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而建立新经济体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体现,而且将这个观念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常识。由于这种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基础上,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它相适应的、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它的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求建立一个能够维护新经济体制运行的新秩序。这种秩序是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的各种行为规则的总和。从宏观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生活本身要求: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两者存在本质区别。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所客观需要的,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这些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标志。”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思想的一个突破,它对那种“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一讲市场调节就是资本主义”的观点是一个彻底的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性质和特征的理论概括,为我们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模式指明了方向。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效地实现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不但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需要,而且是确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新框架必须明确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商品、市场与计划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发展商品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逾越的阶段。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在先发展了商品经济,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却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中,认为商品货币关系将不复存在,所以长期以来,给人一种误解、一提到商品经济以及与此有关的市场等问题,就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就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产品经济或者计划经济。为澄清这一理论问题,更好地理解邓小平同志的最近讲话精神,为进一步改革开放消除余悸,在此就商品、市场与计划的关系谈点粗浅认识。一、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本特征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 ,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分离出来 ,把市场从市场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中分离出来 ,把计划从计划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利用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邓小平提出新体制要吸收计划和市场两者的优点 ,社会主义要利用计划和市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从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实现市场与计划的内在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战略思想来改革经济体制,要重视流通的作用。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区别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有没有流通。传统的经济体制排斥商品经济,因而也无视流通,并用社会的分配职能取代流通职能,使得社会生产的各个部分人为割裂,企业生产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十分困难,整个社会经济很不协调,缺乏活力。因此,在改革中必须肃清无流通论的影响,建立起一个有利于搞活流通的经济体制。一、全面开放多功能的社会主义综合市场。商品经济的社会生产分为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其开端和终端都是发生在市场的流通过程。但在无流通论影响下,我们长期以来基本上只有终端销售产品的商品市场,没有开端购买生产要素的市场。社会生产的连续性使得一些企业的产品市场同时就是另一些企业的生产要  相似文献   

8.
小平同志最近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善于运用这些手段,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是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后,在理论上的又一重要突破,为改革经济体制特别是计划体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解放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以来,今年在巡视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又再次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历经十三年改革的探索和总结国内外经验,我们党对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在理论上的认识,已经比较成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性必然选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逻辑发展轨迹,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战略性的重大突破与飞跃,开始进入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是经济监督,其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秩序。在产品经济体制下,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监督企业按国家计划执行生产经营任务,就是禁止私人在广阔的范围内从事商品经营活动,充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工具。十一届  相似文献   

11.
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要顺利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首先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点。 长期以来,我们曾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这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客观实际。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  相似文献   

12.
完全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通过自发的市场调节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经济联系的经济制度,是一种完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同私有制基础上由市场自发调节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完全的市场经济,是纯粹的资本主义商品  相似文献   

13.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统称,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我国改革开放前虽也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但市场不起调节经济从而不起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有一个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南方谈话,突破了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制度的范畴,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政府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之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计划和市场都是调控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从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来看,总的趋势是市场调节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直接的计划将越来越少,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据此,企业的经营机制也就必然要从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的产品生产者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两次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因而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他强调经济要由国家控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计划对经济的控制进一步加强,毛泽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到了权利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后来“大跃进”挫折的教训,使他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他进行了两次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6.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这个问题上,要破除过去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一些错误认识,弄清几个基本观点:要扭转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本主义的传统看法,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要纠正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对立起来的陈旧观念,明确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善于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这两种形式和手段;要改变国家宏观管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控制的作法,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的形式应当是国家宏观的间接控制,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相似文献   

17.
《党的文献》2006,(3):12-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近日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现将该书的主要篇目介绍如下: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是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讲话的一部分.讲话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计划与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过程,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强调: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是可以为大多数干部群众所接受的.  相似文献   

18.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发展的,是一个不断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但是,党和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上,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反复探索、不断深入、逐步明确的过程。这个实践和认识的深化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计划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阶段,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大体可以称之…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人们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只讲对立、不讲统一,只讲区别、不讲联系,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产生上述观点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其中之一就是把资本主义所处的商品经济形态和所有制形态混为一谈,错误地认为社会的技术形态和经济形态也是可以超越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并没有如同马恩原来所设想的那样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里首先取得成功,而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这就增加了这些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紧迫性。从目前看,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保证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重新学习马克思的商品生产理论,对商品经济(即商品生产)进行再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