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是公民尊重自然的基本观念,也是公民基于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整体化的角度来认识社会形态的伦理意识,因此,可以用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仍然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快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同时,还要面临着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2.
龙志芳  尹学朋 《理论研究》2010,(5):26-27,34
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公民是指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公平正义的生态伦理意识、权责对等的生态权利与义务意识、全人类永续发展的全球意识,并且在实践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现代公民。本文从四个不同的维度剖析生态公民的深刻内涵,以期在达成对生态公民理论的普遍共识的基础上,将生态公民理论转换为日常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公共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高低和社会风气是否优良的重要杠杆.从公民意识到公共精神再到公共行为文明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视角,也是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基本视角.增强公民意识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培育公共精神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关键和核心;养成公共行为习惯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目标和愿景.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是一个公民对自己作为公民角色的自我觉悟,主要指在权利义务意识、道德法律意识、国家民族意识和公平正义意识等方面的意识自觉。本文依据课题组2012年下半年在全国23所高校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着重分析当代大学生公民基本知识、民族国家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公平正义意识、道德文明意识及合作意识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但由于受传统思想、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生态道德意识薄弱、生态知识贫乏等问题突出。树立和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既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参与,同时也需要公民的自觉。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和谐",它的持续发展动力源于积极成熟的生态文明意识,积极成熟的生态文明意识将成为整个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灵魂与源动力。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及面临着一些困境与难点,提出完善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公民意识构成了现代法治国家的主体,并决定着法治国家的水平。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决定了其对塑造社会成员的现代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参与与监督意识;有利于加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平等和独立人格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公民意识构成了现代法治国家的主体,并决定着法治国家的水平.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决定了其对塑造社会成员的现代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参与与监督意识:有利于加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平等和独立人格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诗卉 《世纪桥》2008,(12):37-38
公民与公民意识构成了现代法治国家的主体,并决定着法治国家的水平。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决定了其对塑造社会成员的现代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参与与监督意识;有利于加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平等和独立人格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1.
陈民 《世纪桥》2008,(5):32-33
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和谐”,它的持续发展动力源于积极成熟的生态文明意识。积极成熟的生态文明意识将成为整个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灵魂与源动力。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及面临着一些困境与难点,提出完善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公民政治意识是政治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在公民意识中的反映。公民政治意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民政治意识的作用体现在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文明、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逻辑关系之中。公民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公民政治意识的提升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公民政治意识的成熟则是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生态意识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势在必行,并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生态认知;开展生态实践,践行生态理念;构建生态文明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4.
公民意识的自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涌 《理论学刊》2003,1(5):122-124
公民是现代社会里特有的概念 ,是政治和法律概念的统一体。在现代社会里 ,人们缺损“人”的社会意识 ,更多具有的是“人”的自然意识 ,即公民意识缺损 ,反映了公民对国家政治改革的淡薄性。而要建立现代社会制度 ,确立法治的政治体制 ,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等 ,如果没有公民意识的确立 ,所谓的现代社会制度也只能是一种不健全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5.
构建创新型城市成为21世纪城市增强竞争力的战略首选。公民意识作为公民综合素质和文明水平的集中反映,在创新型城市构建中具有定向、奠基、形塑和保障四大功能。调查显示,中国市民的公民意识水平与构建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新形势下,立足于国情市情,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公民意识培育模式,是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发展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提供更为高级的服务设施。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关注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用生态文明教育公民。把平等的外延扩充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观,使我国在城市的发展中,寻找城市的历史之美、特色之美、生态之美和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7.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主体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众构成,而克服臣民意识,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共领域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证明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的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生态文明意识薄弱、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培育公民生态意识、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建立健全生态管理机制为工作重点,继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征程。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结构,在不同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总体上看,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有两方面的内容、即,制度文明和政治意识文明。在现代政治文明向前演进的必然结果和所确立的核心目标是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发展的最根本前提是政治体制。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与公共意识有交集,也有不同。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身份意识,即公民对自己的身份——公民的认识,同时,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尽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