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一年,正是春花烂漫的时节,遇上了他。她是个自由撰稿人,天性随意,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工作,所以辞职写字为生。他在一家内刊做编辑,她并不是他的作者,但是因为她的名字频繁地在这个城市的报纸上出现,所以他就留了心。很多时候,感情是会受一些外在的东西影响的,比如音乐,比如文字。他喜欢上她的文字,然后也喜欢上了她。他很用心地搜集她的资料,知道了她的住址电话,知道她26岁,还没有结婚,甚至知道她失恋一年,刚刚过了感情的波动期。当时他的杂志正由他策划组织一次征文活动,她的文风其实和刊物的风格并不相合,但是因为想认识她,他主动打电话邀…  相似文献   

2.
父亲离世、35岁继任社长1963年我出生在秋田,父亲经营了一家销售螺丝的小公司,是家中兄弟四人中的长男。高中毕业后,我在东京度过了大学生活,是典型的子承父业的第二代。大学毕业后,我就在父亲公司的供应商那里谋得职位,作为销售人员每天为了达成业绩而日夜奔走。在此期间,我还参与了父亲公司自营品牌的项目开发,主持了管道工具器材店的开设,还做过松下充电工具的专业销售员。我本打算就这样在如今的公司一直工作下  相似文献   

3.
多余的人     
流沙 《新青年》2005,(12):25
人生最怕最怕的事就是自己成了多余的人。那滋味,比死还难受。这话是小开说的。那天他刚换了一份工作,月薪两千五,还管一顿饭。小开原来在一家大公司的电工班,论业务水平倒可以,但电工班里卧虎藏龙,高手多,像小开这样的,多一个不嫌多,少一个不嫌少。浑浑噩噩的,小开就混了8年。第八年,小开的孩子上小学,到车间主任那儿要开个证明。车间主任叼着烟,愣半天,问:“看上去挺年轻的嘛,孩子都8岁啦?”小开笑笑。主任就抓支笔,拿了张纸开始写,却呆在那儿,问:“我说,你叫什么名字,哪班的?”小开说了。然后拿了那张纸出来,小开觉得挺悲凉,工作8年,他叫…  相似文献   

4.
周盛从一家不景气经常开不出支的晨报,跳到电台,然后来到晚报,完成了爸爸要求的从底层来才知疾苦的锤炼.其实这几年,周盛倒觉得自己在热闹中,将父亲从事了一生的报纸出版业,冷眼看清.他不信仰亦不盲目,这是一份职业,亦不想如父亲当成所谓的事业,他只想做一名小记,好好活着.女友当然亦谈了几个,或者他并不曾清晰记得有过几多女友,因为往往还没走到可以亲吻的恋人关系,他已风清云淡,嬉笑着调侃了.  相似文献   

5.
大学同学岳超从美国回来,就任一家美资跨国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一群死党聚到一起叙旧。谈笑间,众人对岳超的成功赞叹不已,有人问岳超,他在美国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岳超沉思片刻,说起他到美国之后的第一次求职……那是一家大型零售连锁公司人事经理的招聘。经过重重聘试,岳超成为最后3名决赛者之一。3选1,成败只悬一试,岳超将准备工作做得一丝不苟,他期望能够凭借这一次应聘的成功迅速在美国站稳脚跟。面试是3个人同时进行的,考题异常简单:把一份紧急公文送到公司对面的一家酒店的公司谈判代表手中。老板椅上的公司总经理意味深长地提醒3个人…  相似文献   

6.
青藤茶 《新青年》2006,(6):50-51
郝郝今年32岁,却仍待字闺中,与父亲一同生活.母亲在郝郝15岁时便过世了.郝郝在一家网站做编辑,说出去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错,郝郝也觉得这是一份体面的工作.虽然实际每天的工作,就是ctrl C到ctrl V,拷贝粘贴,当然也偶尔需要为摘录的信息编个新标题什么的.  相似文献   

7.
卖房经理买到闹心房 2001年聂鹏飞从郑州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和女友周红一起来到北京,双双进入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做英语老师,但两人的收入并不高.2002年11月,聂鹏飞应聘到了海淀区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经理,凭借出众的口才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他迅速打开了局面,到公司不到半年,他已经成为公司的销售骨干.  相似文献   

8.
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将私产无私奉献给国家,义无反顾地走上一条坎坷的、漫长的革命道路。他,就是海内外著名的爱国老归侨83岁的张楚琨先生。 楚老的一生是和中国历史和华侨历史分不开的。他在新加坡念小学和中学,大学毕业于上海。1931年,他从事抗日救国工作,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1937年他在新加坡《南洋商  相似文献   

9.
第18种企鹅是他发现的,因为他熟悉已经发现的17种企鹅. 那天晚上,已工作一天的他,想轻松一下自己疲劳的神经,于是他来到一家电影院.  相似文献   

10.
柏冬友兄新出他的《晚枫文集》,两巨册,近五十万字。这应是他从事编辑工作以来各种文体的选辑。从体裁看,专访、艺评、杂文、散文、随笔……车载斗量,蔚成大观。因他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当编辑的缘故,故以文艺性人物居多。比如李可染、康殷、周思聪、田世光、刘炳森等等,星汉灿烂,名家闪烁,令人有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张锲先生曾评论这部文集是:"零金碎玉,蔚为大观",确为中的之言。  相似文献   

11.
杜雁  周莉 《海内与海外》2004,(4):42-44,46
在海南兴隆华侨农场,从不少归侨和侨眷口中,多次听到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萧国良先生,他是马来西亚归侨,也是兴隆华侨农场初期的创建骨干;在他回国前,参加当地革命组织,投身抗日斗争,忍饥挨饿在森林里打游击;他坐过两次监狱,两次被马来西亚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更感人的是,他的妻子李安娣女士支持他四处奔波,几十年如一日……在抗日烽火中接受洗礼1934年春天,21岁的萧国良和18岁的李安娣结成秦晋之好,李安娣成了萧国良生死不渝的爱人,成了支持他从事革命工作的忠诚伴侣。1937年2月,24岁的萧国良如愿加入了当地革命组织。7月7日,震…  相似文献   

12.
爱的位置     
他和她是在一个朋友的生日PARTY上认识的.她在一家公司做财务总监,他则经营一家小小的咖啡店.因为地角有些偏僻,咖啡店的生意有些清淡.  相似文献   

13.
结婚七年,我和丈夫的感情日渐平稳,也渐而寡淡.他是个实在的人,容易满足,安于现状.我们同在一家公司上班,收入稳定,工作顺心.他不喜欢应酬,每天晚饭后,就邀几个同事在家打打麻将,出入不大,又都是熟人,我从不干涉.  相似文献   

14.
张泽民在创业时认识到了品牌与渠道的力量,其后便坚守自创的"星期六(ST&SAT)"品牌,并以品牌为王、内销制胜、自营为主的发展模式不断前行。如今的星期六鞋业是中国A股市场女鞋第一股、国内第三大女装皮鞋公司。被人抛弃,他意识到了品牌与渠道的力量1988年,25岁的张泽民在沈阳市一家学校当了三年体育教师后,辞职南下广东打拼。白手起家的他,本钱少,人员缺,只能先辛苦地去积攒自己的第一桶金。三年后的1991年,他拿出积蓄在广州欧陆鞋城买下了一间商铺,  相似文献   

15.
1986年7月底,美国著名东南亚考古学家威廉·G·索尔海姆在昆明参观访问期间,我以《东南亚》杂志编辑的身份采访了他。索尔海姆现任美国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并主编考古学杂志《亚洲观察》。他从事东南亚地区的考古近四十年,亲身参加过一些重要的史前遗址的发掘。  相似文献   

16.
朱位汉是江西瑞金县壬田寨人。十二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十三岁开始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直至1981年离休。老人膝下有五个儿女。大儿子在日本从事教学工作 ,二姑娘在美国。他三个姑娘都是从军医大学里毕业的 ,可称得上医学世家了。平日里孩子们都不在身边 ,可逢年过节 ,儿孙们都要回到老人身边。满堂的儿孙围着老人转 ,那团圆热闹的气氛让老人心花怒放。老人在幸福之中也总不忘把自己那一段段艰苦的岁月讲给儿孙们听。人生 ,总有一段最难忘的岁月。那么 ,留在朱位汉记忆中最难忘的是那一段呢?他看见了救星1929年 ,这一年初 ,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秉文来电话,说给别人编十年书了,想编一本自己的散文集,书名《独写我心》。他将书稿和相关资料已发至我的邮箱,征求意见,并请我为之作序。打开电子文稿,一一阅读,发现里面果然有经我手编辑、发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晚报》四通八达版上的几篇散文。其中,《镇原方言》见报反响很好,以报为媒,他还结识了几位在京工作的老乡。这篇文章被评为年度晚报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8.
有段日子,撒旦总喜欢在几个比较有名的聊天室里发出同样的一句话:“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你说,究竟是什么?”那时,谈了四年的女友刚刚从他住的地方搬出去,20平方米的小屋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回到家茫然四顾的他寻思着找点什么事情打发时间。撒旦今年20岁,在一份并不景气的杂志社做着懒洋洋的编辑,在女友还没离开他之前,浸泡在甜蜜爱情中的他嘴里常常挂着一番雄心壮志,而今爱情鸟飞走了,他也日见消  相似文献   

19.
28岁那年,她第三次换工作,办公室就在他的隔壁. 公司集会,其时已是6月天,酒店走廊上盛开的栀子花香气逼人.他说,他们学校也有一棵很大的栀子树:"是清朝年间的吧.粗壮得需两双手臂方能合拢."她接口道:"是明末的,国家二级保护文物."他惊诧不已,小公司能遇到校友,几万分之一的概率.她还知道他那时在栀子树下与不同女子的约会,拥抱,甚至接吻.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友人从国内打来电话,告诉我他们一家移民澳洲的申请已经被批准了。不久,就得举家迁往澳洲,我向他表示祝贺,没想到他却说他现在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真是有点左右为难。原来,朋友在国内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公司的业务正在蒸蒸日上,钱也赚得越来越多,孩子也正在上小学,这个时候如果抛弃国内的一切,似乎太可惜了。可是出国也是他多年的夙愿。一时间,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做决定。我当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他,只好安慰他说其实在国内、国外都差不多,一切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放下电话,我沉思良久。想到了自己在国外奋斗的这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