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方     
我常常感到生活是一块复杂的魔方,而对生活进行文学性的叙述则是各种旋转的方法———把一大堆零乱的哪面儿都有的小色块归置整齐。我知道拼出一个侧面的色彩比较容易,只要不去管其它色块的前途只专心地经营一种,很快就会拼出来。难的是各种颜色都能各得其所,那实在需要天赋的聪明,我知道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没有那么难的事情。可我在各个方面都是很笨拙很低能的人,因为深知自己的这个弱点,我从不猜别人给我出的谜语,也不做任何智力游戏和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提问,因为我总是直接奔向“圈套”和“陷阱”。有时我却不过同事们的邀请和他们…  相似文献   

2.
语丁 《奋斗》2008,(9):60-61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人宜方不宜圆。然而,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老好人”,他们把“多栽花,少栽刺”、“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作为当好人的唯一准则,“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面对别人的缺点、错误,不是诚心诚意地提出来,而是很圆滑地搞“你好、我好、大家好”,能捂则捂,能盖则盖,谁也不得罪。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把大家的关系搞亲密了、搞和谐了,但仔细回味却发现把人际关系搞庸俗了,把风气搞坏了。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中,谁都会犯错误办错事。一个人做了错事,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的时候,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谅解,总是希望别人尽快把这段不愉快的往事忘掉。由人及己,在遇到别人有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位人缘很好的朋友,问起他为人处世的奥秘,他说:“我的奥秘就是习惯拿自己的失败开涮。”朋友解释说,其实他也和大伙一样,时常会遇到很多矛盾和烦恼。所不同的是,每一次,他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某位朋友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他不是对别人失望,而是首先对自己失望,并且将它转变为一种  相似文献   

5.
把自己看得“小”一点□王永生不知从何时起,一些人宁愿把自己看得过“大”,而不愿把自己看“小”。诸如:我的技术比别人好,我的学历比别人高,我的能力比别人强,我的贡献比别人大……也许这些不是言过其实,但这样看自己委实不好。鲁迅宁愿把自己看作是一头牛,郭沫...  相似文献   

6.
智勇双全自古至今都为人赞赏。有了谋略,勇敢地去执行,做事情、干事业就可能走上成功之路。,有勇无谋,莽撞行事,常常把事情办糟,最终是遗憾。如果有谋无勇呢?也做不成事情。三国时期的人物袁绍常在大敌当前而将领、谋士意见纷纭时犹豫不决,贻误战机。被曹操评价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相似文献   

7.
时下,在一些基层党员身上有种不正常现象:看自己的优点多、长处多,而看别人的却是缺点多、短处多;即使看到了别人的长处,也不以为然。据我观察,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部分党员对个人的名誉地位看得太重,计较你高我低;二是与人交往心胸狭窄,总觉得自己是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  相似文献   

8.
舒洁:雷锋精神是我们党光荣传统的优秀传承,是我们子弟兵与群众鱼水情的真挚演绎,是我们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精神力量!高鑫:向雷锋学习怎么学?我认为就是在遇到有人行动不便的时候扶一把,见到别人困难而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帮一下,别人感激,自己愉悦,何乐而不为?陈建:心存好念,口吐善言;待人真挚,遇事坦诚;宁静心态,敞开胸怀——这就是雷锋精神向我们传递的真正内涵。谈景毅: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行善。雷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到湖南大学看望广大师生时,语重心长地对大学生们说:“青年学生是富有理想的,但是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你们身上承担着很重的责任。我希望同学们记住6个字:此时、此地、此身。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即做起来,不要拖延到以后;此地,就是从你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不要等到别的地方;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给别人。同学们要不退缩,不逃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人是没有尾巴的,而多数动物是有尾巴的。据说,人类的祖先──类人猿也是有尾巴的,只是在向人类进化、演变过程中,其尾巴逐渐退化、隐去,直至最后消失。有形的尾巴在人的身上消失了,“无形的尾巴”却在人们的身上滋长起来。比如,当一个人有了成绩就骄傲自满,趾高气扬,别人就会说他“翘尾巴”了;当一个人干了些“门角落里阉狗”──见不得人的事,别人就会说他鬼鬼祟祟,藏头缩尾;当一个人做了坏事被人家批住不放时,别人就会说他尾巴被揪住了,等等。对于这“无形的尾巴”,我们必须正视它。正视的目的是为了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1.
《学习导报》2011,(14):42-42
古人说:“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必须注重严于律己,切实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近年来,我们坚持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明确提出了“五严守、五禁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语丝     
人生成功的秘诀就是当机会到来时,你已经准备好了。不要相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请重运,是习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舍被它任自,而目@会伽意身0矫健。做一个好人真实很容易,拥自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第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是不要自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第三是不要自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会天的成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会天的努力。所以,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特勤奋和努力融人每天的生活申,融人每天的工作中。不要匆匆忙忙地过一生,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说的“以身作则”,旨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给他人作出表率,这无疑是理所当然的。孔老夫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在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有不少领导干部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否就能说以他们的“身”作为“则”呢,窃以为值得商榷。所谓“则”按照《有典有则》来讲,就是法。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度里,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任何人都必须服从和遵守。即使你身尊位显,也不能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行代法,而必须…  相似文献   

14.
九岁的孤儿德比为了寻找母亲,不停地做好事帮助别人,他每帮一人,就请求对方去帮助另外十个人。他想,以这种爱心传递的方式,总有一天自己急切寻找的母亲会成为被帮助的对象。小德比感动了整个德国甚至欧洲,人们掀起了做“十件好事”的热潮。不幸的是,德比却遇刺身亡……  相似文献   

15.
李桂杰 《党课》2011,(4):122-123
我和家人有时候喜欢在一起看“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这类婚恋交友节目,我们基本上是把这种节目当成娱乐节目来看的。我觉得,凡是到了电视上相亲的人立马都开始变得不正常,台上的女嘉宾常常是把男主人公当猴耍,动不动就奚落一番,要么就让别人又唱又跳,或者是问一些不着四六、正常女人想都想不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办好事,对老百姓来说是莫大欢欣的事情,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只要是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好事办实办好,不仅能使好事生辉,更能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好事在“办”不在“说”,若远离群众利益的好事,既便说的再好,喊的再响,也未必能得到好的效果。群众办好事,就把本与群众实际利益不沾边的事,硬往好事上拉。这些好事说来说去,要么是政府本就应该做的;要么就是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无关,没有为百姓解决了多少实际困难。所以说,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从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出发,竭尽全力,把好事办好办实。这样,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如果脱离…  相似文献   

17.
嫉妒,是人们时常经历的一种情感体验,几乎凡人皆有,概莫能外,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如果嫉妒情绪过度膨胀,失去了控制,那就非常危险。嫉妒心理表现在一般人身上,是看到别人经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出了成果,不是去效仿追赶,而是讽刺挖苦,冷嘲热讽;看到别人能力超过自己,就满腹怨恨,醋意大发,无法接受现实;看到别人与群众关系密切,深得领导信任,就视为障碍,不顾公论去挑拨离间,造谣诋毁;甚至人家添置了高档家具、新潮服装,自己也会不快和愤懑。表现在领导干部身上,则是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奉行“武大郎开店”的原则,身材比自己高的人不予提用,设置种种关卡,不让别人出头;对下属只使用,不培养,一旦出了差错总是极力埋怨,推卸责任,小题大做,压得对方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18.
正在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态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要实现"人人为我"的目标,作为社会成员,必须首先做到"我为人人",而成全别人的好事则是"我为人人"的题中要义。把"成全别人的好事"放在特定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单元中考量,作为领导者,更应该自觉修为,率先践行。这是因为:成全别人的好事,传承了与人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廉政瞭望》2010,(4):40-40
谁的场子 我曾经的一位老板非常重视“这是谁的场子”这种小事。当主人的时候,他会想尽办法确定所有的灯光都打在他的身上;但如果是别人的场子,他一定保持非常低调,生怕一不小心,就抢了别人的风采。他在扮演配角时的称职,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相似文献   

20.
快过年了。朋友打来电话约我一同吃饭。知道不是自己做东,心中偷着乐了一阵。但是这“偷”字不好。大概偷着乐也是犯罪,就像偷了别人的东西,总是危险的。到地下室去取自行车,不见了。显然,车被偷了。这也许就是偷着乐的报应。这已经是不到一年内我所丢的第三辆自行车。好在早已把丢车所损失的钱打入了日常消费,就像买米、面、油、盐、酱油、醋一样,消费了再买就是,自然也就不以为意了。况且丢车的事非只此一时,又非只我一家,一周之内连丢两辆都有的,我这还算不得什么。有什么办法呢?身上既然流有阿Q的血液,对这种事情也就虽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