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建设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建设具有发展市场经济、发展政治意识、创新政治制度、规范政治行为、政治传统文明化的多维性特征 ,但就现状分析来看 ,仍存在政治建设基础要素薄弱、政策价值取向滞后于社会政治变化、制度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基层政权组织和政府能力低下、传统政治非文明化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疆域之边缘性部分的边疆,是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经过主观认定而确立的,是构建的产物。边疆的构建、调整和治理都受到既定边疆观念的深刻影响。边疆观念是国家总体治理中地理空间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自秦汉之际确立边疆之后,便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边疆观念。边疆观念不仅对边疆的确定、调整和治理发挥着重要影响,而且自身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形成了一个边疆观念演变的过程。今天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内部状况和外部形势,需要对传统的边疆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相应的调整,构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边疆观念,进而形成恰当的边疆战略,从总体上规划国家发展的地理空间格局,促进边疆治理和国家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家认同是困扰多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新时代边疆治理应将强化国家认同建构作为重要使命。在边疆治理中,公共政策作为基本治理工具,建构着国家认同的利益、政治、文化以及民族团结基础。公共政策对国家认同建构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审视边疆治理中的公共政策,存在着政策模式中稳定与发展关系失衡、族际主义政策取向、政策执行力不足、政策冲突、政策创新乏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新时代边疆治理应不断优化政策,促进国家认同的持续、稳固建构。  相似文献   

4.
政治吸纳是实现有效政治统治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种基本策略,在促进民族国家建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维护政治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政治吸纳是与政治排斥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统治者为了获致和维系政治统治合法性而通过建立制度机制,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把特定的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纳入到主流政治生活之中的活动.研究政治吸纳的功能和机制,对强化国家政治认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整合边疆政治,使边疆与内地在近代化背景下进一步融合,是南京国民政府实现民族国家构建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南京国民政府分别将甘肃分设宁夏、青海,内蒙地区分设察哈尔、热河、绥远三省,西康亦设省,是民国时期边疆行政区域的重要变革。南京国民政府这一行政区域新规划的实践,与社会舆论切合,客观上消解了边疆地方实力派的压力,起到了制衡与牵制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社会控制,提高边疆各省区的行政效率,并通过空间管理的重新布局抵御外国势力的干涉,是国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的体现。但由于国民政府对边疆控制的有限性及谋划不周全,一些边疆地区新的行政区域规划,反而加剧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6.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疆多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过程中 ,必须着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但是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有其特殊性 ,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因此 ,只有从实际出发 ,紧紧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庞大而复杂的艰巨任务。执政党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力量,应该而且必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率先推进自身的进一步现代化,才有资格、有能力推动和保证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因此,适应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努力加快执政党自身现代化的建设,坚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实现指导思想现代化;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实现组织结构现代化;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加快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实现队伍素质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国家利益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国际政治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国家利益”的概念、性质、属性、特征、构成与分类以及国家利益的维护,都进行了颇深研究,并基于不同的立场提出了不同的国家利益观。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学习借鉴,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利益研究体系,为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民族主义的欲火烧遍世界各地,一批新生的民族国家在燃烧中奋而崛起,当代中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而民族国家仅是一种国家形态,在其构建起来之后,国内仍然会存有多元的民族构成,同时,由于国家形式的确立,国家的边疆也就随之而形成。缘此,为实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稳定,着眼于  相似文献   

10.
制度安全,是西部边疆政治安全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事关西部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消除多元政治威胁和维护边疆稳定,就急需对西部边疆政治制度安全进行研究。西部边疆政治制度安全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内涵的探讨,明确了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边界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分层梳理,有助于研究聚焦问题、有序展开和深入推进;研究实践意义、学术意义和学科整合意义的揭示,将激起各方人士的研究兴趣,掀起一轮关于西部边疆政治制度安全研究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取、努力奋斗的光辉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在地含容政治民主化。坚持推进政治民主化,就会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制度保证。我们必须勇于创新,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是国内最早设置专栏研究民族政治问题的刊物之一,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设置的“民族政治与行政”栏目。2015年,为更好聚焦民族政治与边疆特色,栏目更改为“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先后聘请周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方盛举(云岭学者、博士生导师)担任栏目主持人。该栏目因独特鲜明的办刊特色,不仅引起了全国政治学和行政学界的广泛关注,更在边疆政治学研究领域擎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为积极探索边疆地区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认真总结我国民族地区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有效探究促进民族地区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措施和新办法,深化社会各界人士对边疆民族地区在我国治理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吸引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和发展,《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将“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栏目列为刊物重点建设栏目,现面向全社会诚邀优秀稿件。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2)
现代国家建设是我国当前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主要内容。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国家建设主要在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两个维度展开。作为公共道德的公共精神,能为现代民族—国家建设提供内核与原动力。公共精神的培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公共行政精神的培育,二是公民主体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2,(1)
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了当今东北边疆社会,社会再组织则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主要推力推动了东北边疆区域的社会建构。以国家近现代史之现代化进程为脉络,以期间社会再组织的历史变迁与发展为主线,力图通过分析二者的关系与特点、透视东北边疆社会的建构主要因素,以有助于解读、梳理东北边疆近现代社会建构过程,找到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政党与国家是两个不同概念和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赋予党内政治文化国家治理功能。党内政治文化蕴含的人民中心意识、民主意识、纪律意识和党章意识,实际上已转化为国家治理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民主治理理念、依法治理理念。党的理想信念决定国家治理体系的性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党内政治文化凝结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党内政治文化涵养的维护党中央权威、切实执行制度和从实际出发等行为文化,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国家认同是以国家为最高指向的政治认同,它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和政治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多民族国家语境下,"国家认同"主要就是指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多民族国家由于自身民族构成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等原因,在国家认同上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给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审慎应对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重视和加强国家认同建设维护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缅甸难民问题是一个既复杂又敏感的问题,是我国边疆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治理缅甸难民问题,我国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出台符合国情的难民法,应该支持缅甸民族和解和政治发展,尝试着让国际社会来共同担当.  相似文献   

18.
廉能政治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关联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对腐败治理中衍生出的廉而不为、廉而失能等不良政治现象的积极应对。作为廉洁政治的拓展性议题,廉能政治是价值之维和实践之维的有机统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实现,既离不开政党良好的执政绩效,更离不开廉能并举的政治生态。新时代,建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廉能政治,必须在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调整优化权力结构及运行方式,加强政治伦理教育,注重廉能并举的政治文化建设,建构科学有效的廉能制度体系,激发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廉能政治建设,从而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凝聚强大的廉能合力。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政治安全之间具有深层关系。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可以在根本上解决国家政治安全所遭遇的困境与难题;另一方面,国家政治安全又是推进和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国家治理的功能类型及能力方面与现代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国家治理在民主与科学方面还难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公众期待;国家治理过程及结果在公平系数和正义刻度上还与民众需求有一定距离。全面深化改革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举措,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作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服务的均衡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走上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共生理论探讨现代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互惠逻辑,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共生前提在于现代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具有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现代政治文化要求国家治理能力实现提升;另一方面,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又推动着政治文化实现现代转型。同时,现代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又在内在驱动、理论支持、价值导向等方面表现出合理性,实现二者共生的可能。共生前提与共生可能自身不会发挥效用,国家只有通过提供有力共生介质、营造正向共生环境、保障共生系统稳定等路径,才能有效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契机,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在国家治理实践中真正发挥共生理论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