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RT PCR技术对4株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NS基因进行了扩增,将获得的PCR产物分别与T载体连接,获得了4个毒株的NS基因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0.2%~98.7%,氨基酸同源率为82.6%~97.8%。与其他毒株比较A Goose HLJ P46 2003(H5N1)和A Goose HLJ G2 2003(H5N1)株NS基因在第264~278位处发生了15个核苷酸缺失;A Goose Jilin W2 2004(H5N1)株NS1基因蛋白编码区的第652位碱基发生T C突变,成为终止密码子,造成NS1蛋白的C末端有13个氨基酸缺失。证实不同基因型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家禽中同时存在;H9与H5亚型流感病毒基因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交换。  相似文献   

2.
目前,禽流感病毒H5亚型新分支(clade2.3.4.4)的毒株如H5N1、H5N2和H5N6等多个血清亚型毒株同时在我国禽群中出现,逐步成为优势流行毒株,地域分布不断扩大,明显增加了与当地其他流行亚型禽流感病毒发生重配的几率,因此,全面掌握clade2.3.4.4分支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H5亚型clade2.3.4.4分支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概况展开具体论述,涵盖了谱系介绍、防控现状、为何能成为优势分支、现有疫苗对该分支病毒面临的挑战、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力的研究进展及免疫政策该如何应对等方面,为深入了解该分支病毒的流行情况及更好地作出防控应对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 2 0 0 3年 12月以来 ,东南亚国家接连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国部分省、市也相继发生了高致病禽流感疫情。 2 0 0 4年 1月 2 3日深圳市野生动物园饲养的 1~ 2岁黑天鹅突然死亡 8只 ,2 4日又死亡 12只 ;其后 ,成年的黑天鹅也相继出现病情 ,到 2月 5日 ,共死亡黑天鹅 6 9只。经对死亡黑天鹅剖检及取样送检 ,被确诊感染禽流感H5亚型病毒。在黑天鹅出现不寻常死亡后 ,深圳市野生动物园对园内现存的 6 84 6只禽紧急注射了禽流感H5亚型灭活油乳剂疫苗。为了探讨该疫苗对国内动物园水禽类、雉鸡类、鹳类及其他鸟类的免疫方法 ,笔者在深圳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了解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及遗传进化特点。采集健康鸭的肛门拭子,常规处理后接种于10日龄SPF鸡胚,收取24~96h内死亡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核酸鉴定及HA和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命名为A/Duck/Liaoning/N/2011(H5N1)。进化分析显示,H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 704nt,编码567个氨基酸;N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 350nt,编码449个氨基酸。HA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PQRERRRKR,含有多个碱性氨基酸,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该毒株属于新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2.3.2.1系,主要在东亚地区流行。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进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利用RT-PCR扩增了2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 18-T载体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2株禽流感病毒NS1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2%,分别属于NS等位基因群A和等位基因群B。再将克隆的NS1基因插入到pET-28a质粒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DH5α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态细胞中,经双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获得了重组质粒pET-52NS1和pET-174NS1。经SDS-PAGE分析,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获得了分子质量约为30 ku的NS1融合蛋白。用AIV多克隆血清做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来自2个等位基因群的NS1蛋白都具有较好的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又称鸡瘟(Fowlplague)、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生鸟类均可感染。因宿主和病原的不同,发病情况多种多样。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引起鸡群中100%的鸡发病,75%以上的病鸡死亡;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引起任何症状,仅能从感染鸡的血清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抗体;禽群感染温和型禽流感病毒后,临床上仅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呼吸道症状,排黄绿色稀粪,产蛋下降,零星死亡。根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强弱,可将禽流…  相似文献   

7.
国际马立克氏病研讨会曾由欧洲共同体(第1次)及美国(第2次)主持召开,第3次会议将于1988年9月13日至16日在日本大阪召开。内容主要研讨马立克氏病病毒性状、寄主与宿主关系、机体防御机构、病理发生、免疫学、预防及治疗等专题。 继1984年在芬兰召开的第17次万国家禽会议之后的第18次会议将于1988年9月4日至10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会议内容有各种特别讲演及各种展览,并研讨世界各地疫苗接种程序,还特邀美国的R. L. Witter,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贫血 (Chickeninfectiousanem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hickeninfectiousanemiavirus ,CIAV)引起的 ,以贫血、胸腺萎缩、骨髓黄化、造血机能障碍和免疫机能损害为特征的传染病。 1979年Yuasa等[1] 在日本首次分离到CIAV (Gifu 1株 )。最初定名为鸡贫血因子 (CAA)。目前已发现该病毒广泛分布于主要家禽生产国家 ,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欧洲、南美洲一些国家[2 ] 。我国于1992年首次分离到该病毒[3] ,随后相继从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等地的鸡群中分离到野毒株。根据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 ,CIAV在我国鸡群中…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 (AI)又称真性鸡瘟、欧洲鸡瘟 ,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火鸡、鸭、鸡、鹅等家禽、水禽及鸟类均可感染。禽流感病毒 (AIV )主要侵害家禽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 ,高致病力的毒株引起家禽大量死亡 ,温和型的毒株对家禽的致死率虽不高 ,但呈现隐性感染 ,影响家禽的饲料转化率和产蛋率。AIV具有众多血清亚型 ,各血清型毒株之间缺乏交叉免疫。AIV抗原容易发生变异 ,给研制疫苗进行预防增加了难度。AIV的变异性极强 ,病毒在增殖过程中经常由于抗原漂移或变换 ,发生基因…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初东南亚一些国家相继发生禽流感疫情,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次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广东、湖南、湖北等省也相继发生禽流感,期间深圳市野生动物园的野生黑天鹅(Choenopisatrata)也被确诊感染禽流感H5亚型病毒。1 发病情况深圳市野生动物园人工湖中饲养着黑天鹅、白天鹅、斑头雁、绿头鸭等9种4 0 3只禽类,常有园外飞来的野禽和鸟觅食及栖息。2 0 0 4年春节,全省气温下降,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湖边用铁丝网圈着的12岁黑天鹅在1月2 3日突然死亡8只,2 4日又死亡12只,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至2月6日,…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在江苏某湿地野生水禽中分离到的1株禽流感病毒的来源、流行特点、进化和分子遗传特征,将采集的野生水禽粪便经处理后,使用A型禽流感通用荧光RT-PCR检测,阳性样品接种10日龄SPF鸡胚,收取接种后第24~96小时的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随后对其进行全基因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为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Mallard/Xuyi/14/2015(H3N8)。HA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EKQTR↓GLF,无连续碱性氨基酸插入,符合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HA与NA的糖基化位点没有发生突变;NA耐药性氨基酸位点出现突变位点;PB2蛋白第627和701位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n),是禽源流感病毒的特征性氨基酸。在Gen Bank中对该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与所测基因片段同源性最高的10株毒株基本位于我国东部候鸟迁徙路线上。结果表明,A/Mallard/Xuyi/14/2015(H3N8)株为从江苏分离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主要来源于我国东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2.
从有肺炎症状的病猪中分离到1株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A/Swine/Shndong/1/02,对其进行了全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8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均来自禽流感病毒(AIV),与我国目前家禽中流行的H9N2亚型AIV毒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与A/Duck/Hong Kong/Y280/97(H9N2)的同源性为94.1%~98.9%,与A/Chicken/Beijing/1/94(H9N2)的同源性为94.5%~98.2%;推导的其血凝素(HA)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P-A-R-S-S-R,完全符合H9亚型AIV欧亚分支中的类A/Chicken/Beijing/1/94亚分支的特征;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的所有基因片段均来源于H9N2亚型AIV,它可直接感染猪,并导致发病,但它并未在猪体内发生重组.  相似文献   

13.
伪狂犬病病毒对不同年龄猪的致病作用不同,多数成年猪感染该病毒后不会表现临床症状。因此,猪群感染伪狂犬病,除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外,病毒分离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本试验用地塞米松处理获得免疫的种猪,进行病毒分离试验,旨在提高获得免疫种猪的病毒分离率,进一步分析健康带毒猪的流行病学特点。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猪:试验种猪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某猪育种公司的14个种猪场。这些猪场经常发生猪伪狂犬病,并多次免疫接种过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14个猪场使用的PRV灭活疫苗均为美国Nordon实验室生产出售的商品苗)。从每场随机抽取1.5~4岁的兰特瑞斯与大白的杂种猪4头,共56头,按猪场的顺序分为14个组。  相似文献   

14.
(一)流行情况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1985年11月至1986年3月调查,全国29个县(都、道、府)均有发生。其中鹿儿岛、熊本、大分、宫崎及岩手等县发病严重;鹿儿岛发病1644头(其中乳用牛11头,肉用牛1633头),熊本发病109头(其中乳用牛15头,肉用牛94头),大分发病150头(其中乳用牛17头,肉用牛133头),宫崎发病222头(其中乳用牛15头,肉用牛207头)。本病严重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 (二)病原调查 自1985年以来,日本家畜卫生试验场九州分场用HmLu细胞从病牛血液中分离到19株病毒,从牛库蠓中分离到2株病毒,从鸡库蠓中分离到4株病毒。以其中从犊牛分离到的2株病毒及从牛舍捕获的牛库蠓、鸡库蠓分离到的3株病毒进行了中和试验测定。结果:从犊牛分离到的2株病毒及从牛库蠓分离到的2株病毒,中和了未摄取初乳病犊体内的血清抗体(24例),其血清中和抗体价在8~256倍  相似文献   

15.
(九)布尼安病毒科(Bunyaviridae)本科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90~100nm,螺旋状对称。基因1为负股RNA,分3个节段,遗传机制类型为—RNA→ mRNA。有囊膜,对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膜上有8~10nm突起物。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 布尼安病毒主要是从节肢动物分离到的一大群虫媒病毒,这群病毒至少有10个血清群,以前统称谓虫媒病毒布尼安群。ICTV最新决议新设布尼安病毒科,本科病毒有四个属,即布尼安病毒属(Bunyavirus),内罗毕病毒属(Nairovirus),白蛉热病毒属(Phlebovirus)和乌库病毒属(Unkuvirus)。在兽医地位中较为重要的布尼安病毒属内有赤羽病毒,又称阿卡斑病毒。已有JaGAr39、OBE1,NBE_8  相似文献   

16.
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IV)A/Goose/HLJ/p46/2003(H5N1)的NS1基因,将其克隆于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MAL-c2X上,转化DH5α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态细胞,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筛选到了重组质粒pc2X-NS1。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转化TB1大肠埃希氏菌后,经0.3mmol/L的IPTG诱导,融合蛋白MBP-NS1得到大量表达,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为67ku。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MBP-NS1能够与H5N1亚型AIV活病毒感染康复鸭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能够与H5N1亚型AIV灭活疫苗免疫鸭血清发生反应。试验初步建立了以纯化的融合蛋白MBP-NS1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AIV灭活疫苗免疫家禽与AIV感染家禽的鉴别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大庆龙凤湿地优势物种白翅浮鸥对禽流感病毒的天然被动免疫状况,于2010年春季采集白翅浮鸥巢卵144枚,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H1、H5、H9三种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卵黄抗体。结果表明,龙凤湿地白翅浮鸥种群H1、H5、H9三种亚型禽流感病毒卵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00%、38.89%和52.78%,平均卵黄抗体效价分别为6.19、3.76和3.81(lb)。表明白翅浮鸥繁殖个体对H1、H5、H9三种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或接触比较频繁,提示有必要进一步对其种群的病毒携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牛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接触传染病。1956年首次在美国分离到本病病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后来分类为牛疱疹病毒1型,此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1980年4月我国第一次从新西兰进口奶牛体内分离到IBR病毒,以后又陆续从进口的奶牛、黄牛、水牛以及种公牛的冷冻精液中分离到该病毒。封启民等人对我国部分省区进行的血清学普查结果表明: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新疆、山东及四川等地的黑白  相似文献   

19.
9月26~30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美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这是1993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第4次俄美首脑最高级会晤,也是今年内叶利钦与克林顿的第3次会晤(第1次是1月莫斯科正式会晤,第2次是7月那不勒斯非正式会晤)。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家禽中流行较为广泛、危害相对大的禽流感病毒(AIV)N1、N2亚型神经氨酸酶基因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一种RT-PCR鉴别方法,其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358 bp、377 bp.经对A/goose/Guangdong/1/96(H5N1)、A/Turkey/England/N28/73(H5N2)、A/African starling/983/79(H7N1)和A/Turkey/Wiscosin/1/66(H9N2)病毒株的鸡胚尿囊液样品进行扩增,扩增片段的大小与预期大小完全相符.经对国内不同地区分离的16株AIV N1亚型和21株AIV N2亚型用RT-PCR方法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5%(14/16)和95.2%(20/21);对50份样品进行盲检,准确率为98%(49/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