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吏,民之表也。”语出《汉书·文帝纪》,是汉文帝十二年一个诏书中的话。表者,表率也。《汉书·何武传》云:“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汉书·韩延寿传》云:“幸得备位,为郡表率。”可见,做民之表率,是当时对官吏的要求,而能否为民之表率,关键又在于一个“廉”字。至于实际做得如何,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为什么只有廉吏才可做民之表率呢?自古穷不苟求,为人所难;临财不贪,见贿不受,为官所难。  相似文献   

2.
陈柳钦 《民主》2007,(7):5-7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尚书·五子之歌》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突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孟子·梁惠王下》则提出"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其与社会主义民主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民本思想十分丰富,它几乎贯穿于始终,既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术,又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哲学思想,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流变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商至西周时期,当时一些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从桀、纣的亡国及现实的斗争中,初步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和“敬德保民”(《尚书·康诰》),开始重视民的力量。《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罔不唯民之…  相似文献   

4.
名句鉴赏     
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管子·七法》待士不敬,举士不信,则善士不往焉战国·鲁·尸佼《尸子卷上》剑不试则利纯暗,弓不试则劲挠诬,鹰不试则巧拙惑,马不试则良驽疑汉·王符《潜夫论·考绩》临事之选,仅取其才;而平日之选,择其德名句鉴赏  相似文献   

5.
何谓“变味”?查辞书释义──《汉语大词典》云:请事物因变化而通达。台《三国志·魏志·吕布传》:“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辞海》云:谓灵活运用,不拘常规。如《易·系辞下》:“变通者,趣时者也。”趣时,即趋时;《现代汉语词典》云:谓依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的变动。如唐代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诗:“且欲图变通,安能守拘束!”看来,凡事变通得有一个前提,即通过灵活运用,能使事物“通达”,却不能有原则性的变动,换言之,灵活而不拘常规,趋时而不变原则。时下,“变通”一词变味了,成了某些蜕化变质的党…  相似文献   

6.
论孔孟的中庸之道孙实明中庸之道在孔子和孟子那里是道德实践达到义精仁熟之高境地的行为风范,也是实行道德的最好方法。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何谓“中庸”?《尚书·吕刑》云:士制百姓于刑之...  相似文献   

7.
“德”之意众多,对于个人主要有二:修养而有得于心;行为节操。《周礼·地官·师氏》注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礼记·曲礼上》疏曰:“德者,得理之称。”《史记·乐书第二》:“德者,性之端也。”显然,对于一个人来说,“德”包含了品格、修养后既成之性、性行和气质、本性等众多具体内涵,概括地讲,有德者,即为心、行之贤者。《党政领导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于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某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坚强…  相似文献   

8.
“轻与重”     
宏图 《瞭望》1990,(37)
题目借自(捷)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一章。 礼义之邦,逢年过节,总要送往迎来。送礼变成了灾害。大江南北,为多如牛毛之礼所困扰者,委实难以计数。明明不胜负荷,却每每作举重若轻之态,潇洒其表,苦恼其中。 一九七○牛,梁实秋氏偕夫人程季淑女士旅美,有《西雅图杂记》  相似文献   

9.
《松下成功之道丛书》由《创业的人生观》、《经营者三百六十五金言》、《工作·生活·梦》和《经营成功之道》四个分册组成,是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言论集,也是其六十余年经营生涯的缩影和成功秘诀之精要。  相似文献   

10.
《民主》1998,(12)
睡蛋汤络‘翔试1仑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的理沦摧础继承优良传统开创统战J作新局面高举旗帜{f一拓ri行进民、党派急需月展有关名党合作 的理沦研究参政议政足民主党派的命脉又J民l党派同,1,囚共产党的亲密合价许超宇(14)··……(1 .7)吴春选(tg)从战略高度建设衬_汉一洞庭平原 抗洪减灾的防御体系······‘·········一尽快建立1司有企业风险机制······一····……加强社会子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 ‘”····4··。t一郭燕杰认清形势.加速调整,适痴文化发展大潮蔡述明(5.13)表祖亮又515)谭忠印(5r6)一落车嘉璐火6 .6…  相似文献   

11.
得民心     
正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孟子》【释义】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的方法就是: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的方法就是: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  相似文献   

12.
和谐一词,原用于论乐。和者, 协调也。“其声和以柔。”(《礼记·乐记》)“和六律以聪耳。”(《国语·郑》)谐者,调和也。“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书·舜典》)和与谐连用,其义即为协调、调和。“常闻汉道隆,上下相和谐。”(欧阳修)“人心龃龉一身病,身体和谐四海春。” (邵雍)  相似文献   

13.
据记载,中国人探索研制飞行器到天空翱翔的历史颇为久远。《墨子·鲁问》说,早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公输般就曾经“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韩非子·外储说》说,墨家学说创始人墨翟也曾经制成能飞的木鸢;《后汉书·张衡传》说,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制作的木鸟,能够飞翔……。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89,(14)
北京一家新办个体书店——真珠书屋——的店主任丽珠送来一则广告,希望在《瞭望·珍珠滩》上刊登。她认为《瞭望·珍珠滩》在知识界有广泛的影~~  相似文献   

15.
《论语·季氏》载孔子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联系《论语》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孔子的思想,借鉴历代儒者的解读,可知"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分别指圣人、君子、小人和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中的"之"之所指,也即认知的对象、内容是"仁"。至于"生而知之者,上也"等等,所涉及的决定人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孔子未曾言及。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关于“王霸并用”的统治方略,引了大量典籍中的例证,进行剖析。一是贾谊的《过秦论》下篇曰:“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二是《史记·陆贾传》贾答汉高:“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攻守异势、取治殊道,  相似文献   

17.
政府是诚信社会的维护者从中国历史传统看,政府要取信于民,立信于社会。《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足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为政者除了要富国强兵之外,还要使民信之,而民之依赖尤为可贵。在这方面,有史可鉴,《史记·商鞅列传》记载,商鞅为在秦推行新法,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终使秦国富兵强,消灭六国。从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的观点看,洛克、霍布斯、托克维尔认为,信任是政府与社会秩序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8.
题词     
_《人 J吕 刮卜。畏 民日报》I /o_fHJ 问 讹#总编辑邵 二卜nt IWK桌 ””r 九 分 矿 0ZW 华泽为来 {I“““/吧W 二 Y 吠.I—刃 辉武厂长‘;j,吠·/ LI-)f}\ t-。。‘·。4wt;CU/Y4t~rw__:斗’0 回贸_,__..——”/“/隙 佞。L/可OL 上层楼”。,、+厂“‘4 :“4 t/Hk f—’“’“”/11 Ji D圆I7I 叩Os、刁卜-八y二 牟<·W MIM/K 寸阉入多吨。人 .l。一g。f主 Y f 训歹Z受子)eb隽象篆喻 J八《丑十k江这 互_.__全国中药学会理事长、卫生部中 允》_土夕 一S.二上’药审评委员会主任王锦之为中国咸阳 甲一了··、《——”+——…  相似文献   

19.
简雍的滑稽     
形式主义地制定政策、处理问题,常常会闹出非常可笑的事情来。《三国志·蜀书》“简雍传”讲了一则故事,颇能发人深思。原文不长,抄录如下: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不会完全重复,但有时历 史又往往惊人地相似。人们 的思想,包括经济思想,古今之间也常有沟通之处。当代的许多摩登理论,往往可以从二百年以前乃至两千年以前的思想中找到它们的雏形。早期的许多理论,当它们同当代的思想和方法接通时,往往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托名于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管仲的著作《管子》,是中国古代典籍中较多涉及经济问题的著作,其中“权修”一章,有这样一段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管子的这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