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     
《南风窗》2016,(13)
正01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挑战英《经济学人》6月4日6月7日至8日,中国的所有中学周围都禁止汽车和货车鸣笛,因为高中毕业生在这两天将参加大学入学考试—"高考"。这些学生们都坚信高考是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关键,他们为此也努力准备了多年。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自1997年以来,中国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投资翻了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3,(21):17-17
情况简介城市新移民定义:年满16周岁且1980年以后出生,在城市工作、生活而没有取得该城市户籍的中国大陆地区居民规模:1.47~1.89亿人之间典型群体(北京为例)新生代农民工:在北京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白领:在北京居住一个月以上、没有北京户籍、从事非体力劳动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简称,在北京居住一个月以上、没有北京户籍、受过高等教育、大多从事简单的技术类和服务类工作、以聚集形态居住  相似文献   

3.
高校就业率:水分几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将达到340万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学的同时,一个问题产生了,4年之后,他们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4.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统计,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699万,为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为此,我们极有必要把目光聚焦到"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个被社会概括称为"蚁族"的人群.因为,相对于大时代的发展,他们也一直在变. 2010年1月31日,在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5.
国是     
《南风窗》2015,(2)
<正>图说|Insight大学生未就业跟"拼爹"有关吗?"未就业"和"拼爹"之间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或者存在"灰色"行为,但数据确实显示,更多的未就业大学生来自乡镇、低收入家庭,另一方面,直系亲属职业声望高、级别高的毕业生更少未就业。样本范围:10个省4363名大学毕业后曾经有3个月以上未就业或目前正处于待业、失业、拟升学和暂不就业状态的2008~2014年大学毕业生(不含博士)来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课题《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数据:图政数据王珊珊设计:图方villyR  相似文献   

6.
双周·数字     
《南风窗》2003,(23)
今年是高校扩招生大规模就业的第一年,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人数激增到212万,相比去年增幅高达46%。据官方统计,全国毕业生签约率仅仅为50%左右。换句话说,今年约有1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签约就业,而去年6月15日,这个数字还只有34.8万。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280万,比2003年净  相似文献   

7.
数字     
《南风窗》2016,(14)
正91.7%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公布《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称,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7%,与2014届的92.1%和2013届的91.4%基本持平。2015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3726元,比去年3487元增长了239元,本科毕业生为4042元,高职高专毕业生3409元,据人社部数据,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比2015年为749万增加16万人。  相似文献   

8.
于时语 《南风窗》2013,(10):80-81
"标准"大学本科排名的两项重要指标,是越低越好的录取率,以及高高益善的到校率。提高到校率是名校竞争排名的关键所在,由此衍生了"战略性录取"等种种操弄手法。每年5月1日,是美国应届高中毕业生确认秋后入读哪所高校的最后截止日期。由于美国大学没有"统一招生",高中毕业生必须同时申请多家大学,一般至少两所"高攀",两所"门当户对",再加两家"俯就"保底,总共6家大学以上,多的可达数十家。按照普通大学高于50%的录取率,绝大多数学子都会在4月1日正常发榜最后截止日期之前同时收到多家大学的录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15)
正大学变迁受到两重力量的影响,除了整个社会基础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中国大学的新一轮洗牌和格局调整即将开始。关于大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名言妇孺皆知:"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校长说这番话的年代是1931年,当时,高等教育正逐步趋于现代化。如今,大师辈出的时代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两院  相似文献   

10.
媒体     
《南风窗》2012,(15):18-18
01中国:让雇主头痛的假文凭英《经济学人》7月7日这个夏天,中国有接近700万大学毕业生,如何从新鲜人获得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对他们而言压力颇大。而当几乎任何一个人都能买到假文凭的时候,这种竞争就更激烈了。7月3日,教育部某前任官员出席了北京一宗欺诈案的审理,一批试图申请留学美国的学生卷入此案。涉案4名男子声称是某所名叫"国家大学"的美国高校的代理人,而这所大学根本是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11.
“蚁族”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第一部揭示大学毕业生真实生存状态的纪实学术作品,《蚁族》不是专门的学术著作,而是由研究和深入访问过程中的故事、调研手记等汇集起来的感性文字。此书的主编廉思是国家级课题《潜在危机:中国“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的项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16)
正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一名言对高等教育现代化之初的中国大学进行了精辟解构,对建基于理想信念的"象牙塔"进行了建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的利益诉求不断彰显,功利主义思潮不断侵蚀建筑在"象牙塔"周围的"理想外墙",日渐迷茫的"天之骄子"光环不再,"功利读书者"的特质逐渐凸显。《南风窗》关于"我的大学"的系列报道,探讨了大学生功利性读书、大学教师功利性科研、大学功利性变迁等问题,集中呈现了今天的大学、大学生、大学教师行为与思想的图景,引发了对于大学中理想与功利二者关系的思辨。传承大学的理想主义与以职业为导向的"功利性读书"是否完全对立,毫无耦合之可能呢?细细分析之  相似文献   

13.
正这两年新流行一个词汇,叫做"错峰就业"。它指的是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高峰时,主动选择短时间游学、实习、创业考察或志愿服务,推迟个人就业,以寻找更合适的就业岗位,更加从容、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您对这种错峰就业有什么看法呢?  相似文献   

14.
胡乐乐 《南风窗》2012,(8):45-46
我国高等教育日渐大众化,但在精英高等教育中,农村子弟并不占优势,甚至可以说,越来越难挤进精英大学。教育不平等趋势愈加严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今年第1期刊发的论文《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在教育功能、教育理念、教育发展观、教学质量观、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管理模式、教育空间等层面上正发生着重要变化,衍现了许多新的时代特点。我们只有准确透视当代大学教育观念,才能使高等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是1999年首次高校扩招的本科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毕业高峰年,毕业人数达212万,比2002年的145万人增加了30%。对毕业生而言,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困难也就逐渐进入公众视野。2006年年底,劳动人事部门负责人确认,当年413万大学毕业生中有120万左右没有当期就业。今年年初,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发布消息称,2007年毕业的495万毕业生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17.
程保志 《国际展望》2013,(4):129-133
2013年4月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芬兰拉普兰大学联合主办的"北极安全与国际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芬兰拉普兰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挪威特罗姆瑟大学、挪威南森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就北极安全与地缘政治、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北极事务和中国参与以及北极国际社科研究现状评估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8.
南书房     
《南风窗》2012,(13):96-96
《中国的大学》梅贻琦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与蔡元培并称的大教育家梅贻琦(1889~1962),从"大学之精神"、"清华之为清华"、"西南联大的精神家园"、"工业化的前途和青年的使命"四个方面,阐述了他对真正的中国大学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8月5-7日,全国第五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暨"大庆精神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保障民生"专题研讨会在东北石油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会、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编译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社和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中央编译局、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徽大学、华侨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大庆师范学院等单位的9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0.
李莹 《南风窗》2008,(24):86-87
30年来,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意识逐渐从"留学"转为"游学"。他们并没有像1980年代的留学生前辈一样,非要进入日本的名牌大学攻读学位不可,他们只需要体验留学日本的生活。那么,这无疑给一般的私立大学,尤其是地方的私立大学提供了招生的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