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洋 《东北亚论坛》2023,(2):21-35+127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政治经济与生产格局深度调整,触发国际投资规则的变化与重构。国际投资规则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大型区域协定规则制定、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外资安全审查、数字领域投资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国际投资规则的变化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动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重组、国际投资格局变化、西方技术民族主义盛行、数字经济治理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都影响着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变革。参与国际投资规则构建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需要加强国内规制建设、扩大内外投资市场空间、构筑投资协定伙伴网络、提高议题设置能力以争取规则制定话语权,在争端解决机制改革、外资安全审查协调、数字经济领域投资治理、可持续发展导向方面积极作为,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全球投资治理提出具有“全球价值”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代欧洲经历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东亚地区有着相对独立的国际体系.由于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它悠久灿烂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巨大,使古代东亚地区这一相对独立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成了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系和秩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国际关系理论来诠释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在国际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洞悉中国所面对的新的国际战略问题,从分析国际关系体系和国际政治秩序出发,阐述中国在新时期的国际秩序观、国家利益观、国际主义观、国家发展观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金融危机透视国际体系转型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仅对全球金融、经济领域产生震动,也对国际政治、安全和社会发展等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国际体系转型.中国并不主张推倒现行的国际体系,而是在国际体系的演进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意识形态的碰撞与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在经济领域已成功融入国际体系,正面临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融合,其难度和复杂性均在增加.中国等新兴大国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的最大障碍来自美国.美国需要调整心态,改变1945年以来的一些基本外交思想和原则.同时,中国也应该对国际意识形态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玉环 《国际问题研究》2023,(1):30-52+131-132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际形势,准确把握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新理念。新时代中国国际经济合作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内涵要义,包括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开创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等重要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国际经济合作理念指导下,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取得突出成果,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后半叶,作为中国重新返回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商网络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拓展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如何从理论上把握华商网络与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关系亦成为学术界着力探讨的极富挑战性的一项研究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利于扩展有关华商网络的研究领域,更广泛的意义是,能够进一步验证有关中国的发展与国际体系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安全体系愈发暴露出不稳定性和不公平性,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投资银行打破了现行国家之间的博弈关系,完善和补充了现存国际金融体系。亚投行以资金投资为支撑扩散成面,通过对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形成有效互通往来的经济带。由此构建以亚投行为支点,"一带一路"为杠杆的经济贸易圈,随着贸易往来的深入和扩展,释放经济能量。但是到目前为止,亚投行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在未来发展进程中,需要秉持建立初衷和发展信心,在资金渠道扩充、中国杠杆比例控制和规则设定等方面还要进行规范制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客观分析中国入世前中菲两国在双边经贸关系与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存在竞争与问题,探索中国入世对中菲双边贸易、投资与服务,中菲双方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以及对菲律宾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30 余年里,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基本稳定,显著增加了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支持和参与。中国的渐进改革、减贫经验和民族关系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 或转型国家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中国不断增强的世界贡献及其推动的南南合作,也正在悄然改 变国际体系的演变进程。作为对当前日益紧迫的世界发展与国际治理问题的回应,中国模式显示 了其巨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及对外辐射力,为中国赢得了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