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时代,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商务活动日益增加,作为信息交换的新载体即各种数据电文被大量使用,因此而生的新类型纠纷案日益增多,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新类型,其功能也日渐凸现。本文现对电子证据的概念、特点及法律地位,以及其收集和审查等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并对我国证据立法提出初步的建议。一、电子证据的概念和特点电子证据也称为计算机证据、网上证据,是指以数字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或信息。简单地讲,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文件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研究电子证…  相似文献   

2.
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证据应当具有证据的两大特性即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证据能力是鉴定结论能够在法庭上当作证据使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证明力则是其列于证明对象所具有的证明作用。一般情况下,证据规  相似文献   

3.
修改后刑诉法第四十八条将"电子数据"首次纳入刑事诉讼法定证据范畴,与视听资料同列为该条所列举的第八种证据类型。这一立法规定既对计算机与互联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普及推广进行了积极立法回应,同时也对检察工作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长沙市芙蓉区  相似文献   

4.
正核心提示:电子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在刑事诉讼中日益显现出其作为证据打击犯罪的重要作用。职务犯罪侦查中如何收集、固定和使用电子数据,是每一个检察机关侦查人员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职务犯罪侦查实战出发,探讨电子数据的定义、类型、适用的法律以及如何收集、固定和使用电子数据,以期对检察机关侦查人员办理涉及电子数据类型的案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已经成为当前司法鉴定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它是计算机司法鉴定的一种主要类型。根据鉴定性质不同,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可以分为以“发现证据”为目标的鉴定和以“评估证据”为目标的鉴定。前者包括数据检索与固定、数据恢复、数据来源分析、数据内容分析、数据综合分析;后者包括同一鉴定、真伪鉴定、相似性鉴定、功能鉴定、复合鉴定等不同性质的鉴定项目。这两类鉴定在鉴定目标、程序、风险、意见主观性和证据审查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数据的法律价值和证据价值是目前倍受关注的问题,应该说计算机数据作为法庭证据不存在障碍,但计算机数据证据归属值得深究,作者认为分类归属比较合理,证据单列提高了计算机数据的法律地位,其中也存在许多不易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在证据形式不影响法律进程的前提下,尽快提高证据价值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及特点。电子证据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论,笔者认为电子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数字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电子数据或信息。需要指出的是.电子证据必须是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子证据较其他类型的证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促成了更多犯罪手段的产生。这使得电子数据在侦破案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新修订的刑诉法中明确规定将"电子数据"和"视听资料"列为独立的证据类型。电子证据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好电子数据,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强大证明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网络已深人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在电子商务领域,数据电文已成为重要的交易记录和载体。因而其作为民事诉讼证据出现是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形式已被国际上许多国家所接受,我国司法实践中也逐渐将其纳人可采纳证据范畴。2002年4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10.
Linux环境下利用i节点收集电子证据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所谓电子证据,是指以数字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或信息。作为一种新的诉讼证据,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获取过程必须保证合法、确实、充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认定案件事实,才能正确的使用法律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所以,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获取工作是计算机案件侦破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电子证据收集通常包括寻找文件系统中的所有相关数据,利用磁盘分析技术进行数据恢复,检查磁盘文件被增、删、改的痕迹等工作。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中能够用于电子证据收集的系统工具与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48条和《民事诉讼法》第63条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纳入法定证据类型.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电子数据具有与其他证据不同的特征:首先,它是以电子技术为依托,其产生、存储和传输以及发现、提取、保存、显示等都必须借助电子技术.其次,它是以声、光、电、磁等形式存在于媒体介质之上,在电子设备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的过程中,一切信息都由一些不可见的无形编码--机器语言来传递.只有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才能将这种机器语言转化为人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声音、图像、文字或符号.  相似文献   

12.
我国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48条和《民事诉讼法》第63条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纳入法定证据类型.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电子数据具有与其他证据不同的特征:首先,它是以电子技术为依托,其产生、存储和传输以及发现、提取、保存、显示等都必须借助电子技术.其次,它是以声、光、电、磁等形式存在于媒体介质之上,在电子设备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的过程中,一切信息都由一些不可见的无形编码--机器语言来传递.只有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才能将这种机器语言转化为人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声音、图像、文字或符号.  相似文献   

13.
检察笔录是检察机关办案中的重要证据载体。检察笔录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案件的质量和办案效率。电子笔录作为检察笔录的一种形式,专指经检察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言词证据和勘验、检查、搜查等情况作为诉讼证据收集固定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是以电子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文件记录,以电子文档和打印件形式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电子证据在新修《刑事诉讼法》中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信息技术的全球性应用,产生了计算机犯罪等区别于传统认知领域的新型犯罪,而电子信息技术的实时注入也使得某些传统类型犯罪具备了鲜明的数字化特征。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形式证据,其概念、范围、采纳、采信问题已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仅就电子证据在刑诉法修改中的法律地位做一些尝试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电子数据鉴定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型证据,由于其特有的属性,决定了证据的获取、检验、分析及展示均不同于传统证据,需要建立严密、科学规范的电子数据鉴定体系,保证电子证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及证明力。  相似文献   

16.
新的刑事诉论法将电子证据确立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其可采性和证明力认定成为司法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规范化电子数据取证过程是审查其可采性的前提,而电子数据鉴定将向完整性、真实性、系统功能等专业检测与深度分析转变,从而延伸审判者对电子数据专业问题的认识能力,进一步提升电子数据的可采性与证明力.  相似文献   

17.
何苗 《法制与社会》2010,(35):96-96
证据的审查判断,是指司法人员对依法收集的各种证据材料按照一定程序对证据进行选择、组合、论证的步骤和方法。电子签名作为电子证据的一种类型,对其审查判断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的犯罪形式,是高技术、高智能犯罪,罪犯的作案时空范围大,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甚至可以跨国作案,现场难以确定;其直接目标往往是无形的电子数据,证据难以收集;计算机结构复杂.技术性强,稍有不慎,便会破坏证据。因而计算机犯罪现场的勘查困难很大,技术人员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怎样收集证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勘查计算机犯罪现场谈谈自己的看法,供技术人员在勘查现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彦 《法制与社会》2010,(12):266-26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证据形式面临着高科技的挑战。电子证据开始慢慢为人们所关注。对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问题,学界的争议比较大。本文概述了学界存在的几种主要学说,即“视听资料说”、“书证说”、“物证说”、“独立证据说”、“混合证据说”及“电子证据定位七分法”,介绍了这些观点的合理的地方以及笔者认为的不合理之处,最后试图对电子证据做出一个合理的法律定位,即把电子证据和视听资料两种证据类型整合为第七种证据类型,即音像、电子资料。  相似文献   

20.
电子数据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开篇先介绍了电子证据的概念和特征,并对电子证据在取证与鉴定中所具有的特殊性进行了阐述.接下来论述了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作为判案依据该如何认定.最后对特殊类型电子证据的采纳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