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电影业的“新字号”———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聚焦本刊记者杨宾1998年初,在南昌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因成功运作《离开雷锋的日子》和《甲方乙方》两部影片,引起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此后,他们推出的《背起爸爸上学》、《红色恋人》也都一炮打响...  相似文献   

2.
乔安山应该起诉王维京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有一个情节很让我难忘,但又觉得很不满足,于是便想到乔安山起诉的话题。影片中,乔安山把被车撞成重伤的梁老头救送到医院,并为他垫付了800元的医疗费。可是梁老头及其子女却反诬陷乔安山是车祸的肇事者,并要求索赔...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1997,(6)
乔安山入党了雷锋亲密战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主人公原型乔安山,最近在辽宁省铁岭市运输总公司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雷锋生前就曾帮助乔安山从思想上入党,经常同他谈心。雷锋牺牲后,乔安山转业地方工作,始终认为自己同老班长比较不够入党标准,他以做好本职工...  相似文献   

4.
乔安山与雷锋共同工作、生活了近4年。工友时,同住过一间宿舍;入伍后,进了同一个班,开同一辆车。因为最亲密的战友牺牲,退伍后的他要求调离熟悉的环境,开始过“隐居”生活,对外不再提及与雷锋问的关系。直到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公映,让作为主人公原型的他重新回到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望城县作为雷锋的第一故乡,把开展学雷锋活动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在实践中,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坚持以人为本,在提高人的思想素质上下功夫我们通过邀请雷锋生前的领导、战友、同事和学雷锋的典型代表作报告,组织各行各业的人员上街入户开展便民服务,组织观看电影《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和电视剧《走近雷锋》等活动,引导干群从知雷锋、做好事入手,开展学雷锋活动。我们紧紧围绕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学雷锋、向雷锋学什么和怎样学,以及在深化改革中如何发扬雷锋精神等问题,开展了群众性大讨论,并在199…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7):36-37
2014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1周年纪念日。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叫“雷锋”的工程兵战士,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在全国家喻户晓,成为大多数人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符号……离开雷锋的日子里,许多60后、70后至今还能对雷锋的身世事迹如数家珍。51年来,传诵雷锋故事,传唱雷锋赞歌,传承雷锋精神,一直没有停止过,始终在引领着时代主流价值,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3月,都是全国人民纪念雷锋的日子。雷锋已经离开我们50多年,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人想念他、纪念他和学习他?如果回顾和分析一下雷锋的事迹,就会发现,雷锋所践行和弘扬的,正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雷锋,这既熟悉又模糊的名字!熟悉,因为我们这一代是在他的事迹和精神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模糊,是因为我们在他牺牲以后出生。对我们来说,雷锋既是崇高精神的象征,也是令人仰怀的先辈。 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离开雷锋的日子》,以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为原型,讲述了他和雷锋的战友之情,以及雷锋牺牲以后的故事。这个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正面刻画雷锋的形象,却把雷锋精神自然地引向当代生活,让它在接受诸种不同价值观念的挑战中撞击出璀璨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王一 《学习导报》2015,(4):34-35
中国的日历和共和国史册上又要标注四个特殊的日子: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日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与人心所向,每个纪念日背后都有着值得铭记的故事。学习雷锋纪念日看电影《雷锋》,毛泽东频频擦泪1963年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评论员文章《伟大的普通一兵》和《雷锋日记摘抄》,详细介绍了雷锋的事迹和雷锋日记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4,(3):41-42
慕毅飞在2004年3月4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三月是雷锋回家的日子。然而,我们学雷锋学了这么多年,却年年有人呼唤“雷锋叔叔在哪里”;年年有人感叹“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雷锋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可那么多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要像雷锋做得那么自觉,那  相似文献   

11.
<正>著名诗人贺敬之在长诗《雷锋之歌》中深情地写道:“一九六三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呵,应该这样生!路呵,应该这样行!”60年过去,中国人的心窝里依然住着一个雷锋。在他牺牲的纪念日,抑或每个普通的日子,总有人走进雷锋纪念馆,再次聆听、追寻他的故事。而在有些人心中,“雷锋”这两个字是如此深沉,关于雷锋的记忆更是刻骨铭心。因为雷锋曾经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他们的人生中,  相似文献   

12.
影视圈外的人也许对“雷献禾”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是喜欢看电影的,肯定都知道《留村察看》、《离开雷锋的日子》;对电视剧情有独钟的,更会对曾一度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大雪无痕》印象深刻。雷献禾便是这些影视作品的导演。 我们是站在前辈人 肩膀上起来的 一心想当工程师的雷献禾,自己也没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走上了从影之路。1975年雷献禾参加了“长影”招收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并被录取,之后被分配到摄影间当摄影助理。 尽管雷献禾当初并不喜欢这个职业,但他还是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他利用业余时间啃起了摄影方面…  相似文献   

13.
1963年2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收军》相继报道了雷锋的事迹。毛泽东主席仔细阅读以后,动地踱着步子,他深情地对当时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唧:“雷锋值得学习啊!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找要向雷锋学习。”毛泽东主席对雷锋的重视,马上就引罗瑞卿和中央军委的重视。总政起草了《关于号“全军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活动的通知》  相似文献   

14.
本期封面推出的是著名版画家吴强年1963年创作的作品《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强年满怀深情创作了版画《雷锋》。  相似文献   

15.
《学习导报》2012,(6):39-39
本期封面推出的是著名版画家吴强年1963年创作的作品《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强年满怀深情创作了版画《雷锋》。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5日,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纪念日。虽然雷锋因公殉职40年了,但雷锋的故事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雷锋日记》的那些朴实话语铭刻在整整一代人的心里,雷锋精神影响着几代人。 作为一个曾与雷锋相识并在一起互相交流思想认识的我,雷锋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可结识雷锋的那个日子却如同在眼前,永不忘怀。 那是在41年前的1961年9月中旬,时值金秋时节,天高气爽,阳光灿烂,沈阳军区“双代会”在沈阳市隆重召开。雷锋作为士兵先进人物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正逢中秋佳节,军区首长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日子,在北京的一座公寓里,笔者访问了当年首先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中国青年》杂志的总编辑邢方群同志。 邢老年逾八十,退下来前,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工人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悠悠的岁月如流  相似文献   

18.
唐铮 《党建》2009,(9):56-57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的头版显著位置都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学习雷锋的活动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相似文献   

19.
陈熹柳 《党建》2012,(6):46-46
“用10套《雷锋全集》换一个‘雷锋书屋’”,这是湖南省益阳市红十字会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萌发的一个公益创意。他们通过微博联系每一位愿意捐赠闲置图书的网友,向其邮寄一本《雷锋全集》,邀请其在上题写学习雷锋心得和对山区孩子的勉励,同时把《雷锋全集》转赠给另一位愿意参与图书流转活动的网友,通过“滚雪球”似的爱心传递,来弘扬雷锋精神,汇集各类图书,最终实现为农村儿童建设“雷锋书屋”的愿景。  相似文献   

20.
《雷锋日记》是20世纪60年代的畅销书,40岁以上的人大都读过。雷锋生前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有“东北的一团火”之称。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前进报》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摘录发表了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