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的历史考察罗归国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必要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传统思想观念进行重新审视,特别是正确地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的完整论述和思想脉络,从历史的认识论的角度探寻这些思想产生的社...  相似文献   

2.
这个从改革伊始就被我们千呼万唤的“新经济体制”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如何尽快地把新体制建立起来,这在今天仍是亟待经济理论工作者和改革实践的  相似文献   

3.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上,刘少奇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大胆地提出了一系列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策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给民主管理带来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为民主管理工作创造了难得的契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兵团五建是新疆自治区二级技术资质的全民所有制建筑安装企业,自1988年以来,完成了一轮和二轮承包,今年进入第三轮承包,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形成调整变革创新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波澜壮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初步调整  新中国在成立后的几年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逐步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建立了计划经济制度,并相应确立了以高度集权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在许多方面借鉴了前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但更主要的仍是根据建国初期的国情所作出的历史性必然选择。新中…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相关论断,就其本质而言是结合说而非取代说。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社会主义利用市场,不是建立在对计划的否定基础之上。市场经济机制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其独具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特定的局限性,而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弥补上述不足性的发挥。并且,计划并非如一些学者所言是先天不足,科学制定并有效利用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而言,应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复合型经济体制,而非以市场排斥计划的单一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坚持计划机制基础上对市场经济的科学利用,这种利用并没有改变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层面的客观中立性。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在中国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中央权力高度集中为特点.毛泽东认为中央高度集权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并提出了“虚君共和”的构想.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两次将这一构想付诸实践.“虚君共和”构想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彻底贯彻,解构了中国计划体制中的中央高度集权,形成地方政府成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体制,从而使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非常不同于苏联模式.毛泽东按“虚君共和”构想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的改革,不仅使中国经济在“文革”的动乱中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而且为1978年以后中国的改革创造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并对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法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光 《发展论坛》2002,(9):48-49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应如何完善才是人们所企盼的完美而又理想的法治状态?笔者认为这就是和谐法治状态。一、和谐与法治的统一人们一般会认为,和谐是一种带有温情色彩的美好的关系状态,而法治则是由暴力机关作后盾的强制性地控制关系平衡的手段;把二者揉为一体有生硬之嫌。笔者认为这只是对和谐与法治的一种浅薄的看法。和谐是由人参与的事物的有序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的成熟状态,是由人参与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性目标。然而,和谐却不是温情脉脉的折中,和谐是通过斗争而实现的,也是通过斗争…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代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已不可能走一条自发的道路,而只能是一种自觉的过程。作为一项自觉地实施的社会工程,它固然有可能更为快速和有效地达到目的,但同时也由于包含了更为巨大的风险而有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尽可能地避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因此,对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代价问题进行哲学层面上的分析考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2,(4):24-24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后,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必须按照适应WTO规则的要求,重新定位或调整。第一,是缩小范围。即政府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管宏观、抓大事上。这包括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建立市场规则,完善市场秩序,创造各类市场活动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二是通过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经济手段来实现经济总量关系的平衡。同时还要担负提升经济结构的职能,有意识地发挥政府力量的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經济体制的原則和要求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我们自己的道路,这就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其所以能够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不只是在于它理论上的科学和严谨,而且在于它产生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指导原则。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是由于我们党成功地解决了结合的问题,我们才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又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部分。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要坚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具体实践中,要始终注意把握以下几条指导思想。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般把法说成是“神的意志”、“主权者的意志”等。马克思、恩格斯对法的本质的贡献在于他们首次指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和反映,是被奉为法律的阶级意志。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相似。”方法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不同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宪政民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正确依法治国首先应是依宪治国。宪政民主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总结一百多年中国宪政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宪政。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通篇贯穿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精神,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报告总结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成果,将依法治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法治在党和国家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明确,在党和国家改革稳定大局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要求更加明确。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彰显了法治新高度,它将全面开启我国法治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一、在不太长的时期内,逐步确立新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李鹏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今后5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要以深化企业改革为中心,进行综合配套改革,逐步确立新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应该看到,要在不太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新旧体的转换,确立新经济体制的主导地位,既有一定的难度,也有不少有利的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资本主义发展发生的新变化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四个重要表现,探讨了引起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也需要改革。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界许多同仁的共识。例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5年第2期上,曹钢同志撰文《政治经济学教材急需大改革》。该文指出,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仍是以“两部分”式分割组合作为基本框架的,资本主义部分讲商品经济,社会主义部分过去讲计划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后,社会主义部分也讲商品经济了,但是观点上和概念上出现了矛盾:前边讲资本是“资本”,后边则叫“资金”;前边批判“剩余价值”,后边则肯定“剩余劳动”;前边说“利润”掩盖剥削,后边说“利润”是企业的生产目标。而且,“两部分”都讲商品经济,造成内容严重重复。因此,应打破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的分割组合,“形成以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为主线的统一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57年我国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逐步认识到苏联经济模式的弊端和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缺憾,提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充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需要探索,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由于政治上“左”的发展冲击了经济体制的探索,因而使得我国经济体制在10年中存在着良好探索、逐渐步入误区、局部调整、集中体制结构的强化等态势,表现出明显的错误与正确并存、调整与强化共生、成就与失误交融的两种趋向。  相似文献   

19.
关进礼 《世纪桥》2008,(3):21-22
传统计划经济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是党的三代领导人通过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的,是在实践上探索与认识上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对这一事物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机器整体论还是有机整体论这种客观必然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自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整体性特征的新认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从理论到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