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常洗碗的人难免偶尔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旁边不干活的人也不依不饶:"怎么这么不小心?"干半天活却因为小失误落埋怨、受责备,有人把它归结为"洗碗效应". 有位县级领导干部,思想解放、敢闯敢干,但因为工作中有些失误,每逢提拔推荐时都有不少反对票,最终被安排到一个"近乎养老"的部门打发时光.而另一位干部,本职工作不管不问,见人极尽客套,结果推荐时"票数很高",得到提拔重用.好汉费力不讨好,懒汉讨好不费力,倘若放任这种现象,则"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就会越来越多,任劳任怨的"洗碗者"则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2.
薄茹 《北京观察》2004,(3):29-30
面对北京交通拥堵的挑战,现任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李晓松说,"大家都努力工作,加班加点.虽然累,但是我很有信心."李晓松是北京市政协常委,同时又是刚上任不久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年轻干练的李晓松不愿被人称为"女强人",但她出色的工作能力的确让人钦佩.  相似文献   

3.
外地人来京谋生有利于北京人改变观念英若聪(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人们部说北京人比较懒,我住家附近就经常见到一群群的青年人整天围在一块儿聊大天,也不知道聊什么。北京人也想做生意挣钱,但舍不得吃苦,最不济的摆个烟摊卖烟卷也要搬个破沙发。外地人来北京闯荡有开拓精神,也有利于北京人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23)
<正>读作家薛仁明《一个台湾乡下人与中国文化》,说道台湾因资本主义荼毒,"大家干惊万恐,就只惊恐‘老'字落到头上",不觉大笑。他不晓得,就在去年我险被法院传唤,一切只因为"老!"那是我这辈子除了偶尔老公超车,家里收到过几张罚单,第一次跟"法院"发生关系。这年头做主编,登蓝的、登绿的、登什么政治主张的文章都不会被法院关切,但是提到"老"却可能惹祸上身。  相似文献   

5.
印度驻华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就印度政府惨无人道地迫害旅印华侨申述如下:中国政府对于印度政府无端迫害华侨,特别是大批逮捕和拘禁和平守法的华侨,曾多次提出抗议。但是,印度政府却百般狡办和抵赖,把逮捕华侨作人质说成什么由于"安全和防务的需要",把虐待华侨说成什么"被拘禁的人受到了很好的照顾"等等。为了  相似文献   

6.
王洪波 《北京观察》2021,(10):74-75
现在当我们提起北京,第一反应当是伟大祖国的首都,燕山脚下,永定河畔,"雄鸡"版图的咽喉部位.不过,严格地说,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北京"应该算是一个通名,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春秋公羊传》上对"京师"一词解释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从此"京师"就成为国家都城的称呼.由于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历代王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京师之外,往往还会设有陪都,这样就出现了多个都城.为了便于区分,通常会在都城前面加上方位词,于是就出现了"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的称呼,意思自然就是东面的都城、西面的都城等等.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识人问题就是选拔人才的关键环节.欲"知人善任",首先就是要"识人",而"识人"要识准、识透,除了要全面地认识人,更要做到客观地辨另人. 辨别一个人是不是人才需要一定的标准,但任何标准都不可能绝对化.资历、文凭、台阶、能力等无疑都是识别、选拔人才的必要条件,但是为了避免选拔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应该是重资历不唯资历、重文凭不唯文凭、讲台阶不唯台阶、重能力不唯能力,这就需要具体客观地来辨别人.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7,(12):39-40
二十年来,北京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来这里淘金,加上中国人的老乡情结,于是就形成来自同一个地区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城中村"。比如北京的"浙江村"、"河南村"、"安徽村"、"新疆村"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这个女人,个子不高、气场不小,社区大爷大妈叫她干闺女,同龄人称她为大姐,她评价自己:"女人性别、男人性格"。她,就是长春市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亚琴。她被孤寡老人亲切地称为"闺女"、她被孤残儿童真诚地唤作"妈妈",她是家长里短的调解员、社区发展的引领者、居民心里的当家人。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9,(6)
正众所周知,我社既有"东北银",又有"台湾银",还有北京人、河南人、"弗兰人""胡建人"……所以每次开会,画面就非常有趣,有一种人人都勤恳好学的感觉。而事实是,大家只是在屏息聆听,想要分辨对方到底在讲什么。每一个发言的人都十分自信:我讲的,就是最标准的普通话!说真的,你以为你说的是普通话,然而浓浓的家乡味,一直存在于你深深的喉咙里。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24)
正人生在世,既然为人,当常思"人何以为人";否则就"人将不人"了,但是,要给"人"下一个十分确切、完全没有异议的定义,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起来很可笑,身为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年逾古稀、念过一些书的人,对"人"是什么,居然常常陷入疑惑!什么是"人"?既然是人,岂有不知道什么是人的?虽然人人心里都明白,可有多少人说得清楚?权威的解释是:人是"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这个解释为科学界、理论界大多数人  相似文献   

12.
富有的生活     
小榕 《小康》2008,(2):89-89
美国孩子出生以后,从学说话开始,有一个字被父母反复灌输,从不放松,这个字就是"请"。孩子有什么要求,如果忘记说"请",父母就会提示"PLEASE"让孩子重说一遍。等孩子学会了说"请",其它如"MAY","对不起","很抱歉","没关系"等,差不多都学会了。学会说"请",  相似文献   

13.
议题五改革共识:改什么,怎么改大多数人对"要加快改革"达成了共识,但是对"改什么"和"怎么改",仍有争议。比如,虽然人人都在说改革,但每个人对改革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国企领导嘴中的"国企改革"跟舆论期待的"国企改革",其内涵肯定是不同的。这样的讨论,反映了当下社会对改革的认知:每个人都意识到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可对改什么、怎么改、选择怎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要研究马连道? 马连道是全国最大的自然形成的销地茶叶市场.1996年前,它是被京城大部分人遗忘且荒凉的一条街道,想从马连道打一辆"的士",起码要等半小时.如果你在北京的某个地方叫个"的士",说:"到马连道."那司机肯定会说:"哪儿?马连道在什么地方?"2000年后,你再在北京任何地方,叫一辆"的士",说:"马连道",司机马上会应道:"茶叶街吗?".当初,北京市最大的茶叶公司"北京茶叶总公司"就建在马连道,南方几家茶商想沾沾光,也在马连道建立了自家的茶庄.  相似文献   

15.
媒体热点     
<正>北京推出老人意外伤害险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书院中国"北京推出老人意外伤害险民政等部门为"道德"兜底对老人摔倒后的"扶与不扶"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让人"忐忑"的社会问题。一边是四川的"三个小孩扶老太遭讹",一边是沈阳大爷"我有医保"的善意谎言。有不少专家和网民认为,"扶与不扶"的矛盾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11月底,新浪、网易、新华网等媒体纷纷报道北京市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6.
朝霞 《今日民族》2003,(9):48-49
在民间,通常人们形容一个人拥有巨大的勇气时往往形容他"敢上刀山,敢下火海".但是,人人心里都明白,这仅仅是形容而已.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即便真有"刀山、火海",人是不能"上下"其中的.今年7月中旬,笔者参加"中国百名记者保山采访"活动期间,在腾冲亲眼目睹了几位傈僳族汉子"上刀山,下火海"的情景后,才知道原来"敢上刀山,敢下火海"不仅仅是形容,而是普遍流行于傈僳族民间的一项象征勇敢与坚强的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数"良民"会鄙视她们的行为.但是,她们存在着.不仅自古就有,并且还在全世界范围内生生不息.如此的存在能否套用哲人的话"存在着就是合理的",我们尚且不敢妄下结论.只是记得有一位理论家曾经说过,"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坏,人变坏都是有理由的."那么,对于这个被许多人认为是"坏人"的特殊群体来说,应该也是这样.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女人们,是什么原因一步步堕入泥潭?对于她们,我们该持怎样的一种心态去看待?她们的存在暴露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社会又该怎样挽救她们?  相似文献   

18.
防止无地青年"农民"游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失去土地,成为无地农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无地青年"农民"群体.其实,严格说来,这一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不能称之为"农民",因为他们自有劳动能力之后就基本无地可种,未从事过农业生产活动.只是在长期沿袭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话语体系下,他们仍然被称之为"农民".  相似文献   

19.
“温州经济与治安”报道之一温州人的生意本刊记者岑生挺,朱思恩什么生意都敢做说起“温州”这个地方.就算是从未去过温州的人多半也不会陌生。温州人太会做生意了!我去温州专程采访前,有很多人都这么说。眼下有个谚语似乎挺能说明问题: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北京人什么...  相似文献   

20.
强化"四个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强化"用历史责任感引领个人发展"的理念,用高含金量的政绩铺设进步之路 政绩观与发展观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发展观引领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具体来讲,个人的发展观决定着政绩观,也就是说一个人朝什么目标去努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动力,就会谋取什么样的政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也都在为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而努力.这是正常的,但有的同志为了多出政绩、快出政绩,搞急功近利,不少工作开始热热闹闹,只要经验被上级转发,或被媒体宣传,就寿终正寝,留下不少"半截子工程".甚至出现"前吃祖宗饭,后吃儿孙粮,为了本任顺利,给后任留下隐患;为了眼前火焰高,不管后人没柴烧;本人出成果,后人吃苦果"等现象.这其中不排除有上级的原因,但主要是自身的责任,必须坚决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