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袁瑛 《法制博览》2013,(10):312
法律课程是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在学生的法制教育及其法律意识培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力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因此在法律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就此对学生顺利的就业以及适应社会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方面应灵活运用教学的方法,做到优势互补,发挥整合效应,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宇航 《法制博览》2022,(15):163-165
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接触较为频繁的重要人员,也是大学生教育活动的重要实施人员,而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保障.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培养学生形成法律意识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使得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还较为欠缺,因此,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法治意识情况,通过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3.
李铃 《法制博览》2024,(12):163-16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媒体成为主流的信息传播方式,对高职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影响明显。高职学生使用自媒体的频率高,有利于法律意识的培养,所以要紧抓自媒体时代的优势,制定一系列法律意识培养策略,以提升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情感,形成法律信仰。本文研究基于自媒体背景,重点探究高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机遇与挑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晨 《法制博览》2022,(15):24-26
基于依法治国战略实施发展背景下,我国各地区高校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先进的法律意识,高校领导需正确认识到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和谐稳定的发展.因此,高校要及时转变教育工作理念,结合当代优秀大学生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生法律知识实际学习情况,优化改善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积极开展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课...  相似文献   

5.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法制社会的建设。然而,高校大学生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培养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已经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重在学校教育,也离不开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左杰 《法制博览》2013,(11):176-177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也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法律意识的基础是对法律常识和法律知识为基础的,而现有的教育模式恰恰忽视了对学生法律常识和法律知识的培养,学校应当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潇忆 《法制博览》2015,(4):291-292
为了增强法律意识,高校对思想政治课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革,并且对其中的法律部分做了调整。并把调整后的方案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又在理论方面作了研究。了解到了在《思想政治法律与修养》中关于法律知识的这两章的内容虽然很简洁,但是这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学生干部职务违规是以学生干部为主体的一种渎职性的违规行为,学生干部职务违规与职务犯罪存在着若干相似性。学生干部职务违规行为的滋长和蔓延,会带来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权力观异化、需要与动机偏离发展的恶果,这亦是职务犯罪滋生的隐忧。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是我国在新世纪重要的治国方针,实现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法律现象,包括各种法律关系、规范和行为,公民法律意识则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主要内驱力。本文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几个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预防在校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需要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筑起第一道防线,通过以案释法.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抓好“双差生”转化工作,堵塞在校学生犯罪源头,抓好法制课堂教学,丰富学生法制知识,并努力营造学法、用法、护法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