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基于相关研究文献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对1999~2011年发表在经管类核心期刊上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文献按"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4个研究领域归纳和梳理后发现:许多文献对大学生消费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但也有部分文献存在实证分析简单、理论分析空洞以及说教意味浓重等不足之处,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深度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消费升级研究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研究发现,从供给侧来看,南京传统消费载体数量、规模稳居第一梯队,消费体验满意度高,但存在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从需求侧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扩大,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更加具备享受性、成长性、升级性的特征,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但存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放缓,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下降等情况。南京消费升级过程中存在"不敢消费""没处消费"和"不放心消费"等制约因素,建议实施消费能力倍增工程、消费环境提升工程、消费供给优化工程和消费意愿增强工程。  相似文献   

3.
进城农民工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是逐步实现城市化问题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于农民工消费行为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和把握农民工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由于我国农民工消费的现代化转型只是一个开端,其追求高消费的心理冲动却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做保障,同时其群体内部消费水平两级分化,消费结构不合理,公共产品消费程度低。农民工就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工资标准偏低、社会保障不到位等原因,影响农民工消费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工现代消费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职务消费本是一个宏观的中性概念,是公务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过程中,由国家财政提供的必要费用支出。但由制度缺陷导致公务员职务消费失范,成为滋生各种腐败现象的温床。尽管学术界从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但目前国内对职务消费失范问题还缺少系统的研究,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是群众反映的热点,也是党风廉正建设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5.
职务消费本是一个宏观的中性概念,是公务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过程中,由国家财政提供的必要费用支出。但由于制度缺陷导致公务员职务消费失范,成为滋生各种腐败现象的温床。尽管学术界从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探索,但目前国内对职务消费失范问题还缺少系统的研究,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是群众反映的热点,也是党风廉正建设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6.
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促进线上消费有利于释放我国内需潜力,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基于此,借助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家庭线上消费支出的影响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家庭的线上消费支出,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金融知识对家庭线上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家庭使用移动支付、增加了家庭的金融可得性、促进了家庭财富积累,从而提高了家庭的线上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消费状况是社会、学校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以新的视角分析大学生消费状况,探讨并研究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他们走出消费误区而形成健康消费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虽然当代青年消费价值观主流健康、理性,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仍存在着过分攀比的奢侈消费、崇尚符号的虚荣消费、追求时尚的享乐消费和不切实际的盲从消费等不良倾向。基于消费道德维度,我们应从培育消费理念、增强教育实效、提升消费品位、加大宣传监管等方面,探索构建当代青年消费价值观的调适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衡量消费需求合理化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需求是否合理是研究消费问题的基础。要从消费率、消费增长率、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以及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等方面,综合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需求是否合理,而不能用某一个孤立的指标来衡量。判断消费率是否合适,一是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二是与经典模型进行比较,三是要与本国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合理的消费增长率,一要高于经济增长率,二要高于投资和出口增长率,三要考虑上一个时期消费基数或人均消费基数。消费倾向或边际消费倾向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美国存在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失灵现象,我国城乡居民中存在的储蓄偏好和惜消费现象,都要视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单纯的鼓励消费政策不能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我国消费需求不足表现为消费率偏低且呈持续下降趋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不足。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投资—消费长期失衡的恶性循环、经济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下降、分配政策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扩大消费需求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合理调整分配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鼓励消费的相关政策等。  相似文献   

11.
As the important issue in social science, there is a little empirical study in cultural values affecting with nostalgic product decis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gnition psychology, nostalgic aesthetic as a psychological state can be used immediately, and behavioral tendency may have an effect on consumer choice. In this paper, we established a research framework to measure the mechanism of mutual influence factor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the cultural values with consumer purchase intention on nostalgic product, and we tested that culture value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has a direct effect on purchase intension of nostalgic products. In addition, we further examine the mechanism as a mediator of nostalgic aesthetic. Furthermore we use SEM and ANOVA analysis statistic tool verified by 258 questionnaires,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cultural values have differences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al value resulted in higher values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nostalgic engagement. Therefore, we need to increase the element of nostalgia in to traditional products. More important, these effects uniquely applied to participants who own high on the nostalgia aesthetic. This is to say, cultural values was indirectly linked to heightened purchase intention through nostalgia aesthetic. Consumers are more apt to buy nostalgia products. In other word, nostalgia aesthetic as mediates variables, there is positive link between cultural values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on nostalgia product, and nostalgia aesthetic affected purchase intention for nostalgia product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light of create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2.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对治理犯罪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功用。二十多年来,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学科性质与定位,准确界定学科概念,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并重,加强与有关学科的联系和沟通,以深化学科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内警察心理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警察心理研究现状分析认为:警察心理引起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对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而对警察执法活动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的警察执法心理尤其是执法战斗心理尚未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今后应加强警察执法心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时尚消费观是指大众为获得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而产生的对他人消费行为追随与模仿的价值取向.首先,本文回顾了从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以及伦理学角度关于时尚消费观的相关研究;其次,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时尚消费观的自我与社会形成机理:个体化促使消费者通过时尚消费构建、表达、提升自我,从而满足消费者自我认同,形成了时尚消费的内部动力,而社会化过程则促使消费者接纳他人的信息影响与规范影响,从而满足消费者社会认同,构成了实现时尚消费的外部推力;本文最后指出,个体的时尚消费观最终会反作用于社会文化,只有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以一种重存在方式体验商品价值,才能创建良好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的法制心理学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但是在广大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较大的发展。为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有必要对过去20余年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法制心理学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振居民消费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综合运用CGSS2015数据 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索了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够提升居民消费;且存在结构效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与数字化程度均能提升居民消费;数字金融对发达地区和家庭物质资本高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对欠发达地区家庭人力资本高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户主主观幸福感在数字金融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遮掩效应”。结论从经济学与心理学融合的角度,为解释数字金融影响居民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游客旅游消费心理的变化。在现阶段,游客的价值取向正处于转型阶段,旅游动机呈现出多元化,消费自主意识增强,购物、娱乐等非基本旅游消费显著增长,逐渐摆脱了对传统生活模式的心理依赖,由以往的重视有形消费向无形消费过渡。对此可以采取完善散客接待设施、打造品牌产品、做好售后服务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军事心理学研究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80年代中期发展很快。一批研究成果(包括专著、教材和论文)相继问世;自上而下建立了军事心理学学术研究团体,广罗了研究人才;连续数年召开了全国全军性的军事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一些军队院校开设了军事心理学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军事心理学的研究在经历80年代中期的辉煌之后,90年代出现了几年沉寂。现在军事心理学研究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机遇为军事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军队实践为军事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呼唤着军事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知难而进,把我国的军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再造明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我国目前对“留守儿童犯”进行的心理调研仅局限于对“留守儿童犯”的普遍性考察,缺乏有针对性的犯罪心理调查。实证分析法是犯罪学调研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留守儿童犯”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化环境两部分展开深入调研,在需求、自信与自我认同、行为模式、自控能力、违法犯罪认识性以及父母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同辈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可以透视“留守儿童‘’’犯”的犯罪心理现状,同时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已经波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同时,给科学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作为社会科学之一的犯罪心理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的强大处理能力和互联网络的四通八达,已成为犯罪心理形成的新的归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使犯罪动机呈现多样化,使犯罪目的呈现不确定性,使传统犯罪呈现网络化。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引起了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犯罪心理预测、预防技术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