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台声》2011,(7):112-112
我是一名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我是通过一次台生聚会了解到你们的杂志的,我看到你们杂志有一个叫《我看大陆》的栏目,不知我能不能给你们投稿,写写我在大陆上学这几年的经历跟想法呢?  相似文献   

2.
说起我与《前进论坛》的情和缘,那是发生在1997年的一个遇然巧合。那天我去了医院门诊耳鼻喉科找李大夫就诊,就诊完后刚好看到李大夫的桌子上有一本杂志,经允许后我便翻阅了杂志,我被杂志里的内容所吸引,我问了李大夫:“这是你们党的刊物,你是农工党员?”李大夫点了一下头。  相似文献   

3.
出色的工作     
《人权》杂志的朋友们: 能够在中国驻瑞士苏黎世总领事馆看到你们的《人权》杂志,我非常高兴。这是我头一次看到这份杂志。我觉得你们的杂志清新并富有信息。我是一名美国人,我的妻子是瑞士人。我们夫妻,还有我们7岁的儿子近3年一直居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国的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台声》2013,(4):112-112
【读者来信】 你好!《台声》的老师,我是来自台湾台中的锺恺原,前段时间在台湾的一家书店里看到了《台声》杂志,很高兴能看到一本专门报道两岸新闻的杂志,我想你们的杂志在大陆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各位编辑:你们好! 我一直以来都喜欢看各式各类的杂志,特别是女性杂志,但是看的多了,开始觉得一些杂志场面做的很大,包装也很华丽,内容却草草,翻完了几乎不留什么印象。一天,偶尔从朋友那里看到了《中国女性》,本来没什么兴趣,但翻着翻着竟从头看到了尾,一些栏目和一些文章叫人过目不忘,这在杂志云集的今天是很不容易的,她给我的印象是:大气、优雅、现代、有文化品位。 但愿你们的杂志能保持自己的风格。北京 张羽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贵刊刊名十分可贵 ,是当今中国极其需要的东西 ,来之不易 ,望杂志办得更好 !(上海周铁水 )·我和周围的同事觉得贵刊是份挺不错的杂志 ,非得要提意见的话 ,我个人感觉 ,贵刊在信息量上还不够 ,特点还不是很突出。(北京郑兴祥 )·看了你们的杂志之后 ,总体上觉得贵刊秉承了学术思想评论的风格 ,很有思想性 ,而且在内容上也很集中 ,文章大多观点新颖、笔锋犀利。希望贵刊能够坚持自己的风格 ,坚持思想性 ,能够办得更好 !(天津柴宝勇 )·第一次看到你们杂志 ,说实话 ,作为一个民主党派的刊物 ,我没有想到贵刊是一个如此有活力的刊物 !希望你…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台声》2016,(10)
正服务台台声杂志社的编辑:你好!请原谅我的冒失,突然写信给你。我是侯歌,1941年1月出生在辽宁桓仁,退休前是一座大型矿山的中层干部,现在是香港文联书法家协会会员、丹东市诗词学会会员。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一件事我已纠结了五六年,前些日子偶然看到一本去年的《台声》杂志,又勾起我的心事。可是在杂志上我没找到你们的邮箱,只好冒失地写信了。2009年春天,一位友人送我一个金门产的炮弹高粱酒的空酒瓶,上面有张奇才的一首诗:"和平博  相似文献   

8.
携手期待     
上期刊首语《永远的真诚》,让我遇到了许多真诚的朋友。他们在来信来电中,或发 E-mail,或在面对面的交谈中,真诚地直言不讳地对我和我的同事“开火”:——是的,我们看到了杂志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最多只在于形式上。而作为杂志的灵魂——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目前杂志的读者定位,模糊不清。到底给谁看?——可读性不强,有许多文章,你们也未必爱看。你们不爱看的东西,硬塞给我们,这叫“rape”。——文字本身要有魅力。这种要求对  相似文献   

9.
做读者调查     
我是去年回国时,在过去同事家里第一次看到贵刊的。记得当时杂志里面有一个单张的读者意见调查表,虽然我没有填写,但我觉得那是对读者的尊重,是你们希望了解读者的良好意愿。碰巧今年我前不久回北京时,又见到贵刊,开本大了,文章看得出来也是用了工夫的,但读者调查表没了。我觉得还是有那张表好些,因为有的人看完杂志或许真的想表达一下他们的意见呢?再说,做读者调查对你们自己也有好处,能够知道读者到底在想些什么,可以有意识地满足读者的愿望,有读者才会有市场。做读者调查@邓秀红!日本大阪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我保存着256本你们的杂志当我在贵刊看到我的名字也列在“历史与旅游知识竞赛”的50名获奖人名单中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愉快。中国一直是有强大吸引力的国家。我有幸能阅读这本杂志,是从1974年(当时是《中国建设》)开始的。我把每月的杂志一本本保存起...  相似文献   

11.
读者俱乐部     
[编读往来]亲爱的朋友,你们好!本期选取4份热心读者的来信与各位分享——《中国女性》编辑部:手边已经有6期你们的杂志了,是她让我从阅读中获得了很多知识,也体验到了幸福和美好。我是一个新妈妈,孩子还不到一岁,在他到来之前,是你们让我摆脱了当妈妈的紧张;现在,我又从书中获取了保健、育儿等非常丰富的内容。做为一个年轻的妈妈,我非常喜悦,我想把我的内心话和你们分享,因为你们是我的朋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微笑是沟通的纽带,把握幸福,用爱生活!读者:董丽萍  相似文献   

12.
我是贵刊多年的老读者,看着贵刊从《中国建设》走到《现代中国》,再走到《今日中国》,港澳台侨的内容一向占有相当大的篇幅。看了今年的杂志,我感觉贵刊在转向,经济报道明显增多,港澳台侨的内容明显减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可能你们做这样的改变有你们自己的道理。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媒体要为中心工作服务,又要靠创收养杂志,增加经济报道的分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国内外有很多提供经济信息、经济服务的媒体,时效也比你们快得多,在这里竞争恐怕讨不到便宜。倒是港澳台侨方面的期刊不多,像你们这样老资格的,又是孙夫人亲自…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的老师们: 辛苦了! 第一眼看到你们的杂志,就再也无法释怀,有一份温馨、有一份亲情温暖着我、浸润着我,目光所及的文字尤如一根根针抽取着我心底的郁闷,依依不舍地合上这本心仪的杂志,我整个人好像久病初愈,往日沉重的心灵好似接受了一次洗礼,骤然间轻松倍至。豁然开朗…… 哦!原来这搞不懂弄不明的纷繁世界正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构成,我又何必太苛求自己?世《事》  相似文献   

14.
咨询台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保安员,春节回家时在其他同乡(在别的地方当保安)家看到了你们杂志(我们公司没有)。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现有一问题向你们咨询:一年前,我从农村刚来当保安时,保安公司与我签合同,要求我交1000元押金,并扣押了我的身份证,现在我觉得公司可能做的不对,但我又不知道怎么不对,请你们告诉我。保安员小勇小勇同志:在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为保持劳动关系的稳定,不仅劳动者希望能够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一般用人单位也希望劳动关系稳定,甚至有些用人单位担心劳动者不愿。不能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有的采取提高相…  相似文献   

15.
从一九九四年第十期看中国的发展又一段很长的时间过去了,我想对你们这本办得非常好、内容很丰富的杂志写一篇简短的评述。我总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将这份杂志从头读到尾。我希望将我的订阅期延长3年。下面是我对第十期的评述。从1949年开始的统计写得很好,很能说明问...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安》2014,(23):4-4
《人民公安》杂志上,常常能看到新时期公安工作最热门、最受关注的话题,对我们年轻民警很有启发。我个人感觉,杂志是一个专业性与新闻性相结合的精神文化阵地。作为一名在宣传工作岗位上的年轻民警,我有时感觉《人民公安》杂志好像给了我一把钥匙,帮助我打开一扇又一扇通往各个领域的大门,拓宽了我的工作思路,转变了我的认知角度,让我在阅读中学习、激发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一直是《小康》杂志"往事栏目"的忠实读者,每一期往事栏目从排版到内容都很特别,在其他杂志上很难看到那么好、质量那么高,又独家的报道。期待更多更好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有幸结识了《警察天地》这位让我受益终生的良师益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渐渐地被吸引住了。当看到那—个个触目惊心的故事的时候;当看到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时候;当看到那感人至深的一幕幕的时候……我仿佛也被置身于其中。慢慢地,我就被里面的内容征服了,这本杂志竟然好过我以住看过的任何一本杂志。从此,我就和《警察天  相似文献   

19.
共同耕耘保安园地编辑同志:我是南京市保安公司的一名队员,干保安工作已2年有余了。看到《中国保安》这本杂志,觉得内容很丰富。特别是那首散文诗,《辛苦了,首都的保安卫士》,我认为写得比较真实,也很有诗意。保安队员,多数来自农村,爱好不同。为此,我向贵刊提...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中国残疾人》编辑部负责人:我是一名《中国残疾人》的忠实读者。在今年的《中国残疾人》第三期上,我看到了农民企业家缪雪龙、养蝎大王刘志刚的先进事迹,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令我深深敬佩。我也是一名残疾人,很想和他们取得联系。但又不知他们的详细地址,因此特写信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告知与缪雪龙、刘志刚两位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