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小雄 《北方法学》2011,5(6):145-150
侵权法的发展需要借鉴异域理论、参照他国经验,法国侵权法的完善受到德国法理论影响甚深。虽然两国侵权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和体系构造存在差异,但经历长期变迁之后却有所趋同,法国法通过借鉴德国经验对侵权责任条款的适用范围加以限缩和扩展,使得侵权法律制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朱耀峰  吴微 《法制与经济》2010,(8):77-77,80
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在我国法制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国家侵权责任制度。由于立法时客观条件的制约,这部法律实施10年来。凸显出许多不合理、不完善之处,现行国家赔偿法的赔偿归责原则体系存在原则与使用间冲突、和国际国家赔偿原则的不协调等缺陷。与民法上的赔偿原则相比,条件过于严格,不利于对被害人的保护,且与国际化趋势不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是民法中两类最基本的责任,在法律规定上对二者的性质有着明确的区分。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民事关系的复杂性,同一违法行为常具有多重性,同时具备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从而导致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出现竞舍。对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竞合的研究,在我国法学界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学术规模和理论体系。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出发,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及当事人诉权的行使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民法分则侵权责任编的制定,应当在《侵权责任法》的基础上,对于《民法总则》规定的新原则与新的一般性规则予以细化,对于原先不合理的一些规定予以修改,对于实践中的新问题予以规定。应当结合侵权责任方式规定不同的归责事由。修改共同危险行为与无意思联络的分别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规则。构建更为系统的损害赔偿体系,尤其是完善精神损害赔偿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增加规定受害人同意与自愿承担风险、自助行为以及法律授权行为作为抗辩事由。完善各项具体侵权责任制度,构建更为公平合理的侵权责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郭军 《法制与社会》2010,(10):26-27
随着《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和出台,围绕在一些具体侵权案件领域的纠纷解决有了较为明确和完善的法律适用。这在我国侵权责任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围绕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的理论探讨却未止息,反而将随着侵权法的具体实施而变得更为深入。笔者从理论的角度对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构造提出一些自己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的概念、法律特征、构成要件;对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质量侵权责任制度进行了探讨,应对产品及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加以明确,对于因产品造成的精神损害应当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7.
国际产品责任侵权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跨越国界的国际产品侵权案件日益增多,原有侵权的一般法律适用原则,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产品责任侵权案件的需要。我国在此问题上仍保守于一般侵权的法律适用原则。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完善我国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国内立法,并及时加入《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已属迫不及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一审和二审在职务侵权中是否认定雇员责任的分歧为切入点,发现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职务侵权案件存在法律适用不一的问题。现有法律关于职务侵权的规定散见于多部法律,各法条如何衔接,如何确认效力,尚无权威说法。现有法律规定的偏失以及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致使职务侵权事故多发。因此,如何厘清现有法律规定,规范法律的适用以形成统一的司法共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法律概念在法律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它承载了法律的价值与目的,体现了法律规范的宗旨之所在。无过失责任作为环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不能体现出归责原则所负载的反映侵权责任的归责事由的功能。而危险责任的用语则可以反映环境侵权责任的特定的归责事由,应该作为指称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法律概念。  相似文献   

10.
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纠纷中,一个法律事实中往往绞合着多种法律责任,而每一法律责任中又牵涉到法律关系的责任方和请求方,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施以来,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往往绞合在一起,很难准确判断和划分。 正确地认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条件、规则的原则及责任形式,对于依法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产生 责任竞合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但在以往的法律中一直没有明确规定。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首次对责任竞合作了明…  相似文献   

11.
刘宾 《法制与社会》2013,(8):265-266
网络侵权责任作为侵权责任的一种,由于网络的特殊性而引起的网络侵权责任概念、归责原则等问题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介绍网络侵权责任的一般性基础问题和争议问题,借助现行立法规定,阐释其不足之处,进而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完善网络侵权法律的适用。  相似文献   

12.
民事责任竞合现象较为普遍,其中最常见的是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本文拟就通过对违约法律关系和侵权法律关系的竞合及其法律调整的研究,提出完善我国调整竞合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版权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冲突加剧,版权间接责任在强化版权保护的同时,却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技术创新。因此,应从鼓励技术创新角度来完善我国版权间接责任制度:明确帮助侵权的构成要件,规定P2P等技术提供者的“避风港”条款;对于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其主观“应知”标准不应作宽泛解释;进一步明晰网络服务商的替代责任构成要件,协调法律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黄白 《法制与社会》2011,(24):50-51
201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正式施行。这部《侵权责任法》,首次将“惩罚性赔偿”这一概念写入我国法律制度中,标志着这一英美法系的制度在我国的引入更进一步。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一般补偿性赔偿所不具备的功能,各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民法对待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态度也由绝对排斥向有限接纳转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有必要性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郑倩 《法制与社会》2013,(13):64-65
流浪动物致人损害现象较为普遍,但法律对于此问题的规定较为概括,尤其是关于责任主体的规定。所以本文旨在分析流浪动物致人损害后的责任承担主体、相关的法律规定及完善。对于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免责事由等问题因其可适用特殊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不在本文的分析之列。  相似文献   

16.
英美法过失侵权中的"注意义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茂勇  高建学 《河北法学》2003,21(2):133-135
侵权法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英美侵权法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法律制度。过失侵权在英美侵权法中占有极其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过失侵权中的“注意义务”原则又是构成过失侵权的基石。所以 ,明确其含义、性质及其构成要件对于我们研究英美过失侵权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同时 ,对于我国侵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侵权法领域的立法带来挑战。网络侵权责任无论在责任构成还是责任承担方式都存在着特殊之处。因此,本文从网络侵权的特殊性、侵权责任的概念以及网络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及其完善对网络侵权责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吕凯  杨丹芳 《法制与社会》2011,(33):104-105
网络环境下直接侵权的用户往往具有隐蔽性,网络服务提供商经常成为此类诉讼的被告。我国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适用的是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当对其网站上的信息负有合理的注意义务。本文基于对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司法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其《侵权责任法》中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规定的分析,指出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并且针对以上不足,借鉴美国的相关立法提出一些建议,以更好的完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力侵权案件的增多,电力侵权越来越引起法学界关注。本文尝试着从电力侵权概念入手,着重讨论了各种电力侵权的性质,分析了电力侵权的归责原则,并针对电力侵权的有关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瑕疵提出一点建议,以期我国立法机关进一步完善有关电力侵权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0.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是民法中两类最基本的责任,在法律规定上对二者的性质有着明确的区分。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民事关系的复杂性,同一违法行为常具有多重性,同时具备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从而导致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出现竞合。对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竞合的研究,在我国法学界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学术规模和理论体系。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出发,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理及当事人诉权的行使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