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对外经济贸易指导理论。内容包括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提出的新思想;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党建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二要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三要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做到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3.
一、团干部理论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共青团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团干部必须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团的工作就是“育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青年,培养一代“四有”新人。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向青年宣传和灌输马列主义理论,团干部自身必须首先掌握这一理论武器,把握马列主义的灵魂和实质,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否则,枯竭的水桶里倒不出水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而要真正学好邓小平理论,在掌握其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关键在于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一、端正学风必须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 当前我们强调讲学习,最根本的就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号召全党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但有的同志在理论学习中,理论与实际  相似文献   

5.
马列主义学风观主要是指从马克思、恩格斯并经过列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风观,其核心论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本内涵是从哲学的高度看待实践问题,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强调人类实践活动必须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指导实践的理论必须是对现实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抛弃马列主义党群关系理论、放弃民主集中制、丑化党和领袖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特权阶层蚕食群众利益等是苏共处理党群关系的主要失误。由此得出的教训是,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一定要坚持并发展马列主义党群关系理论,调节产业结构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警惕形成特权阶层,正确评价党的历史和领袖,引导群众正视与西方的差距等。  相似文献   

7.
知识分子问题是马列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造就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邓小平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对我们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共青团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今天,尤其要强调这一点。团校是培训共青团干部的一个重要阵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是我们神圣的职责。回顾教研工作的实践,我们初步一体会到,要保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教研工作,应坚持以下几点: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水平认真学习马列、毛泽东同志及老一辈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市场经济对"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挑战出发,分析了学校马列主义教育被淡化和削弱的原因,从中得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一体化"的要求,必须把马列主义教育同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必须把马列主义教育同加强青年学生的行为管理结合起来,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促进全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实践情况,深刻地阐述了关于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科学观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的内容深刻,既包括关于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思想,又包括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基本政策以及方针、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做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1]本文拟从以下方面阐述邓小平对我国民族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