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玉光 《实践》2006,(5):45-46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三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蒙古族长调民歌位列其中。这意味着,蒙古族长调民歌不仅成为中国目前仅有的四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也是内蒙古第一个经过国际权威机构认定的具有世界级文化地位的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2.
乌云塔娜 《实践》2010,(10):53-54
<正>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游牧文化艺术。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游牧文化中最为夺目的乐章,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具有旋律舒展、字少腔长、起伏连绵、豪放自如、一泻千里的审美感。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以蒙古人特有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的活化石,集中地体现了蒙古族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其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民歌     
我区素有“歌乡”的美称。浩如烟海的蒙古民歌更是充分体现了北疆草原各族人民豪放豁达、热情开朗的性格,名全国。 蒙古民歌主要分长调和短调民歌。长调民歌一般用蒙语演唱,多流行于广大牧区,人们对它十分熟悉,《赞歌》当年曾风糜一时,而今仍具魅力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都是以长调民歌为基础而创作的。 蒙古族的长调民歌有极浓厚的民族特点,它的节奏舒缓自由,节拍字少腔长,曲调高亢悠远。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高亢辽远,行腔自由,阿拉善盟的长调民歌则节奏缓慢,察哈尔的民歌是一种长调与小调混合的民歌,鄂尔多斯高原…  相似文献   

4.
正在浩渺如烟的蒙古族民歌海洋中,科尔沁叙事民歌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长调民歌和叙事民歌是蒙古族民歌艺术中的两大经典。科尔沁叙事民歌主要流传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上。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在科尔沁草原上产生、传承,与孕育它的这片丰厚的文化土壤分不开。在人烟稀少的原野上,游牧者亦歌亦喊式的长调也许更能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们对大草原的特殊情怀,排解他们心中天高地远的孤独。而过着定居生活的科尔沁人  相似文献   

5.
正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  相似文献   

6.
苗伟 《唯实》2009,(1):38-4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对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从唯物史观的哲学视野出发,展望未来社会人类共同的文化理想和价值理念,并通过文化批判和异化理论的阐述,表达对人的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视野,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柏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和人文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技文化内在价值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当科技文化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价值遮蔽时,人文理性和工具理性起主导作用,使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处于低层次状态,科技文化与美好生活需要之间是不匹配的。随着美好生活对科技文化的价值重构,生态理性价值开始逐渐发挥主导作用,出现了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的趋势。当达到科技文化与美好生活的价值耦合阶段,实质就是人在幸福生存的意义上,达到更加全面的自由与解放,并衍生出生态科技文化的新型关系,生成蕴蓄美好生活价值的主流价值观,使人类最终通向生态文明的理想之境。  相似文献   

8.
论作为普世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把西方文化直接看做人类共同文化,而忽略了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国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以世界文化为中介,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实践中达成共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国国情,以自身的成就证明了人类文化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因而获得了"平视西方"的力量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着普世价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了普世价值的成分.中国应当在世界舞台上去证明这一点,而不是孤芳自赏.  相似文献   

9.
李存葆 《党建》2012,(2):55-57
人是自然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常是地理与环境的文化。这正如宽广时可响遏行云,绵长时如旋雪回风,婉转时可余音不绝的蒙古民歌长调一样,它只能生发于呼伦贝尔这样的大草原上。近20余年来,我在造访我中蒙、中俄边防部队时,曾三度穿越呼伦贝尔草原。我没有浪漫诗人的灵感,也不具备菩萨的慧眼,但在领略了呼伦贝尔四季之美景后,也不由一次次感叹上苍造物之诡谲万象。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价值与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堂  杨振林 《求实》2007,1(7):69-71
对全球化历史进程缺乏价值和伦理的思考,导致文化全球化发展缺乏认同基础。当今文化全球化发展需要“人类共同文化精神的构建”和“不同文化交往伦理原则的构建”,以赋予国际经济、政治合作的文化价值诉求和不同民族文化世界角色的恰当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遵循人类共同文化精神和国际文化交流伦理原则,以民族文化身份参与文化对话与交流,既可以赢得创新发展的主动权,也可以为人类文明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类理性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工具理性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指导实践的重要法则,而价值理性却被人们忽视和淡忘。这种现象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高校文化中的价值理性被压缩,其功效性和实用化特征渐渐凸显。在发展高校文化的过程中,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只有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相互融合、齐头并进,才能推动高校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程轶 《实践》2008,(11):56-57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资源宝库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发掘、整理和利用.因而,必须搞清楚研究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3.
苗春凤 《求实》2004,(4):36-38
本文探讨了建构“价值理性”文化理念的途径和方式 ,即通过文化批判、文化建构和文化教育来强化、确立和普及“价值理性”文化理念 ,以摆脱工具理性理念的独断控制 ,完善人类的文化理念。其中特别强调了人文学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张静 《世纪桥》2014,(1):89-90
网络文化既有正面价值也有负面价值。网络文化在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推动教育模式转变和促进人际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法律及道德底线,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冲击优秀传统文化和加重个人与社会疏离。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受乡村文化价值认同语境、价值认同形成经济基础、价值观念传播手段和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及价值认同的主体性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乡村文化价值认同面临着困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乡村文化价值认同的价值引领、厘清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的关系、构建认知、情感、态度相结合的价值认同路径,可以有效促使农民形成乡村文化价值共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化傲慢与偏见的最新版本莫过于"普世价值"说了。资本主义文化价值普世主义的内在意图与外在努力在于宣扬并力图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永恒的最为美好的社会制度。这当然是一种意识形态偏见与文化陷阱。马克思恩格斯第一个科学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及其文化价值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暂  相似文献   

17.
亢莹 《世纪桥》2013,(7):47-48
中国传统价值文化成为当代中国价值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当代大学生党员价值文化的有机内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文化建设要注重价值文化传承,而价值文化的传承得益于对传统价值文化的传承。本文在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民办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文化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1):46-47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优秀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其价值和功能尤其重要。深刻挖掘红色文化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价值,有利于我们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文叶飞  黎藜  冯建洪 《当代贵州》2011,(33):4-I0002
精彩绝伦的听觉盛宴 初冬时节,橙黄橘绿,丹枫更红。为了更好地传承土家民族文化,德江县于11月15日至17日,举办了首届民歌山歌暨十大民歌歌王大赛。通过两天的初赛和决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土家民歌歌手和充满土家民族文化内涵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