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广西》2012,(15):28-30
【南宁市】加强国防教育普及强化社会教育功能南宁市作为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光荣的革命历史,使邕城人民对国防教育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识。这里,"双拥潮"风起云涌,"参军热"经久不衰,国防教育基地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从1953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正式学画,到现在已将近半个世纪了,回顾我50年创作生涯,结合当今创作实践,感慨很多。为了繁荣中国画创作,有必要重提传统、生活、创新、求精几个重要的课题。传统搞中国画的人必须不断深入地学习传统,传统是一本读不完  相似文献   

3.
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劳动法》。此后,我国又先后制定了《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现在,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劳动法》和其他法律为主体,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和国际公约等为辅助的劳动法律制度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劳动形式不断改变,催生出了灵活就业、共享用工、居家办公等一系列新的工作模式,同时也使得传统劳动主体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是否需要编纂劳动法典、如何编纂劳动法典,成为当前法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为此,本期争鸣栏目邀请叶静漪、黎建飞、娄宇、沈建峰、王天玉等专家发表意见,并选取林嘉、钱叶芳、佟丽华、李广德等专家已发表文章的观点,对劳动法法典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张宝顺 《前进》2004,(2):10-11
1月10日,省人大常委会任命我担任代省长,主持省政府工作。我深感这是组织上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是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对我来说,这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为全省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机会。面对政府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和各位副省长一起,和政府系统的广大干部一起,同心同德、团结战斗,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山西的全面振兴和发展,为山西更加美好的未来而竭尽全力、尽职尽责。这几天,我首…  相似文献   

5.
寺最早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称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住在洛阳"白马寺",从此,寺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隋唐以后,寺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相似文献   

6.
<正>什么是精神?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浙江在2000年提炼出的浙江精神是十六个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2005年,进入发展新时期的浙江,又把浙江精神再次提炼为十二个字:"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  相似文献   

7.
人生如旅。人的生命是一个既长又短的过程。人,生而平等。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布衣百姓,是豪商巨贾还是贩夫走卒,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人各有志。道不同,志不同,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从而使具有相同生命的人,人格有高低之分,人品有好坏之别,人性有善恶之辨,人生有成败之论。  相似文献   

8.
刘藩 《创造》2003,(2):30-32
一、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自然、社会、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反映,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对待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的根本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反映是否真理,全靠实践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它是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际、知与行的统一,是人们主观认识同客观外界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相符合,是主客观的一致,是一切事物成功胜利的根本。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人才思想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国兴邦,人才为先;执政兴国,惟在人才。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的人才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对其关于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明是文化的实体,文化是文明中最根本的东西。文化水平的高低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文化是文明的沃土,文明是文化的结晶。文化中产生文明,而在文明中产生新的文化。没有文化环境就不可能有文明的成果。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标志着各个不同民族的并存。因为,文化的最大的、最直接的载体就是民族。对中国而言,中华文化不是某一单一民族的文化,它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因此,它不需要分层次,更不允许划等级。必须承认,文化既是民族的生存方式,也是不同民族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出自春秋战国时代的成语典故有300多条,而来自楚国、楚人的成语占了几近1/3。作为历史故事一部分的成语典故也是当时政治文化的折射。来自楚国、楚人的成语反映出当时征伐频仍,楚人率性自为,楚风淳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岳庆平 《湖湘论坛》2010,23(5):76-82
项梁复立楚后是亡秦斗争中传统和时势交相作用的结果,但存亡继绝的老路妨碍了项氏的发展。怀王之约是怀王与项氏矛盾的集中表现,严重制约了项羽再造帝业,却为刘邦提供了机遇。项羽在负约分封、王九郡、都彭城、号西楚霸王的过程中处置失当,致使西楚在楚汉之争中形势日蹙。项羽最终身死国亡,承秦立汉成为了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庄子》这一楚文学的重要文本的解读,可以了解以庄子为代表的楚人的智慧发生。庄子最充分地体现了楚人的诗性智慧,这种诗性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其思维方式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其天人合一的自然人生哲学思想上。同时,《庄子》一书中折射出了楚文学的艺术精神,即人的生命的自由精神、对现实的批判与否定精神和理想精神。  相似文献   

14.
楚文化和道教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属于地域文化;道教文化则属于宗教文化。两者虽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楚文化对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特别值得重视。一是形成于楚地的道家学术,给了道教文化以直接的理论支撑;二是《楚辞》给了道教文化以极其深刻的影响;三是楚地的巫术文化,也给了道教文化以重大影响。可以说没有楚文化的特定文化模式,就没有现实中的道教文化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5.
浅析湖北楚文化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如何结合本地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湖北省必须结合本地实际,以发展楚文化生态旅游为龙头,来带动全省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因历史的机缘,楚国没能征服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而辉煌灿烂、原始神秘的楚文化却作为一种重要精神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学艺术的发展走向。要而言之,它培育了后世文学艺术的神秘主义、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以其极致性、悖谬性的内在品格塑造了后世文学艺术的文化精神,并从创作方法和文学体裁上奠定了后世文学艺术的形式格局。  相似文献   

17.
论西楚霸王项羽“都彭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今 《湖湘论坛》2010,23(5):71-75
对于项羽"都彭城"事,历来多有批评。人们较多关注"衣绣夜行"、"沐猴而冠"的说法,而以西汉帝国定都长安的政治成功作为历史参照。其实,如果排除"以成败立论"的偏见,从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视角认真考察项羽"都彭城"的诸种因素,应当是有意义的。项羽"都彭城"的抉择,虽不免"从来无统一天下之心"的历史局限,亦自有深沉的战略考虑。彭城的古都历史,彭城作为楚地中心的地位,项梁及其继承者的用心经营,都可能影响项羽的决策。就经济重心的控制和海洋资源的利用而言,"都彭城"的决策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也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既是人才输出大国,又是人才引进大国。楚对外籍人才的任用,具有不拘一格选拔、敢于放手重用、善于用其所长和任用形式多样化等特征,同时又存在引进人才范围偏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巫祭为主的祭祀是韩国端午祭的重要内容之一,巫祭中酿神酒的仪式几乎是楚人重要习俗“苞茅缩酒”的翻版,惟楚人独有的祭祀神灵之俗,在韩国江陵却原原本本地保存着。由此可见,古老的楚文化与韩国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臧知非 《湖湘论坛》2010,23(6):94-97
古今学者对"西楚"的研究,都局限于"西楚"九郡的考辨,而没有探讨"西楚"一词的由来。"西楚"之称为项羽首用,因为彭城位于"下相"之西,项羽为了表达自己对故乡之情、同时表示"自己之楚"和"昔日之楚"的区别,而名为"西楚"。南楚、东楚都是在"西楚"之称的基础上扩展而来,是西汉前期才使用的地域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