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社会工作是目前上海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实务领域,而外展社会工作则是开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方式。本文以aa中学后花因为工作场所,对在学校中开展外展社会工作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深宵外展是外展社会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紧密结合青少年的活动特点来开展工作并提供相应地服务.当前,上海社区青少年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社区青少年的活动特点,借鉴深宵外展的经验,来开展具有上海特点的外展社会工作已经成为摆在青少年事务社工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深宵外展及其上海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宵外展是外展社会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紧密结合青少年的活动特点来开展工作并提供相应地服务。当前,上海社区青少年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社区青少年的活动特点,借鉴深宵外展的经验,来开展具有上海特点的外展社会工作已经或为摆在青少年事务社工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违宪之争在美国少年法院产生之前即已存在,在违宪状态下少年法院发展了六七十年,然后一场"宪法性教化"的洗礼使它开始最大限度地尊重正当法律程序,如今已融入新的少年司法体系,但该体系从总体上说仍在尽量规避正当法律程序.美国少年法院的发展变革主要是因为罪错少年这种特殊的处理对象:弹性是少年司法程序的必然要求,也是代价所在,需要一个复杂而可逆的、严厉程度不同的"处遇"措施体系予以支撑.  相似文献   

5.
少年警务制度是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犯罪预防和违法犯罪处置正式机制的第一个环节,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意义重大。目前,少年警务在运行过程中仍面临着专门机构缺失、警务理念滞后等问题,阻碍了少年警务由局部实践探索向整体制度构建的转型。随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公安机关应当顺应少年司法改革的趋势,从推动专门立法、建设专门队伍、完善犯罪预防职能、落实罪错少年处遇分级四个方面构建我国的少年警务制度。  相似文献   

6.
"福利为本"和"儿童利益最大化"作为少年司法的理念,在适用对象以及利益平衡等方面存在缺陷,也不符合青少年刑法的目的和司法实务的状况。现代少年司法的理念应当是矫正和分流。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应当在一些方面进行相应改革,以便充分贯彻矫正和分流的理念,有效实现预防犯罪和减少再犯。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青少年犯罪现象仍然很严重,少年审判工作又有其特殊性,建立少年法院有其必要性。从根本上说,少年法庭向少年法院的发展过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创设少年法院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第一个少年法院在中国的出现已经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8.
从刑罚的发展历程来看,人类社会对待犯罪的基本手段经历了从死刑、肉刑到监禁刑的演变过程.目前各国刑罚制度基本上还是处于以监禁刑为主体的阶段,但是刑罚的轻缓化、人道化已经成为共同的发展方向.少年司法的发展历程亦是如此.回顾中国少年司法制度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少年犯罪的非监禁化对教育挽救违法少年、保护少年、保护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司法理念和司法实践上还缺乏必要的正确认识.非监禁化的实现程度还不尽如人意,少年犯的非监禁化应当作为我国当前少年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从产生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1]在这过程中,各地司法机关始终从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高度,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发,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机制,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护,体现了我国少年司法刑罚轻缓化的趋势和"教育、挽救"未成年犯罪人,促使其顺利实现再社会化的价值取向。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案件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使这些创新工作机制最终确立了下来,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的全球背景下,关于诉讼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存在多种学说.我国学者提出的"防线说"以"司法最后救济原则"构建民事纠纷解决程序,它与国外学说相比强调诉讼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即诉讼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支持和监督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情况表明,诉讼外纠纷解决程序过度扩张,诉讼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地位被忽视.构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坚持并发展"防线说".  相似文献   

11.
少年司法制度应当是一个独立的范畴。对少年司法制度进行价值取向与现代性维度分析,是构建一个理性的少年司法制度体系的前提条件和现实要求,也是少年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石。只有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明确现代性的本质要求,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发展与完善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2.
香港深宵外展服务是香港青少年社会工作富有特色和成功实施的一项核心服务,也是一项被认为最富挑战性的青少年社会服务工作。这项工作要求社会工作者关注的是一批在行为上有服务需要的“夜青”(指深宵活动不回家的青少年)群体,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青少年因不良环境的影响,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事情。深宵外展服务是一个系统服务过程,由专业社会工作者外出至青少年夜间常到的地方(如歌舞厅、游戏厅、网吧、街头、公屋等公共场所)接触他们,认识他们,找出他们的需要并随时提供适当的服务,其工作手法主要有中心工作手法、户外工作手法和户内工作手法。  相似文献   

13.
日本自1948年制定新的少年法以来,对该法进行了四次修改,前三次将是否设立检察官参与少年审判制度作为修改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建立该制度的构想,社会各界一般给予了否定,认为检察官参与少年审判违背了少年法的理念,将给少年法带来"严罚化"倾向.但面对日益严重的少年犯罪,第三次修改时确立了检察官参与制度.日本检察官参与制度的启示在于:少年审判制度必须以保护少年的健康成长为目标,避免片面追求"严罚化",检察官应当对犯罪少年的保护和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少年法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法是规定少年犯罪及不良行为的预防、审理、处置、矫治等法律的总称.少年法由刑事法脱胎而来,自成一体,在审理机构、管辖对象、审理程序、处置方法上均与一般刑事法不同,以保护少年为宗旨.我国目前的少年立法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制定完备的少年法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中存在着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与普通刑事司法制度区别不明显,忽略未成年人刑事权利外其他合法权益司法救济,对未成年被害人保护力度不够。司法机关与其他未成年保护机构的工作衔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反思,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年司法政策之完善应遵循独立化的发展路径,并运用政策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化路径是展开政策科学方法的基本前提,而政策科学的科学化方法则是对少年司法政策独立发展的回应。少年司法政策的完善应是以少年司法独立化定位为基础,并围绕着少年司法政策的制定、执行及评估等过程的科学化来展开。  相似文献   

17.
各国的少年法,一般称调整对象为"少年",但也有称为"未成年人"、"青少年"或"儿童",含义均为同一。本文中的少年和未成年人是指相同的概念。少年司法制度1899年诞生于美国的伊利诺斯州,之后,美国各州、世界各国相继建立了少年司法制度。美国建立少年司法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之后少年司法制度也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尽管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波折与坎坷,包括废除少年法院的争论风波、80年代出现的对少年的严罚政策,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保护未成年人是为了控制未成年人,但是这一切都抹杀不了美国少年司法制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实质内涵。本文通过对美国少年司法制度及其历史事件的分析,透视其少年司法制度的精髓——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主体的扩展使儿童成为权利的主体,少年刑法由此应当脱离普通刑法的框架.我国对犯罪少年没有采取关键性的区别于成年罪犯的处遇措施,少年与成人适用同一刑罚体系,导致我国少年刑法仍然没有摆脱成人刑法的应报模式,无法实现对少年的权利保障.重塑少年的主体地位,应当成为我国少年刑法变革的核心,对于犯罪少年应以保护处分为主、刑罚为辅的规则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9.
1984年,上海长宁区少年法庭的建立,标志着新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诞生。少年司法制度发展到今天,少年法庭必然向少年法院过渡。上海具备创设我国少年法院的条件优势,第一个少年法院将很可能在上海诞生。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近10年来在广东、福建、浙江三省沿海地区对少年学生品德的调查发现,少年学生品德进步趋势非常强劲,但其品德深处存在不少问题;少年学生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水准较高,但其私人生活领域的道德水准较低;少年学生道德认知的正确程度较高,但存在道德情感冷淡和行为随意现象。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努力创建两代人共同道德学习的氛围;着重从日常生活领域关心他们的进步;深化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