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通过以"谁是日本社会女性的人生赢家"为议题分析了现代日本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评价标准。日本社会对成功女性的评价存在"家庭角色(妻子、母亲)+α"这样一个模式。文中对该模式的形成及其反映的女性性别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日本社会对女性"赢家"的评价表明了家庭角色实现是女性成功的首要条件,其次才是女性社会性贡献及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日本农业的兼业化问题已相当普遍,2000年全国312万农户中,兼业农户占到81.8%,专业农户只有12.8%。多数学者普遍认为,虽然兼业可以增加农户收入,但却降低了农业本业的技术与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导致了日本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和空洞化。因此,随着人们对日本农业再生产经营是否处于健全状态的思考,“兼业化问题”作为一个基本问题也就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评判。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经济增长与农户兼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对于日本农户的兼业化问题,人们历来多是看到其对农业再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多数文献认为农户兼业导致了日本农业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日本农业再生产经营的基础,但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见《日本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日本农业兼业化与农业外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农业兼业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日本农户兼业化的比例长期居  相似文献   

4.
日本农协的经验研究及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地少人多的资源禀赋限制,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农业分散化经营,这导致了农村经济的长期萧条和农村问题解决的艰巨性。如何建立一个组织把广大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产业化经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对日本农协的研究,将对我国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一、我国进行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问题我国农村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采取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它虽然校正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走向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5.
日本农协及其对中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日本的农协在整个亚洲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它在实现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自建国到现在农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有待加强。日本的农协对中国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首先介绍日本农协的发展历程,其次阐述日本农协的功能及其特点,最后分析对发展中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护——日本实现贸易自由化的“绊脚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一)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在其《日本农业保护政策探》一书中,将农业保护政策被定义为“通过政府对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市场的干预来增加农业产出和收入的政策”。其中农业投入品被限制为可在市场交易的“私人物品”,而不包括重要的排灌渠道等众多农民联合使用的“公共物品”。因为公共物品是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或不能通过市场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日本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三农”问题和如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情况与我国类似,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本文从劳动力的流动角度分析日本现代工业部门扩张和二元转换的关系,以及如何顺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成功的经验.这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本女性M型就业模式的出现,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对女性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相结合的产物。M型就业模式在不影响女性完成其家庭角色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参与社会的意愿,逐渐成为日本女性的典型就业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变化、未婚女性的增多和已婚女性就业率的提高,女性M型就业模式的底部逐渐上升,并呈现出向倒U型就业模式转化的趋势。今后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以宅旁地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个人经济是苏联集体农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始终受到政府的限制.战争的爆发给苏联农业生产造成沉重打击,集体农庄的社会生产无力在支援前线的同时保证农民的物质生活.在这种特殊条件下,农村的个人经济成为农民生存的唯一保障而得到很大发展,通过集体农庄市场个人经济也为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做出了贡献.个人经济的发展对集体农庄制度带来很大冲击,这也成为战后苏联农业政策调整的肇因.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实现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2003年以来,农业保险成为被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受到中央政府以及有关部委的空前重视,2004年保监会按照“先起步、后完善,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上海、江苏、黑龙江、新疆等九个省份开始农业保险改革试点。按照政府所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试点可以采用四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②:政府主办政府组织经营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互助合作经营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其中第二种模式借鉴的便是日本农业保险的模式。作为世界农业保险的五种主要制度模式③之一,日本农业保险的…  相似文献   

11.
近代日本的一些女教育家们参与或独立创办女子学校,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方针,为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女子教育史乃至日本教育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理念、学校的影响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来说明这些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与教育的互动作用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明治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岛崎藤村在长篇小说《家》中描写了各种女性形象,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贤良型"知识女性、"屈从型"传统女性、"谋生型"劳动女性、"卖身型"贫困女性。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可以了解当时日本女性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处境,进而了解她们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3.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是刺激农村消费需求、提高农村购买力、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日本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政府的大力扶持、农业经营模式的完善、全方位的科技研发推广及积极推动城乡互动发展等。从日本经验的总结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及政策倾斜;灵活运用WTO的相关规定和原则;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的推广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城乡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巨额的赔款,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折点。日本女性地位也受此影响,日本资本主义工厂的增设提供了女性就业的岗位,免费初级教育的实施增加了女子教育的机会,但是女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教育敕语》渗透在学校教育中,女性家庭地位更加低下,无参政权。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In the 1970s much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role of married Japanese women presented a picture that roles should be clearly demarcated and segregated by gender. According to this ideal a man's main role is to earn a living, whereas a married woman's primary role is to run the household, manage the family finances, and look after the welfare of the family. Fundamental to this gender role segregation was the notion that women had a natural aptitude for matters relating to the home and to the family, and that a woman's most important and rewarding role was that of nurturing her family. This view lies behind the complete interdependence and role complementarity that characterize the Japanese husband-wife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6.
日本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业普及教育产生于“二战”之后,是日本农业发展体系的关键一环,为日本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由于日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本农业普及教育在经济恢复时期、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低速发展时期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研究日本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和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公共年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遇到巨大挑战。为此,日本政府想通过提高消费税来增加公共年金收入,维持其收支平衡。本文从公共年金的需求弹性特点出发,研究了日本提高消费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并得出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后,家族政治开始在日本政坛出现,人们对日本家族政治开始关注起来。1955年自民党成立,之后的38年间日本政坛大致经历了4代家族政治人物。在现任议员中“世袭议员”占了40%,在发达国家中这个比例是最高的。日本家族政治的形式在归纳起来大致为3大类:一是随同父兄进入国会、二是长期的工作上形成的信任关系、三是门生与老师的关系,当然家族政治也是按照一定原则形成起来的,其形成是日本传统的家族制度,选举制度、派阀政治以及后援会的存在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在广义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影响下,日本专门学校制度产生了,它旨在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量的增加及社会对多种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它的产生完善了日本高等教育体系。本文论述了日本专门学校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专门学校制度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突出作用,提出了我国应借鉴日本专门学校制度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