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它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其理论虽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成熟,但它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论,探索了走向绿色社会的途径,从而对社会主义国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积极意义,为我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平衡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和谐发展: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绿色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和谐发展,展现在四个方面: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色社会是生态社会主义的多维价值观;全面和谐发展是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并在90年代成为备受关注的左翼社会主义思潮这一思潮不是将生态和马克思主义的简单耦合,它是西方的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物。它对社会主义有着积极的方面,也有着消极局限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戴维·佩珀是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面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这一现实问题,佩珀在批判生态中心主义和技术中心主义错误思潮的同时,提出了"弱"人类中心主义范式,这是一种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基础上新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他从"弱"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基础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提出构建以社会正义为终极目标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对于当前全球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晓芳 《理论探讨》2006,4(6):20-23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它以社会的解放、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为目标,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提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新的社会发展现。其理论主张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展基层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6.
生态马克思主义面对日益严重的现代生态危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它考察了资本主义利用现代科技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提出了自然是一个社会的论断以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协调的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左翼思想,它是一种社会思潮,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背景下产生,伴随现实中的绿色运动而兴起,随着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而发展,其主要是将生态理论和马克思理论的结合,去寻找一个不损害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并实现自身发展的道路,其社会主义的立场十分清晰,在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加强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利于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问题和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扩张性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最终摆脱生态危机的困境。他们主张建立一种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基础上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在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将被克服,取而代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占有制,这就是根本上消除了人的异化和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基础。戴维·佩珀指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者以联合的形式对社会生产资料重新占有,实现对自然的控制,因此,异化可以克服。这种控制…  相似文献   

9.
金德龙 《学理论》2009,(11):33-3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一种最新理论形态,其理论旨趣在于探讨当前人与自然紧张关系以及生态危机的原因,并试图寻找克服这种紧张关系的解救方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对生态危机的性质、根源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的反生态的本质。在克服生态危机的手段、以及未来社会的前景问题上,把生态学理论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新境域的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观点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1)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问题的关联,主张重新检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生态社会主义在其各个领域的生态重建模式,为当代我国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发展理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宁  杨瑞琴 《理论导刊》2023,(11):107-113
马克思借助土地这一特殊的具象性意象表征自然,从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置换为人与土地的关系,进而以“人地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为切入点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通过对比原始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人地关系”的不同特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流变的经济动因,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性作用。在生态议题上,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逻辑宰制下的人与土地物质变换断裂现象和以抢劫土地肥力为主要手段的生态帝国主义行径,科学地阐释了生态危机的成因。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摒弃了西方主流环境主义、深生态学和生态浪漫主义等在生态问题上抽象的价值批判和伦理说教,从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联合生产、弥合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断裂、扬弃资本主义的价值逻辑等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它在1918—1923年间西方国家的革命相继失败的历史背景下诞生时起,就是一种既反对资本主义、主张在西方社会实行社会主义,又批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种种缺陷和弊端的思潮。在哲学世界观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按照现代西方哲学某些唯心主义流派的基本精神去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以批判第二国际的经济主义和共产党人的历史决定论,重新发现马克思原来的设计相标榜。  相似文献   

13.
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基础、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三重视角透视垄断金融资本主义。在哲学基础上,通过追踪马克思唯物主义发展的历程,揭示了马克思唯物主义与生态思想的内在关联,有力地回击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态性诘难。在自然生态维度上,基于人与自然的新陈代谢理念,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在社会生态维度上,通过对金融化与经济停滞共生性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垄断金融资本主义不但摧毁了人与自然的新陈代谢关系,还造成了社会生态的急剧恶化。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批判思想不仅为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警示我们在利用资本的同时也要在制度设计层面驾驭和约束资本,持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社会主义是近30年来在欧美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兴起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以生态效益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是其理论内核。它主张人类活动与生态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的途径。它的一些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豆勇超 《学理论》2014,(1):34-35
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视角,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生态观,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反思,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日益引人注目的社会主义思潮。它起源于本世纪20、30年代,主要是一些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的西方学者教授的理论观点。它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治组织。1955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梅劳·庞蒂首次把这种理论叫作“西方马克思主义”。1968年5月,大规模的法国学潮和工潮,开始使它成为西方激进社会运动的理论武器,从此,影响日渐扩大。“西方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歪曲成为一种机械唯物论,一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意识的作用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非意识形态化"的思想起源很早,但是作为一种思潮,则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形成的。虽然"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从一开始就受到批判,但一直顽强地存在着,并随着时代发展以不同的面貌表现出来。从表面上看,"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主张价值中立,企图超越意识形态,但其本质在于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做辩护。  相似文献   

18.
绿色乌托邦:生态自治主义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自治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并迅速成为主导绿色政治运动的理论思潮。它以生态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为哲学基础,提出了人类现代环境问题成因的一般社会结构和文化意识阐释,并构建了一个以生态原则和地方自治为基础的、超越现代民族国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后现代社会,也即一个生态理想国或生态乌托邦。它在政治主张上确有许多创新之处,以致于很难将其归属于某一传统政治学流派。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学理论,它尚有很多缺陷,特别是未能阐明通往绿色目标的现实道路,而这不是只靠生态中心主义方法的自我完善所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学院哲学,而是一场与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的理论运动.要想完整、准确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正确处理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种基本关系: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同时代各种思潮、理论的关系,以哲学史为中心的研究和以哲学家为中心的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研究方法与生态学结合起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制度来强调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流派。这一理论很容易与当下的中国产生共鸣。究其原因,不外有三:一是生态危机的普遍性;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性;三是中国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