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和旅游是推动我国与中亚各国实现区域间合作革新和转型的关键一环。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阶段,我国与中亚五国推动深层次文旅合作的基础更加坚实,表现为文化旅游相关机制对接更加顺畅;与我国旅游需求适配性逐渐提升;文旅综合保障水平不断加强。然而,当前我国与中亚五国推动深层次文旅合作仍面临文旅市场体系发育水平较低、多元文化交融互动不充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在机制上进一步提升跨境人文旅游交流合作能级,推动现代跨境文旅合作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深层次合作。  相似文献   

2.
新疆的石油化工的国际目标市场为中亚市场,加强新疆石油化学工业与周边国家相关产业的合作,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性跨越,将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疆的石油化工的国际目标市场为中亚市场,加强新疆石油化学工业与周边国家相关产业的合作,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性跨越,将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伊犁州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进人中亚市场的重要通道,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的建设运作,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向西开放的进程,发展现代外向型物流业是适应“西来东去、东联西出”的战略需要,也是发展伊犁州外向型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军事     
《党课》2013,(6):19-20
美俄:在中亚展开新一轮争夺 俄罗斯一直将中亚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和“缓冲地带”,而美国则希望进入俄罗斯的“后院”,排挤俄罗斯在中亚的仔在。两国在中亚的较量中,目前俄罗斯似乎占据了优势。除了俄驻塔吉克斯坦的军事基地延期到2042年之外,俄吉两同还签署了俄驻吉联合军事基地协议,这份协议将于2017年开始生效,有效期为15年,  相似文献   

6.
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新疆应紧紧围绕国家“西部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向西开放的优势,积极开拓中亚南亚东欧等市场,把新疆建成我国西部最大的国际商贸中心和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和东欧国家出口商品的生产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7.
县办工业是维系、支持我国县(市)级政权和社会运行的重要经济支柱,是县级经济发展的重点。但目前县办工业普拉效益低下,处境艰难,70%的企业步入困境。从黔阳工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要振兴县办工业,必须实施“四个转变”。在体制上,要从企业内部的“小改”转变为整体上的“大改”。县办工业企业绝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这些企业一进入市场即显示出明显的“市场不适应症”。从黔阳县的工业企业来看,80%的工业企业经营手段落后,产权约束不力,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不能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企业效益每况愈下。企业…  相似文献   

8.
生产“仕奇”西装的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公开向在我国市场销售的海外名品名牌提出挑战,承诺在同等的价格上,“仕奇”的质量要高于对方;在同等的质量上,“仕奇”的价格要低于对方,并欢迎在我国销售的任何海外名牌应战,欢迎任何权威机构以国际通行标准对“仕奇”与市场销售的海外名牌进行比较检测,欢迎消费者参与质量评判。这是我国企业首次以自己生产的名牌产品并以宣战的方式向海外名牌公开挑战,而且是在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由一家身处内地的企业率先提出,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经济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称…  相似文献   

9.
在遭受“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对阿富汗进行了猛烈的军事打击。可以预见,中亚地区的安全格局将会因此而发生剧烈震荡,震荡的后果不仅对中亚各国产生影响,而且还会使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中亚地处亚欧板块的地缘中心,被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称为“历史上的地理枢纽”,为霸权国家必争之战略要地。为此,布热津斯基提出要把“欧亚棋盘的中间地带逐步并入扩大中的由美国主导的西方势力范围”。①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外部势力对该地区觊觎已久。与此同时,中亚各国本身存在着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和地…  相似文献   

10.
房价将会下降“入世”后,国外建筑企业可以平等地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国内建筑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技术舍量并降低产品价格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努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林述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地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组织局”是效仿俄共(布)、联共(布)中央领导体制的一个产物。它在中共党内几度设置,并不等同于中央组织部,其职能范围、人员构成等相当于处理中央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但实际上其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中共中央组织局曾经作为党的中央领导体制的构成部分,对它的建立、发展、沿革进行梳理,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的到来,增强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民主政治建设、公共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方面的能力,但网络信息的急速传播对党的执政根基巩固、社会维稳和党员个体素质提升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党的执政过程趋于复杂化。在网络社会不断崛起的背景下,党的执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临的问题依然还有许多,当前,要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党必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网络空间和大力培育网络人才等手段,确保网络信息在提升执政能力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对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的维度与合法性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基础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力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政治思路,基本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因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乡镇政府存废的抉择置于历史的背景下考察具有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将推动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型,同时加剧后乡镇企业时代乡镇政府财政困难。由于乡镇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加之乡镇政府的职能调整并未完成,所以从财政资源配给的角度看,乡镇政府成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具有理论的可行性。这一乡镇政府转型的选择符合其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在持票人票据权利消灭后,为实现持票人与出票人或承兑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而规定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在性质、成立条件、行使等方面均有不同于票据权利的特征。我国票据法中虽对此有所规定,但却有其不周全之处。  相似文献   

19.
牛安生 《学习论坛》2005,21(6):24-26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内因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手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部署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发展党内民主。发展党内民主要重视解决民主分权和加强监督中的利益与权力的考验问题,提高党内民主的质量问题,民主制度的健全和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纲”到“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及其不同效果,剖析了产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发展动力的深层原因,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动力”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论述了我们党对这一历史性课题探索过程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及其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