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垄断不仅仅是对竞争的扭曲,更是对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否定,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作为一部国际特征较为明显的法律,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既要反对行政垄断,更要反对经济垄断;反行政垄断是我国反垄断法的重要任务,但反经济垄断仍是核心。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我国实施《反垄断法》以来,对各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也面临诸多问题.在Ⅸ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业的规范中,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的垄断区分问题,与行业法规的重叠问题,管制与反垄断的冲突等问题。对于“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之行政垄断,《反垄断法》虽专章对其具体表现形式作了较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但行政垄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而形成的垄断,表现形式多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对行政垄断的特征、社会危害、构成要件、成因进行系统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主体制度对行政主体的范围规定仍然过于狭窄.确立私人的行政主体法律地位,是完善我国行政主体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路径.私人完成行政任务,行使公共权力,应赋予其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机关授予或委托私人行政任务分为私人受托以行使公权力方式完成行政任务和私人受托以私经济方式完成行政任务两类.公权力的行使对公益与相对人权益影响较大,因而赋予私人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应受功能保留、国家担保责任、强制力国家垄断等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论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经济 ,而行政垄断则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堡垒 ,必须对其进行法律规制。文章分析了行政垄断及其本质 ,并指出制定统一的反垄断法是制止行政垄断的有效途径 ,在立法方面同时应注意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我国有着一定的滋生土壤。我国反行政垄断方面的法律还不够完善。行政性垄断应纳入反垄断法。在未来的反垄断法典中,应包含反行政垄断之内容,建立严格的行政性垄断法律责任制度,设立高度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具有准司法机构性质的反垄断主管机构。  相似文献   

7.
行政垄断在我国普遍存在,危害极大。行政与经济垄断不同,有其构成要件和特征,法律应当对其进行界定,这是用法律手段解决行政垄断问题的前提。本文提出行政垄断的定义,分析了行政垄断的构成要件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行政垄断可以分为抽象行政垄断和具体行政垄断。在我国,行政权力不正当地干预市场发展仍大量地存在。避免行政权力的不正当干预,规范和限制行政干预经济的范围,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但是我国《反垄断法》对于抽象行政垄断的法律条文规定得简单而且缺乏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由历史、政治、利益等原因造成的行政性垄断 ,应通过立法规范行政权和行政行为、追究责任 ,通过执法管制机构的重建、管制原则的确立、权力与手段的赋予、执法环境的完善 ,实现对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0.
行政垄断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对其进行治理根除,已经迫在眉睫.行政垄断存在双重违法性,其本质特征是行政权的膨胀和对私权的干预.行政垄断规制悖论的产生,理论根源在于经济法、行政法部门法划分理论上的内在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法律调整范围上的重叠.因此在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时要坚持法律规制为主,系统监督和党纪监督辅助结合、反垄断法与行政法互相配合以及坚持结构、行为与结果认定行政垄断三原则,在具体的法律规制中通过调整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范围的界定、调整行政诉讼法和宪法时抽象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以及建立行政垄断的责任制度来逐步根除行政垄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