布尔什维主义或苏联社会主义,虽属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然二者同源共流,具有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13.
吴大辉 《当代世界》2010,(12):52-54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乘坐小型飞,机登上南千岛群岛中的库纳什尔岛(即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中的国后岛),成为从苏联时期到现在的俄罗斯第一位踏上与日本有争议领土的国家元首。梅德韦杰夫的登岛举措为俄日之间长达300多年的岛屿之争增添了新变数,同时也牵动了复杂的东亚地缘政治局势。南千岛群岛之争将长期成为俄日关系中难以破解的外交“死结”。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历来存在的民族区域治理模式论争,尤其是今年的苏格兰独立之争中,政党政治产生着重大影响。保守党素来坚决反对以给予少数民族地区部分自治权的方式以软化其民族独立立场的主张。英国工党政府主导的权力下放的宪政改革,使英国议会不再是英国政党和政治家们唯一重要的政治舞台。从英国政党政治与民族政治的互动,尤其是从处理苏格兰民族分离主义的主张与政策来看,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都发挥了作用。两大政党的民族政策受制于本党在政党竞争中得失的考虑,但也各自有成效和弱点。政党竞争这一基本的政党互动模式,并不排除各党在国家利益面前进行合作。政党政治为民族问题的处理带来了复杂性,同时也为民族问题的处理带来了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苏联末期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催生了左翼激进政治组织。它们大力开展包括报刊出版在内的各种活动,反对"苏联共产党机会主义领导人的反人民政策",要求戈尔巴乔夫下台。左翼激进政治组织并没有随着苏共解散、苏联解体而消失,至今依然是俄罗斯政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的最鲜明特征,是不承认久加诺夫领导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属于共产主义政党。作为左翼激进政治组织的喉舌,它们的报刊积极宣传其思想主张,刊载号召进行革命的鼓动宣传材料,努力影响和争取群众,扩大社会影响。左翼激进政治组织报刊的存在,已经成为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固定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尽管苏联解体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混乱,但俄罗斯的社会结构在许多方面都是苏联时期的延续,形成了新旧两种社会秩序共存的局面。不同于自由主义者的"转轨学"指责苏联遗产是造成今日俄罗斯资本主义畸形的观点,伍德认为,恰恰是旧结构的延续性确保了新结构的稳定性。文章主要内容如下。2011年至2012年的冬天,俄罗斯出现了一个不可避免而又出人意料的矛盾情况。毫无疑问,这就是普京重返总统位置。官方称,在2012年3月的大选中,他获得64%  相似文献   

17.
共产主义政党必须不断进行政党适应性改革。二战结束后,苏联共产党直到赫鲁晓夫时期才开启了改革进程,并由此带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次改革浪潮。20世纪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领导的苏共终结了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勃列日涅夫主义"还以社会主义湮没民族主义。进入80年代前后,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改革浪潮从中国开启,中国共产党持续30余年的政党适应性改革造就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光辉业绩,越南、老挝共产主义政党领导的"革新开放"是这次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则因为改革的失败而消亡。  相似文献   

18.
1991年苏联发生的"8·19"事件,许多细节至今仍鲜为人知.2002年8月14日出版的俄<论据与事实>周报,刊登了时任苏联空降兵参谋长的叶夫根尼·波德科尔金上将的回忆文章,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现将其主要内容编译如下,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不顾俄罗斯和国际社会的反对,宣布美国将正式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这一决定为冷战后持续多年的美俄<反导条约>之争划上了句号,为美国政府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解除了束缚,但对国际裁军进程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损害了国际安全和战略稳定的基础,将给世界秩序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政局动荡 ,经济滑坡 ,两极分化严重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社会紧张局势加剧 ,社会治安状况恶化 ,俄罗斯民众的社会安全感急剧下降 ,社会安全问题成为俄罗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俄罗斯政府的反危机措施不力 ,尤其是车臣分子的恐怖暴力活动使俄罗斯的社会安全问题更加尖锐和复杂。俄罗斯社会安全问题的尖锐是由苏联解体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引起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变化的自然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