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WOMEN OF CHINA:Kelly,你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女性?陈慧琳:有,我喜欢花木兰,因为觉得她智勇兼备,而且爱国爱家。WOMEN OF CHINA:你认为自已是哪种女性?请形容一下自己。陈慧琳:觉得我自己自己是那种积极乐观的女性,但也有性急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發刊詞     
在世界各地生活的海外华人约6000万,其中一半是女性。为她们办一本杂志,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了我们的申请,同意创办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于是我们便有了这项事业。 华人姐妹,同种同宗。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香港、澳门,不论国内还是海外,民族的血缘把我们连在一起,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把我们凝聚成世界上最大的家庭。海内外华人姐妹需要互相了解和沟通,需要互相倾诉和勉励。我们这本杂志愿意做信使,为海内外华人姐妹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3.
PEOPLE & POINTS     
正NEW STAR PLAYER OF CHINA’S NATIONAL WOMEN’S SOCCER Wang Shuang, a midfielder on China’s national women’s soccer team, contributed one goal and one assist as the women’s soccer team, nicknamed the Steel Roses, beat the Republic of Korea (ROK) by 4-3 on aggregate in the Olympic Qualification playoffs on April 13.  相似文献   

4.
讀者來信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的编辑们: 你们好! 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你们的杂志,读后有了一种与读其他女性杂志不同的感觉。一是这本杂志不同于那些侧重生活、消费的时尚类的杂志,这类杂志现在已经太多了。你们杂志栏目的设立有深度,探讨的问题具既贴近现实生活感,又发人深思。二是你们的杂志可读性强,内容新颖。目前,杂志内容雷同的现象是十分严重,我曾经在几本不同的杂志上看到完全相同的内容,这样即浪费金钱又浪费了时间,而你们的杂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我从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回家,阿爹(我父亲季方)好爹(我母钱讷仁)都是近八十的人,他们走路不方便,我回家后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利用假期守在他们身边,和他们说说我在兵团的有趣的生活和接受再教育的过程。  一天阿爹拉着我的手和蔼地对我说,他年迈,眼睛看东西看不清,两条腿又不能走远路,要我帮他完成一个任务:“宋景楠伯伯和贾阿姨到北京住在我们家已经多时,我早就想带他们一起到公园去走走,另外邓昊明伯伯和李君素阿姨也到北京了,你替我陪他们四个老人一起到颐和园看看。”我自然同意了。在公园里我这个不懂事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读者俱乐部     
大家好,我是《中国女性》读者俱乐部的版主:成熙娜。新年要有新气象,新年要有新打算。《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读者俱乐部,在金鸡报晓的2005年,正式向广大读者招募会员啦。在新的一年里,读者俱乐部将是编辑和读者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感谢大家对《中国女性》的支持。 现在,让我们热烈欢迎最近加入俱乐部的几位新成员,同时,也让朋友共同分享她们热情洋溢的加盟宣言: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的老师们: 辛苦了! 第一眼看到你们的杂志,就再也无法释怀,有一份温馨、有一份亲情温暖着我、浸润着我,目光所及的文字尤如一根根针抽取着我心底的郁闷,依依不舍地合上这本心仪的杂志,我整个人好像久病初愈,往日沉重的心灵好似接受了一次洗礼,骤然间轻松倍至。豁然开朗…… 哦!原来这搞不懂弄不明的纷繁世界正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构成,我又何必太苛求自己?世《事》  相似文献   

8.
我想这个遥远的国家———中国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每当我的父亲打开他那个放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带回的盛满中国物品的盒子时 ,我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他会从盒子里拿出他在任主治大夫的那个部队的指挥官给他颁发的奖章 ;他会从盒子里拿出象牙筷子 ,并且给我们示范如何握着和使用筷子 ;他还会从盒子里拿出刻有他名字的狮型玉石图章 ,然后写给我们看如何用两个中国字“扬”和“库”来写我们的姓。他会从盒子里拿出许许多多东西 ,每一件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我能亲眼看到我父亲讲的故事里的地方。这些地方曾经是我…  相似文献   

9.
吴忠溪 《中国保安》2004,(24):49-49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我家六个兄弟姐妹,母亲病逝时,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大哥、二哥在外工作.弟弟到外地读书,我在本镇读高中。家中,只有我和父亲两个男人相伴。我家有一块宅基地,有人想买。那一天晚上,我们两个男人吃着晚饭,父亲突然问我:“我想把那块地卖了,你看这件事怎么样?…  相似文献   

10.
母亲     
<正> 母亲,你想我吗?我好想你啊!我们相隔已经一年了。一年中你卧于家乡的墓地,终与父亲遥遥相对,凄凄相守。想来四季已过,你墓地上青草渐已长成了吧?但愿萋萋青草能为你遮身。每每想你的时候。我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母亲,当你怀我时,奶奶和父亲期待的我是个壮硕如牛的男丁。可是,我是个女儿。从此,父亲很失望。我哭个不停,父  相似文献   

11.
以“父债子还”为名到我们家强拉东西对吗?编辑同志:我们兄弟三人都已成家,并且同我父亲分开多年。我父亲脾气倔强,有事从来不和我们商量。他在前年做生意亏了本,欠外债2万多元,于去年被迫离家出走,父亲的债主就找我们兄弟三人要帐,说什么“父债子还”。他们从社...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你好!我是一名保安员,非常喜欢看《中国保安》杂志,因为它讲的都是我们保安员自己的事情,我能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在此祝杂志越办越好!此次写信,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希望咨询台能够给予解答。我有一个同事,他的性格一直比较随便,尤其是喜欢乱动别人的东西。有一次,我的CD机放在床上,把电源线锁在了柜子里,钥匙扔在床上,我就出门办事去了。过一会儿回来后,我发现那个同事用钥匙把我的柜子打开了,取出电源线正在放我的CD机,我当时非常气愤,说了他几句,他竟还说我小气。结果我们两个人闹得不欢而散。编辑老师,我想问一下:他这样做对吗?…  相似文献   

13.
曾玫 《台声》2014,(2):81-82
俗话说严父慈母,但父亲对我们的关爱却一点也不比母亲少。慈父严师这个称谓放在父亲身上一点也不为过。我想,他也会很享受这个称谓。记得幼时,幼儿园离家有几站路,总是父亲骑着自行车接送姐姐和我。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我们姐俩全托制每周才回家一次,自然每次看到父亲骑车来接我们部会特别高兴。那时看到周边的一切都感觉特别巨大,甚至父亲的自行车都是个庞然大物。那时我坐在自行车的横粱上,姐姐坐在车后座,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北京的一名保安员,我参加保安工作已有一段时间了。从家乡的小县城到了大都市,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奇而陌生的。不过好在我已逐渐适应了工作和周围的环境,特别是看到每期的《中国保安》杂志,都觉得亲切而实用。现在,我不想整天上岗、宿舍的点线生活,我还年轻,还想学点有用的东西。我看了咨询台讲的保安员参加自考的事,说实话,我是初中毕业,对于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心中没底,毕竟文化底子太薄,所以,我想学习也要实际一点。编辑老师,您说我们这样的保安员应该怎样学习呢?保安员赵明赵明:你好!接到你的来信,我们也想了很…  相似文献   

15.
曹景滇 《黄埔》2020,(3):45-52
我的父亲曹艺(黄埔6期生)于2000年8月21日去世,享年92岁。父亲去世后,我们整理他老人家遗物时发现,在他珍藏重要物品的书橱抽屉里存放着一大摞摆放整齐的信件和数十期《江苏黄埔》杂志。这些信件全是省、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会议及活动通知,还有省、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文件,按照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摆放着。《江苏黄埔》杂志也按时间顺序一期不漏地排列着。  相似文献   

16.
童年琐忆     
正我家在横七间竖八间的四角土楼里,记忆中比较温馨快乐的事,是骑在父亲脖颈上到邻村象湖赶墟。我们乡一年到头只有两个圩天,一个是大年三十前10天,另一次是清明节。当时还没有修公路,所有东西都要肩挑背扛的,父亲赶圩当然不可能空着手去,可我清楚地记得自己骑在父亲宽厚结实的肩背上,两只小手由父亲攥着走一段上坡路,父亲一边走一边还吭嗨呼气叫号。也许当时父亲背上还挑着东西,或者是别的亲人暂时替了他一程。那时父亲心情很好,我骑在他背上感到很惬意,这个情形在记忆中非常清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关后勤杂志编辑部 :  《中国机关后勤》杂志作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的喉舌 ,对推动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起了独到作用。作为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 ,我想在此谈点看法。她 ,在政策上给我们以指导。几十年来 ,我国机关后勤未成系统 ,党、政、群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后勤。如何了解国家对后勤工作的政策 ,我们很多是通过杂志首先获悉的。如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各部门机关服务中心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 [2 0 0 1]12 2号文 ) ,我们最早是从杂志上看到的 ,我们将其立即印发有关单位和领导学习执行 …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我是天津市开发区保安服务公司的保安员,是《中国保安》杂志的忠实读者,几乎每期必看,最喜欢的栏目是卷首语、情感驿站、走近保安和案例启示录等。遗憾的是,我从没有在杂志上见过我们自己写的文章和报道。其实我们都很喜欢写作,虽然我们只是一群普通的保安员,却同样拥有深厚的保安情结。对两年多来的保安生活,我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友情协办栏目里可不可以有我们公司的名称呢,如果我们也想为杂志的发展出一份爱心,是否可以被接纳呢?我还想请教一个问题,我们曾投了好几篇稿件给杂…  相似文献   

19.
一年前我到中国旅游时,拜读了你们的杂志并试着学习中文,希望能在我孩子长大后到中国教英文。我是一位艺术家。我画了许多漫画和插图并在美国和欧洲出版。最近我画了第一张中文漫画,并用我在中国旅游时导游给我起的中义名字签署了它。当我刚好用墨水描完这幅画之后,我才得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之事,我想表达我的义愤,我想让中国人民知道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支持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一位美国画家的义愤  相似文献   

20.
编辑: 您好!我想为我的父亲订《中国残疾人》,可是又害怕父亲生气。我想您应该对残疾人心理比较了解,所以我想请您给点意见。我的父亲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