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岳霖(1896——1984)是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国际知名学者。湖南长沙人。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写了《逻辑》(1935年版)、《论道》(1940年版)、《知识论》(1948年完稿、1983年出版)三部著作,主编了《形式逻辑》(1979年版)教材。还在国内外发表了几十篇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他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相结合,应用逻辑分析方法于哲学研究之中,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他是中国现代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几位哲学家之一。他还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介绍到中国来的主要人物。总之,他为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的理论中,我们把握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并透视出一种新的哲学—引导中国走向对世纪的哲学。邓小平哲学思想所提供的哲学思维方式、新的哲学主题、哲学研究的视角等,无疑是改变现在哲学研究落后现状的一条最佳选择的出路。一邓小平哲学思想所体现的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其实质说是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即对待人和人的世界的根本态度和根本方式的变革。由于他深悟哲学的实质—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身份,展开他那独具特色的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立文先生在哲学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念,对我国哲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他。20世纪中国哲学的艰难历程 记者:跨入新世纪,人们总有一种回顾与展望的情结。张先生,您能否对上一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作一大体的回顾。 张立文: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接轨的问题,或者说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的问题。20世纪的中国哲学,无论从“史”还是从“学”的视野看,都可以分为前50年和后50年两大段。 从“史”的视野看,前50年又可分为“五四”前后两个阶段。“五四”前讲…  相似文献   

4.
江总书记最近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江总书记指出的五个“高度重视”,是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最好概括。江总书记一向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早在1988年,他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时,就在上海市社科联学会理事会联席会议上明确指出:“一个民族要…  相似文献   

5.
李淑敏 《求索》2013,(2):124-126
中国哲学观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哲学的发展,20世纪20-3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西化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均有一定程度发展。在中国哲学发展与重构的过程中.三大思潮均有各自较为明确的中国哲学观,它们彼此斗争、相互影响,共同推进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因此.单一去评判某一思潮的中国哲学观是片面的。本文以20世纪20—30年代为背景,将三大思潮的中国哲学观进行比较综合.阐明其中国哲学观的特质及其历史价值,以期对当今文化多元时代背景下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源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西洋音乐民族化成为音乐创作的实践方向。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师生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在探索小提琴演奏民族化的基础上,创作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以中国民间传说为素材,结合西洋交响乐形式和地方戏曲元素,通过小提琴表达中国人的音乐情感。作为兼具政治性与艺术性的时代经典,集体创作的《梁祝》,受到广大群众喜爱,成为西洋音乐民族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史表明,她是独立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一大新型哲学形态,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的哲学传统,因而不存在、也不需要进行所谓追寻别类哲学传统的“归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即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他种哲学的独特性质、功能和目标,强化其在世界哲学大家庭中的类意识,永葆其精神实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方法的自觉,使其独特哲学形式和实质在与时代、实践和历史、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真正实现一眯相承和与时俱进。这种自我意识的旁落、淡漠、错位或缺失,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边缘化的重要根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明确建构中国化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8.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当时被誉为“输入西学第一人”,蔡元培先生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他第一个把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给19世纪末处于“学问饥荒”时代的中国引入了一股清泉。严复的翻译创作并非没有选择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哲学中有无本体论问题,我国学者是有不同意见的。举其有者,我们以张岱年先生为例。他在1981年再版的《中国哲学大纲》一书中,肯定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根论”相当于西方的本体论。近年来,他又发表一系列文章对他的观点作进一步的论证发挥。举其无者,我们以张东荪先生为例。他在三十年代提出过“中国无本体哲学。”他还从言语构造方面对中西哲学的不同形态作过比较研究,其中也提到西文  相似文献   

10.
《桂海论丛》2013,(2):F0002-F0002
陈少峰,男,福建省漳浦人。1980年起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大学学习。1991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1至1993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3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2000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国家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专家、中国文化产业前沿论坛召集人,中国文化产业前沿网首席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管理哲学和文化产业,近年来着重研究文化与管理哲学、国家管理与社会正义、企业管理哲学、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等专题。出版《中国伦理学史(上下册)》、《伦理学的意蕴》、《正义的公平》、《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企业家的管理哲学》、《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文化的力量》、《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2》、《中国文化产业十年》、《新中道的企业管理哲学》等多部专著或编合著。曾多次主持区域或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园区策划与规划、文化企业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策划与规划等。在本刊发表的论文主要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考》(本期)。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大创新最近,哲学家韩庆祥在《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撰文指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20多年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特征,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创新与发展。其创新与发展的内容与成就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1)哲学主题的转换:从“整个世界”到“人的世界”;(2)哲学理念的发展:从注重“物质运动规律”的无主体哲学到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哲学;(3)哲学思维的创新与发展:从“先定论、给定论和他定论”到“后定论、实力论和选择论”;(4)哲学形态的发展:从“物质本体论”到“生成(发生、发展、成长)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深入研究艾思奇哲学思想王展飞艾思奇同志是公认的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卓有成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呕心沥血地把深奥的哲理通俗化,走出了一条哲学大众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巨匠,其作品早在民国时期就被田汉等人介绍到中国,是最早被中国所熟知的外国作家之一。谷崎从小接受汉学和西学教育,有着深厚的西学和汉学素养,是集和、汉、西学于一身的博学多才的日本近代作家。纵观他的创作生涯,他常通过文学形式诠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价值,这种思想价值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成了日本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作为新型知识分子的谷崎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文学演绎,不仅体现了传统和近代,亦体现了东洋与西洋的内在关联。谷崎只是日本近代作家的一个代表,近代日本文化人无不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关系正好佐证了中国古代哲学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和是我国著名的航海家,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他(?)杀船,二万七千多人组成的庞大船队出使“西洋”,开创了世界航海史的光辉篇章。在以后的二十八年间,他七次出使“西洋”,行程十万余里,远达东南亚、阿拉伯半岛及非洲东海岸的三十多个国家,不仅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了当时中外贸易,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东方文明传播到  相似文献   

15.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贡献欧炯明艾思奇同志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一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是艾思奇同志哲学活动和哲学贡献的一个突出方面。在中国现...  相似文献   

16.
61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苦难。一只“望乡孤雁”——日本遗孤,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留在了中国,被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收养,并隐名埋姓几十年。后来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帮助下,他找到了日本亲人,写下了浸透着血和泪的《望乡孤雁》一书。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他和中国亲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您使我脱离了孤儿的死亡边缘,哺育了我,使我健康成长。再见,伟大的中国!再见,养育我几十年的爹娘!”就在他回国不久,不幸英年早逝,他留给中国亲人的是绵绵无期的思念……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多,我国哲学界在反思、审视、开拓、探索中前进,辩证法理论研究取得较大的发展。认真总结这一时期的理论发展线索和丰硕成果,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唯物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取向。  相似文献   

18.
正祖籍南宁,越南出生长大,随后闯荡西洋,弃文从商的背后,他付出了怎样的艰辛?身为侨领,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乡情结?广西南宁,江南区亭子村。2013年9月初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忙碌的杭慰瑶和妻子王素慧抽空回了一趟这个邕江边上的老村,因为这里还有他的祖屋,更因为祖屋里还住着90多岁的老祖母。在祖屋,老家叔伯婶母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哲学思考史冬梅邓小平同志在创立和发展自己理论的过程中,始终把实事求是这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作为自己理论的哲学基础,把它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东西加以坚持和弘扬,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他在1985年就说过:“中国...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我国完成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交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中国梦的新航程。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绘制了未来十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保安》杂志社开展了“中国保安业十年发展战略研究”征文活动,为即将迈入新的十年发展阶段的保安服务业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