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当年的“以桥兴市”变成了如今的“以文兴市”,当年的“桥”在城市建设中拆除了,但以桥兴市的“市”更兴旺了。载体转型发展了,原址崛起了一个个商圈,成了新的“桥买’地标,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新名片。无论是海派风情十足的街市商业文化,还是创新型的时尚商业文化,共同为地域商业的繁荣兴旺而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2.
曾昕 《中国青年研究》2023,(5):111-118+102
近年来,“古风音乐”在音乐榜单与短视频平台上占据热门位置;古典、唯美的精神气质与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在移动互联网的加持下,原本基于趣缘聚集、“圈地自萌”的小众亚文化频频“出圈”,与主流文化、商业文化交融,显示出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将古风音乐置于青年亚文化语境中,解析其出圈过程中与主流文化、商业文化的交织互动关系,并加入了专业性这一维度进行考量。研究发现:古风音乐发源于青少年爱好者唯美、避世、治愈性的审美想象;在得到主流和商业文化助推的同时,主流文化和商业文化也对这种亚文化的野蛮生长力形成了挤压。“专业化”既是主流化的必经之路,又构成其发展制约—专业化过程中的亚文化资本积累与文化折损,亚文化创作的自目的性与工具性之间的撕扯,成为古风音乐发展进退两难的矛盾;而主次文化的天然分野也使其破壁追求影响力的同时,遭遇内部抵抗与异化危机。  相似文献   

3.
聂春梅 《湖湘论坛》2008,21(4):65-66
商业文化的现代化体现着商业流通现代化的精神、文化追求,离开了前者,后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商业流通现代化必须在商业文化现代化的条件下才能运转、启动,离开了这个“驱动软件”,再好的硬件也只能瘫痪;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文化的现代化更是商业流通现代化的运行保障,没有前者的全面导入、融合,我们的流通现代化也将陷入梗滞的局面甚至孤立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论及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时曾经指出,商业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经济生活的试金石”。(《列宁全集》第33卷,第143页)今天我们重温这一论断,仍感十分精辟、深刻。笔者以为,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商业所蕴含的集聚性、辐射性已远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而是已经扩展到社会整体,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以至我们可以认为,商业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5.
资源“大端午”完全是商业操作的结果,也可以看成是商业文明的产物,与今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类的文化节日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6.
乔成家 《前进》2003,(1):40-41
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曲沃县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深入实施“文化立县”战略。推动思想观念创新我们采取召开“文化立县”研讨会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发起了深入广泛的实施“文化立县”战略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理论研究课题组,对“文化立县”进行专题研究,并以县报上连续刊载理论研究文章和县电视台上开办…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文化与经济文明共融共生?浙商文化和商业文明如何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不久前,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文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共同主办的一场以“文化的力量——浙商文化与经济文明”为主题的论坛给人们带来了一场深度的脑力激荡。嘉宾们围绕“从经济反思到文化反思”、“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等作主题演讲,本刊特选取部分领导专家文章组成专题笔谈。  相似文献   

8.
袁佳玲 《求索》2008,(9):183-184
将魏源“经世致用”、“变古”与“师夷长技”、“势变道不变”等思想观念,置于近代中西文化对话语境中思考。他的这些思想观念与文化对话理论中的文化参与观、异质文化整合方式、自我文化身份认识存在一定的契合,对近现代中西文化对话有着深刻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府井历史商业街区实施了以环境整治、业态更新和文化建设为主的城市改造与管理创新,街区商业质量、公共空间品质和文化影响力得到提升,焕发了新的活力。但王府井街区文化资源转化不足、“文商旅”融合发展有待深入,街区空间结构有待优化,新业态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缺乏统筹城市管理机制。历史商业街区的核心优势在于历史文化,本文围绕突出地域人文特色对王府井街区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袤无际的鲁西平原,古老而又神奇。黄河哺育的农耕文明、黄河文化,京杭大运河滋养的商业文明、运河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共同孕育了一座璀璨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活力与魅力兼具,古韵与今风共存”构成了聊城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11.
方玲玲 《前沿》2014,(5):181-183
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商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冲击。新的媒体环境则为其提供了充分的呈现空间。“星巴克”,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咖啡品牌,屡屡成为贸易与文化领域关注的焦点,引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中的争议,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重案例。在当前的全球化贸易背景下,“星巴克”通过体验式营销和新媒体互动,不断创造其庞大的迷群,形成壮观的文化消费现象。  相似文献   

12.
周莉 《群众》2011,(6):64-65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当今时代,文化与整个社会融为一体,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9,(7):18-19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郭齐家经典在每一个伟大文化的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与引导作用,是灵感的来源,思想运动的来源,话语的来源,甚至是习俗民风的来源。文化经典在极深刻意义上参与塑成了民族的历史和生活世界。文化经典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民族语言,他们起作用的方式既有“讲道理”,也有“熏陶”,还有“建立某种意义上的规则”以及“课本教材”等。文化经典,如古典“百科全书”,包含着宗教学、哲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道德伦理学、教育学、文学、艺术音乐学、  相似文献   

14.
6月1日至6日,香港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与台湾台中市商业总会一行35人联合组成“香港台湾工商大陆参访团”,赴杭州、上海、昆山参观访问。6天的参访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祖国大陆巨大的发展变化给团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化具有“理性”想象与经验理性的双重面向,但是后者才构成文化进步的实际内容。当今西方世界自身聚积着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更大力量,但能够承担这一使命的,不是试图以身份“理性”代替制度“理性”的新式想象,而是20世纪以来兴起的“人民”文化。不同于“身份政治”理论的解读,这种文化特别是在“二战”以来的最新发展,不是愈加远离而是紧密地与普通民众的生存斗争联系起来,互为养分。新中国的实践则提示,这种文化发展应更自觉地取向重赋政府权责而非“无政府主义”,在文化内容上不仅要“求真”,还要“求善”和“求美”,以此积蓄推动社会变革的更加深沉、持久和强大的力量。从此意义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说中国文化将彻底取代西方文化的最新进展,而是指前者更深刻和彻底地揭示了后者已开始转向的问题,能够在逻辑上支撑和引领后者共同实现全人类对现代文明形态既有想象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要联系当前文化工作和文化生活的实际,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几个关系。1、关于文化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关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 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高度概括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刻阐明了文化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发展的关系。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都曾致力于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从“维新”到“西学”,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但最终都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传统…  相似文献   

17.
区台 《当代广西》2013,(4):40-40
“以馆促商,用文化带动商业”,谭忠文创新经营理念,把自己创办的云南人家民族民俗展示中心,打造成为昆明市民间民俗旅游示范点、昆明市“十佳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生态商业有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全喜  刘辉 《前沿》2009,(12):115-118
商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传统商业发展存在生态弊端,必然向生态商业转型。生态商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耗散结构理论来看,生态商业发展系统的“开放性”是生态商业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生态商业发展系统“远离平衡态”是生态商业有序发展的内在根源;“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是生态商业有序发展的外在动力;“涨落”是生态商业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宗 《思想工作》2006,(5):25-25
海拉尔区两大商业重点项目,“炎黄世纪国贸中心”及“华联商厦”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已近8亿元,计划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这两大商业重点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改变海区目前商业格局,形成东西对峙的“三角地中心商业区”与“成吉思汗广场商业新区”,还将进一步提升海拉尔“北疆国际商贸城”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2月7日召开的卢湾区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如何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布局,均衡北中南三大功能区发展,着力建设卢湾现代化精品城区”成为代表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卢湾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城区功能布局,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是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区的重要举措。代表们认为,“商业商务集聚区、文化特色区、现代居民区”的建设目标进一步丰富了“精品”的内涵。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时尚商业符合卢湾特点,文化特色是吸引商业投资的有效手段,和谐的居住区使投资者安居下来,因此这“三个区”是互相支撑的,是建设和谐卢湾、精品卢湾的根本。“十一五”期间,在卢湾有世博园区、轨道交通和文化广场等市、区两级的重要建设项目,对卢湾区的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功能开发、完善功能布局都将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必将成为建设卢湾现代化精品城区的重要支撑,使卢湾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