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GATS框架下自然人流动制度的发展面临着困境,其原因主要有:自然人流动直接冲击国内就业、容易导致文化冲突、受制于国家政治结构以及隐含移民倾向。而自然人流动制度却在双边及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实现了突破。自然人流动制度未来的发展路径应该是:通过双边及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不断推进自然人流动自由化进程,进而实现WTO成员方在双边以及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自然人流动多边制度的发展提供文化、政治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由化既是应然国际航空法的一种理念和价值取向,又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实在国际航空法之中。具体而言,1944年《芝加哥公约》建立的双边法律体制实质上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从美英《百慕大协定》到美国自由式协定都增进了自由化内容,2007年美欧协议和中美协议体现了全面的自由化;从区域层面来看,欧盟与亚太地区航空法都展示了自由化势头;国际多边自由化仅在有限范围内得到发展,但航空联盟在实践中发展了多边自由化,ICAO也对多边自由化做出了重要贡献;WTO多边法律体制也开始调整航空运输,虽然目前的调整范围十分狭窄,但贸易评审机制保障了WTO航空立法自由化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边主义是关于国际合作的实践和理论。作为一种制度形式多边主义具有四个本质特征:不可分割性、普遍的行为原则、扩散的互惠性以及解决争端。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市民社会的重建和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传统的国家中心多边主义正受到"自下而上"力量的挑战,多边主义的概念相应扩展。  相似文献   

4.
东盟贸易自由化若干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佴澎  王姗姗 《河北法学》2007,25(4):166-170
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东盟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以绕开WTO多边协议的困难,克服WTO多边贸易体系的种种弊端.建立和完善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是自由贸易区相关的各项协议,尤其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的相关协议协定为核心,研究了东盟贸易自由化若干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金融服务贸易被列入WTO多边法律框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监管问题也成了WTO各成员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全球行政法"的思路开始渗透到国际争端解决实践之中。对于食品安全之类技术性案件,WTO准司法机制日益重视程序性方法、双边协商和非政府渠道在解决争端中的作用;SPS委员会作为"全球行政法的引擎"提供了争端解决的专家治理路径。WTO食品安全争端解决的"全球行政法"思路既有重要意义也存在局限性,须与国际争端解决的法治化路径相互补充。我国应提高多元化应对技术性国际争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性自由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彬 《河北法学》2011,29(10):59-65
在WTO多哈回合持续停滞的现状下,RTAs(区域贸易协定)"竞争性自由化"态势持续升温。但由于制度成本的存在、主导国家力量的局限以及各国利益的殊异,各个RTA之间的融合相当困难,从而"竞争性自由化"无法最终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而且还存在南北国家利益不对称的明显弊端。为避免国际贸易格局的过度破碎化,各国一方面应推动RTA原产地规则的功能性整合,并促进各个RTA之间以及WTO与RTAs之间的经贸政策对话,另一方面仍应努力推动WTO多边自由化进程,促进多边化与区域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的国际投资规范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文华 《法学研究》1996,(2):135-143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以下简称《WTO协定》)不仅仅是一个全球性的多边贸易协定,由于它首次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IMs)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TRIPs)进行了规范,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又是一个新的多边投资协定和多边知识产权协定。据此,可以预见,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不仅是世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载体,还是未来世界经济自由化与一体化的主要依托。正如《马拉喀什宣言》所指出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开创了全球经济合作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WTO各法律文件均含有大量的例外条款,其数量和种类之多是其他国际条约所罕见的。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协议,作为调整服务贸易的第一个多边性协议,其本身特点也决定了例外条款存在的不可避免性。其实,例外条款在任何国际法部门中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尤其是在GATS中显得比较突出。在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目标和特定国内公共政策目标之间,尤其是隐藏其后的国家利益关系中,例外条款总是起着一种重要的平衡作用。对于进入后WTO时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进一步全面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中国来说,善于并合法援引GATS的例外条款对于保障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会春 《政法学刊》2008,25(2):66-70
与传统的区域贸易协定相比,WTO时期新区域主义理念主导下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发展均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进入WTO多哈回合后,区域贸易协定因其与多边贸易谈判矛盾凸显而更受关注。区域贸易协定经历了一个法律规范的漏洞与缺失、制度审查的软弱与低效、司法审查的受困与突破的法律进路,在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并行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应该积极、谨慎地参与区域贸易合作,以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1.
陈宪民 《法学论坛》2006,21(5):120-124
WTO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多年来的国际经济实践证明,WTO制度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原则。但是,国际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迫使WTO制度进行调整,根据WTO的基本职能规定,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定新一轮协议,是WTO要达到的目的。2001年以后,WTO组织的谈判议题不断增多,涉及的事项有:非农产品关税、知识产权、农业、服务业、贸易与环境、电子商务、贸易便利化、争端解决、补贴和反倾销等。这些谈判议题都是国际经济法律中被密切关注的重点。新一轮谈判要达到的目的是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WTO体系内制定投资规则的努力——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兴平 《现代法学》2004,26(1):149-157
时至今日 ,WTO及其前身GATT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这期间 ,目睹了世界经济情势的巨大变迁。与GATT这个专事贸易的协调性的国际机构比较。WTO是堪称综合性国际经济组织。它不但拓展了传统贸易的概念 ,把服务贸易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而且将其触角伸延至知识产权和外国直接投资领域 ,甚至还在继续强化它的争端解决机制。从近年的实践来看 ,WTO一直在尝试扩张其规范领域。虽然不断地遭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它的进取势头依然强劲。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都在昭示 ,WTO有必要也有能力主持谈判和制定一项综合性的投资规则 ,实现新的突破。我们希望它在完成这项神圣使命的过程中 ,最大程度地尊重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志 ,以避免重蹈OECD之覆辙  相似文献   

13.
WTO原产地规则协议与反倾销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产地规则渗透到国际贸易的很多领域,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应将反倾销等非优惠贸易措施统一纳入WTO原产地规则协议的适用范围,WTO原产地规则协议的统一和普遍适用,有利于国际和国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法律政策的完善,所以我国制定和运用原产地规则以抵御贸易保护主义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论国际法在WTO体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法中的WTO规则以及国际法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都是我们急待研究的问题。WTO规则是国际法一般规则的一部分。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体制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机制。WTO争端解决机制不仅仅是适用WTO规则 ,而且还会涉及适用国际法的其它一般规则 ,如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劳工法等。也就是说 ,WTO的内涵及外延已经超出了经济和贸易的范畴。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接受国际司法管辖。  相似文献   

15.
对环境标志制度纳入WTO规则体系的悖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新 《法律科学》2007,25(6):121-128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标志制度作为贸易与环境的连结点之一,是否应纳入WTO规则体系呢?国际社会对此问题争论激烈,多数国家主张将环境标志制度纳入WTO规则体系.然而,将环境标志制度内化于WTO规则体系弊端突出,外化于WTO规则体系优势明显.环境标志制度可独立于WTO规则体系,并能与之达到和谐--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利益平衡.我国应迎合WTO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环境标志制度.  相似文献   

16.
WTO框架下竞争政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问题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竹 《中国法学》2004,(3):170-180
由于私方反竞争行为日益成为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障碍,国际社会正在积极努力以协调竞争政策与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关系。然而,由于竞争问题的复杂性,对于应由什么机构、采用什么方法协调两者之问的关系,国际社会还存在激烈的论争。考虑到WTO能力的有限性和各国竞争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利益需求的差异性等因素,将竞争政策问题全面纳入WTO调整范畴尚为时过早。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与立法工作可通过两个途径同时展开:逐步将那些与贸易有密切关联关系的竞争政策纳入WTO调整范围;竞争政策的其它问题可在WTO之外进行讨论与协调。  相似文献   

17.
Becoming a member of the WTO in 2001 was a historic ev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Since then, China has steadily pushed forwar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proactively seizing the opportuniti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positively utilizing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o develop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all of which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achievements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21st century.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on China’s futuristic role in the WTO, and those disagreements resulting from various interest preferences are not only one-sided and limited, but also triggering off the discussions on the criteria to assess China’s performance in the WTO.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hina’s activities in the WTO (i.e., implementing WTO commitm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Doha Round negotiation, the dispute settlement and trade policy review) should be a kind of assessment criteria. Based on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f China’s performance in the WTO, it is concluded in this article that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WTO system and global trade governance extends the scope of world trade law, improves its effectiveness, constitutes China’s new contributions to implement treaty obligations in good faith, resolves peacefully 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s, and maintains substantively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not only caused new driving forces for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 but also made China face new challenges in the WTO.  相似文献   

18.
浅论单边贸易措施的适法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庆江 《现代法学》2006,28(6):25-33
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制度凸现了在国际法中尚无法完全解决的单边贸易措施的适法性问题,但它的运行并没有终止诉诸于单边贸易措施的时代。本来国际法规制单边贸措施的漏洞,可借由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制度的设计特别是争端解决机制这个自足的法体系予以弥补,但世界贸易组织专家小组/上诉机构的报告在重申多边贸易制度固有的宗旨和纪律的同时为单边贸易措施的适法性留下了空间。如果不希望多边贸易体制仍然处于单边贸易措施的行为的永久威胁之下,就应采取措施确保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避免诉诸于有损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单边贸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健  刘璋 《时代法学》2009,7(5):87-91
近年来,WTO体系下贸易与环境的冲突频繁,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对于DSB是否能适用MEAs这一问题,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中都存在极大争议。WTO并非独立封闭的法律体系,将MEAs引入贸易与环境争端解决程序不失为一条新的解决思路。且DSB报告在WTO体系内具有事实上的先例作用,因此MEAs的适用有着充足的法理基础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法学论坛》2005,20(4):105-111
在世界贸易中,环境标志的实施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也有成为发达国家新的贸易壁垒的趋势,利用环境标志设置绿色壁垒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环境标志制度问题,特别是WTO关于环境标志议题达成的共识对协调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环境保护政策为中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方面的基础作用,并系统分析了WTO环境标志议题对中国的影响和面临的新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充分利用WTO现行规制以完善中国环境标志制度、积极开展环境标志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互认的法律措施以及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