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应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对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有其丰富的涵义及独特的特点.国內外的大环境、高校面临的内外形势以及大学生自身原因等都会导致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应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对策包括: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公开、设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和形成完善的善后处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群体事件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各级政府作为治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体,首先要建立风险评估和社会预警体系,防止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爆发,并通过制度平台和社会自组织尽量减少突发性群体事件。对已经发生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必须坚持处理事件的正确理念和原则,使矛盾得到妥善解决,以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16,(6):25-29
突发性群体事件围观者参与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从适度冲突的积极意义层面而言,围观者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在一定层面上缓解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结构性张力,但是必须要看到的是,围观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破坏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力,降低了群众对党执政价值的认同度。从道德危机生成的角度反思围观者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为民谋利不强和多元价值乱象是引发围观者参与的执政伦理因素。破解围观者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现实困境,必须切实强化基层政府为民谋利的宗旨意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消除围观者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伦理焦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稳定有效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4.
群体事件与社会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事件是当前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中最突出的问题,处理失当将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现在已经进入了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而且中国社会还可能面临更多的矛盾冲突。群体事件的发生是社会转型时期利益矛盾的表现,其产生和解决最主要的是靠政府制定公平的政策和政府的角色定位,长远来看,增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建立包括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公平的社会政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治理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波 《行政论坛》2004,(3):15-17
突发性公共事件既考验一国政府能否充分利用本国以及全球公共资源履行公共服务的能力,又成为政府转变功能、由善政转向善治的机遇。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只有将功能从以经济为中心转向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建立政府——社会、中央——地方、国家——国家间多中心的公共事务治理结构,才能实现本国公共利益最大化,增进政府统治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矛盾凸显,由此而引发的影响社会安全的突发性群体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并且在数量上呈现出逐年增多、对抗性增强、利益性矛盾突出且更加复杂多变等特点。而在这些突发事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舆情与其呈现出相互影响、放大的严峻态势,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如何把握网络舆情,保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重要领域健康有序发展;如何正确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各级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群体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群体事件是我国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事件是人们在社会心理失衡与激情状态下的非理性行为,它们的发生与人们社会认同的降低和价值取向的偏差密切相关.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建立社会心理预警机制,构建社会认同感培养机制,为社会群体提供发泄不良情绪的机会,强化心理疏导工作是防止群体事件发生和升级扩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34)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参与日益兴起,其主要特征是主体构成的年轻化、话语建构的高自主化、精英影响力的显性化、政治参与的民主化。网络参与对突发性事件有较大影响,因此要合理引导网络参与,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化解网络参与中的社会戾气,阻断其向现实社会空间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网络传播中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比较突出,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需要疏通信息传播渠道以适时发布有效信息,在掌握网络舆情动向的基础上疏导群体舆论,将提高网民媒介素养和加强网络监管结合起来,合理规避网络舆论群体极化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王建  傅新禾 《学理论》2012,(1):65-66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对土地需求的激增,由拆迁引发的群体事件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探讨拆迁性群体事件的原因及提出应对之策,不仅能有效避免、化解及解决拆迁性群体事件,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当前,铁路基层派出所面临的突发性警情日益增多,呈现出数量上升、类型扩展、接处时间紧促、处置难度增大等特点。针对处置突发性警情在人、物、练方面的难点,铁路基层派出所应从增强敏感意识、发挥装备功效、规范警情接处、提高处置水平等方面入手完善应对措施,提高处突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网络群体事件具有的过程特性提起网络群体事件,人们所想到的便是在网络空间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这种理解既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它的缺陷性。所谓合理性,说的是网络群体事件在许多的情况下确实是一种突发性事件。它来得急,发展快,让人们有着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王扩建分析了网络群体事件的瞬间爆发性,认为:群体性事件都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但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更加明显。其原  相似文献   

13.
一 群体挫折感的心理学界定“挫折”一词在测典中解释为“失败、失利,或因压制与阻碍而导致削弱和停顿”,如《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解释为:失败、失利。《辞海》的解释为:失利、挫败。  相似文献   

14.
刘广东 《学理论》2012,(30):5-7
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是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矛盾升级的一个突出反映,科学地分析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理性地应对由社会矛盾升级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的长效机制,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通过建立各种应对机制来达到从容应对、科学决策、信息权威、处置果断、降低成本、社会和谐的目的。应急管理机制包括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决策机制、新闻发布机制、控制处理机制、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5.
任世强 《学理论》2012,(10):218-219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和自身内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发性事件。这些事件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对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间接地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何应对这些突发性事件,成为高校管理者必须进一步研究并予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描述高校危机的基础上,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诱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述了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策略,以期引发大家对高校危机管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9·11”事件、非典暴发、禽流感流行以及印度洋地震海啸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势在必行。发达国家之一的英国,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位置等原因,时刻面临着诸多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威胁。在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实践中,英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政府的媒体政策,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舆论引导机制的严重滞后或缺失,是转型时期剧烈群体事件快速生成的关节点。充分认识舆论引导在化解群体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新形势下有效引导舆论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需要从机制上积极构建舆论引导的体制架构,在第一时间建构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朱华  王刚 《学理论》2011,(32):71-72
面对当前社会频繁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寻找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积极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几点措施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原则;保持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正确应对群体性事件,要坚持现场第一原则,坚持信息公开,不断拓展沟通渠道,慎用警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应建立健全包括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机制在内的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吴月丹 《学理论》2013,(19):55-57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应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试图通过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含义、性质、特征,找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构建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机制,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