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民国战俘法律.民国战俘法律主要是其缔结、参加的国际公约、国际条约,及其制定的普通法律、军事法律、军事行政法规等.民国战俘法律是中国传统的宽容、仁恕思想与现代人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在世界战俘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关于给付行政中的法治原则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付行政中的法治原则由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两个要素构成。法律优先是指行政应当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反法律的措施;法律保留是指行政机关只有在取得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相应的行为。我国给付行政贯彻法治原则的现状是:法律层面上的立法缺位与空白授权,主要的法规范形式是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以下的规范,有关的国家政策大量存在。完善我国给付行政的法治原则,需将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切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运用法社会学理论和法人类学理论,探讨了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现行有关农村方面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及其实施存在问题;然后,针对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通过完善制定和修改有关农村法律制度,加强农村法律制度宣传等方法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研究——从社会公正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的产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迈进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中,社会公正基本规则要求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新的诠释.针对失地农民构建确保社会公正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是当下失地农民问题的初步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李冰瑶 《学理论》2012,(24):87-88
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制定法和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利益衡量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司法实践当中。这对我国《破产法》提出新的挑战,大规模人身侵权下破产债权清偿顺位应重新被利益衡量,以司法判例的形式填补这段法律空白,并对未来类似案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5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内相当数量的政府官员乘经济大变革之机,大肆进行贪污贿赂,导致政治腐败,民心浮动,经济停滞,危机四伏.对此,新加坡政府加强廉政立法.运用法律同贪污贿赂作斗争.于1960年6月17日制定了《防止贪污法》,该法共有35条,明确规定了反贪污贿赂的种种法律措施: 一、扩大贪污罪和受贿罪的适用范围.《防止贪污法》对贪污罪和受贿罪中的"报酬"的含义、范围作了扩大解释.该法第2条规定的"报酬"并不局限于"金钱、商品、财物"等有形物质财富,而且包括任何职位、就业或合同;或任何贷款、债务和任务义务以及任何其他服务、恩惠或  相似文献   

7.
王震 《求知》2008,(1):42-43
一、法治、和谐社会的内涵 (一)法治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法治的内涵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法的普遍遵守.即法律高于任何权力、任何其他规范、任何个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不承认有法上公民或法上团体:良法的实体(内在)价值,即良法的实体内容,指法律必须保障自由、平等、权利等基本人权;良法的程序(外在)价值,即形式,通常指:法不溯及既往、法的明确性、公开性、法律的普遍性(不得制定针对具体个人的立法)、不矛盾性(法律不得相互矛盾)、法律的可行性、法律的安定性等等;基本制度原则,包括国家机关分权制衡制度、司法独立制度、司法审查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以法遏"独"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通过的国家特别立法、基本法律,其立法宗旨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这一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法律,不容任何歪曲和误导。  相似文献   

9.
法律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民事程序法的借鉴、移植、改革和完善,涉及到传统文化、法文化、诉讼文化的本土化以及他国文化的异质与同构等众多理论,关键是如何做到传统法文化与现代法文化、本国法律制度与西方法律制度和谐统一,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归结为对文化之间的协同性及其差异性问题的认识程度,这是我国民事程序法改革与完善尤应重视的.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法律部门都有其价值定位,这种定位是该法律学科的灵魂.刑事诉讼法也不例外,在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法的价值是多元化的,多元的价值定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相互之间的冲突.有效地解决冲突、保证多元价值达到最佳平衡、实现刑事诉讼价值的最大化,是刑事诉讼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法哲学的提出法哲学在古代和近代作为哲学的一部分,曾占有重要的位置.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都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来说明法的本质、作用及其历史发展,为自己的法律观和研究法律问题的方法立论.  相似文献   

12.
法律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法?我国古代把“法”字写作“灋”,据《说文解字》释义:“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意思是说,“灋”字左偏旁从水,表示公平的意思;右偏旁从(?)去,表示正直的意思.近代资产阶级法学家,对法也作过各种解释,如一七八九年法国《人权宣言》中写道:“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还有的把法说成是“宇宙精神”、“自然命令”、“心理要素”、“永恒真理”等等.这些说法都没有说明法的本质.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列宁讲:“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全集》第13卷,第304  相似文献   

13.
相当一部分法律工具主义论者在对法律信仰的虚幻性进行批驳的同时却因过分张扬法律的工具性而走向了另一极端.法律既具有工具性,又应被信仰,只是层面不同而已.综观古今中外,法律制定与颁行的首要目的无不在于维护其社会秩序及顺导人性之“善”、“恶”.过分张扬法律工具主义势必与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自由之精神产生强烈的冲突,因而,以法律工具主义的极端化思想推行法治,只会堕落为赤裸裸的权力政治.基于此,为使法的信仰强盛起来,必须加强法律权利之完善及执法环境的改造.  相似文献   

14.
法治的现实价值追求在于如何突破现实困境——斩断任何的与人治之间的瓜葛。现实中法治的困境在于法律制度运作不畅、权法关系失调及政民互动失序,其根本原因在于法治与人治之间的分水岭——评判标准的界定有失偏颇。只有确保法治中的评判标准的客观性、公正性及理性,才能摒除"人"的因素、发扬"法"的因素。要实现这样的价值目标,法治应当产生其内在的示范性效应供给。  相似文献   

15.
企业破产法,从狭义上说,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的债务,依照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从广义上说,是指探讨破产的立法理论、原则、任务及其司法实践等方面的课题.简言之,狭义是指破产法规,广义是指破产法学.无论是破产法规还是破产法学,其源远流长,它产生于罗马法律,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特别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企业破产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旧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16.
朱玉红 《各界》2008,17(10)
本文从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社会背景出发,分析了应收账款风险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着重论述了应收账款的控制方法及防范策略并特别强调经济、法律等手段以遏制应收账款风险.  相似文献   

17.
谈谈经济法     
什么是经济法?简单地说,经济法就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同任何法律一样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类有始以来,任何一个社会都要产生一定的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经济活动,也就需要一定的规范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2,(1)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有关论述中,法是社会物质关系中产生的法权关系,是应然性的体现,代表着理想的价值目标;法律是由国家机器等权力机关颁布并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是实然性的表征,代表已然存在的社会规范。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法和法律在语义、本质、生成发展以及功能作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对这些区别加以概括并深化认识,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法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之正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正义观都要反映出其时代特征和要求.在当今时代,是建立社会合作体系的基础,也是法律的价值目标之一.经济法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和一种后现代的法律,其正义观从对弱势主体的关怀和对人的角色的界定以及达致平衡协调的终极目标等几方面体现出来,并通过国家干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王宏选 《理论探索》2006,2(4):140-142
法律适用的疑难案件实质上是社会发展引起的新问题、新纠纷,反映了规范与事实之间的永恒张力。疑难案件及其审判是法的生成的机制和途径,判例是法的生成点。疑难案件的法律解释是法律发现和法律论证的结合,体现出创造性和整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