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大约两个月前,徐隆彬教授把他所写《朱可夫大传》~①一书的书稿寄给我并请我作序。我欣然应允。10年前,我曾为徐隆彬教授的《赫鲁晓夫执政史》作过序。在徐隆彬教授的四部著述中,有两部让我来作序,这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一种难以言喻的荣誉。通读全书,感悟良多。我首先为徐隆彬教授在日益物化浮躁的年代仍执迷于学术所感动,其次为他严谨、勤奋、执著的学术精神所折服。我想就这部书谈点个人的读后感。如果能为读者起到某种导读的作用,我将感到十分欣慰。朱可夫是20世纪世界最著名的战将之一,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斯大林把他视作"胜利的象征",每当哪个  相似文献   

2.
2016年,《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将迎来创刊35周年华诞。 35年前,《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诞生,在杂志前身——《苏联东欧问题》问世之际,时任主编刘克明提出,我们出版这样一个刊物,是为了推动我国学术界开展对苏联东欧问题的研究,交流研究成果,加深我们对苏联东欧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17~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明副院长率团赴俄罗斯进行考察访问。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围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苏共与苏联衰亡——苏联演变的原因和教训》广泛搜集资料,对一些俄罗斯著名学者和政治家进行访谈。访问行程紧凑,考察交流内容安排得当,访问成果超出了预期计划。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2006年9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谭索的新著《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该书运用大量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戈尔巴乔夫六年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对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民族、历史等因素进行了全方位和多视角的论述与分析,对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做出了理论性的总结。现在学界一般都称“苏联解体”,该书认为,苏联不仅仅是解体,而是毁灭。在俄罗斯,不仅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已被摧毁,而且连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的“苏维埃”这个革命政权的名称也于1993年10月被叶利钦的坦克、大炮所粉碎。所以,使用“苏联的毁灭”这一词…  相似文献   

5.
1905年,俄国历史上最大的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民主党成立,其政党领袖米留可夫试图引导俄国走上他所倾心的君主立宪制道路。在与沙皇政府和列宁等人的论战中,米留可夫成为俄国自由主义的代表,即将经典的传统自由主义应用到俄国的理想实践中,结合俄国文化土壤中所特有的东西,通过不流血的和非暴力的改良道路实现国家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反垄断政策》一书于2010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其经济原来具有垄断程度高的特点,在经历了近20年的经济转型,仍是高度垄断的经济,并由此产生很多社会经济问题。如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推行反垄断政策,成为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福川研究员在大量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该书系统、全面和详尽分析了俄罗斯反垄断政策的法律基础、政策措施、实施方法和效果,并以俄罗斯为例,论证了转型国家建立有效反垄断制度的必要性。应该说,这一成果对人们客观认识俄罗斯经济的制度模式和调节方法是十分有益的。纵观全书,对以下一些问题作者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进程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化,社会转型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我国,学术界在重视西方社会转型研究的同时,非西方国家社会转型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1861年至1917年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研究已有不少精品成果。最近,王云龙教授的新作《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沙皇俄国最后60年社会转型历程解析》一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以下只标该书页码),不仅对俄国社会转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且是以新视阈和问题意识建构社会转型理论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值得关注。该书把结构与过程、时间与空间辩证统一起来,为重新审视俄罗斯乃至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维度,从而为俄罗斯社会转型研究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宿丰林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1):84-84,90
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读史学论著喜欢先看两头,即先看目录,看其结构层次、重点内容,然后看其后记,看参考书目。特别是当碰到一个感兴趣的题目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尽快知道,该书作者的参考书目和引用资料中有没有我不知道的。如果有,那就要另眼看待了,要放到书架最显眼的地方。张凤鸣著《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一书,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本书。该书2003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被列入《东北边疆研究丛书》,成为该丛书的第一批成果之一。应该说,该书能够成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三省共同支持的重大学术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9.
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事之一,它对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的影响十分深远。作为冷战时期苏联主要对手的美国,面对几十年对手如此轻易的溃败,在震惊和庆贺之余,必然要迅速做出反应,设计新的对俄外交政策。 俄罗斯改革悲剧昭著于世后,美国人开始就“谁应对俄罗斯悲剧负责”的问题展开辩论。一派认为是美国对俄的错误建议和政策导致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混乱,美国也因此失去了更好维护和实现其战略目的的绝佳机会;另一派则认为是俄罗斯、尤其是其领导人自己的决策失误造成了俄罗斯改革的悲剧,美国对此不应承担任何直接责任。2000年美国著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史蒂芬·F·库恩出版的新作——《失败的圣战:美国与  相似文献   

10.
在书案上 ,摆放着一本装帧典雅 ,上面印有俄罗斯阿穆尔州地图的大书 ,吸引了我。这就是由高中毅、陈辉和张红侠撰写的《一水相连的好邻居——俄罗斯阿穆尔州》(以下简称《阿穆尔州》)。该书 2 1章 ,共 5 5万字。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阿穆尔州的历史、民族和人口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区划和矿产资源 ;政治局势、行政建制和社会人文环境 ;文化、教育和科研等基本情况。为了适应对俄经贸合作的需要 ,书中以极大的篇幅详细地论述了阿穆尔州经济领域的改革进程和发展前景 ;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信息业和商业等部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白晓红的新著《俄国斯拉夫主义》1。该书是一部研究俄罗斯传统文化、俄国思想史的专著,对于深入研究俄国历史和俄罗斯文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撰写该书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从选题、策划写作大纲、收集资料、着手写作,而后不断修改、补充,数易其稿,直至出版,历时7年。为撰写该书,作者博览群书,积极思考,与一个半世纪前俄罗斯的先哲接近,挖掘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并加以科学评述。作者耗费了不少的心血和汗水,才有今天的佳作问世。北京大学历史系刘祖熙教授为该书…  相似文献   

12.
《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的作者张树华同志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研究人员.他80年代中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就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莫斯科大学留学的那几年,正值苏联和俄罗斯社会发生激烈变化之时,他亲自目睹和经历了当时苏联和俄罗斯发生的巨变,其后又曾多次到俄罗斯进行学术考察,所以他对这些年来俄罗斯社会变化的真实情况感性知识较多,感受也较深.他90年代中从俄罗斯学成回研究所工作后,一直从事俄罗斯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研究,在这方面出了不少研究成果.我看过他写的一些论文,感到他常能提供许多新鲜的材料,提出不少给人以启发的见解.他这几年着力于写一本专著,想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介绍和探讨一下俄罗斯社会10年来发生的巨变,包括社会的状况、它的变化过程、变化轨迹、变化的文化思想基础等等.现在,这本以《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为书名的专著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了柳丰华博士的新著<俄罗斯与中亚--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研究>.该书是作者单独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从立项到结项再到出书,历经三年多的时间.郑羽教授在为该书作的序中指出,这部专著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及一体化问题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新版历史教师参考书对苏联历史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2007年出版的历史书<俄罗斯现代史1917~2006年>是苏联解体后,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第一本历史教师教学参考书.它对于苏联历史和苏联历史人物具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不同的评价,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西方认为这是普京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和斯大林,是"从民主体制的倒退".该书否定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或日苏联模式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该书充分肯定了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和实现工业化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功绩,肯定了斯大林民族政策正确的一面,因而称"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但也没有回避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问题,如,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巨大的成就是通过极大压制民众所取得的.该书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执政者应当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认为"苏联解体并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近来,在群芳竞秀的书苑中,有一枝新发的奇花吸引了我,这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青年学者柳丰华博士撰写的《“铁幕”消失之后——俄罗斯西部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以下简称《铁幕》)一书。全书分5章,32万字。该书独具一格,别有特色,不仅涉猎范围广而全,而且蕴涵一定理论深度,是一部值得向读者推荐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苏联解体、俄罗斯转型的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1998年秋天爆发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又给学者们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素材。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项目高级助理安德斯&#183;阿斯朗德在《外交季刊》1999年9-10月号上发表了题为《俄罗斯的倾塌》一文。该文以俄罗斯金融危机为契入点,分析了从苏联解体前后到俄罗斯转型过程中的种种政治和社会因素,揭示了金融危机深层次的背景,同时也分析了西方援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苏联为什么解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3年 9月 2 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赴俄访问团与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罗伊·麦德维杰夫进行了座谈。麦将他最近完成的一篇论文《苏联为什么解体 ?》交给中国客人并希望在中国发表。这篇论文共分九个部分 ,前四部分的题目是 :《几点预先的想法》、《反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俄罗斯的分立主义》、《冷战和西方的压力》。因篇幅所限 ,这里发表该文的第五至第九部分。  相似文献   

18.
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了郭连成教授的新著《俄罗斯经济转轨与转轨时期经济论》1。这是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在书中重点研究了俄罗斯至2003年年底前的经济转轨进程和经济发展问题,力图将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研究资料奉献给广大读者,并清晰展示俄罗斯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全书49万字,分上、中、下3篇。作者在书中全面评述了苏联各个时期的经济改革史,介绍了新俄罗斯经济转轨的理论和实践,作到了有史有论,史论结合。阐述理论,有所创新;叙述历史,与时俱进。该书语言流畅,文字清新而有生气,没有学究味,没有玄奥、呆板之感。每读完一…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废置的舞台》于1994年获得俄语布克奖,该书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布拉特·奥库贾瓦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的苏联社会历史所进行的自传性的书写。小说中运用了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结合、叙事聚焦的转换和空间对比中的陌生化等叙事手法,表现出作家对苏联时期乌托邦的解构、对苏联历史的独特反思以及对超越一切时尚潮流的自由与心灵价值的终极追求的叙事格调。  相似文献   

20.
我与本书作者、山东《潍坊学院学报》主编徐隆彬教授可以说是以文相识的忘年之交。我们至今还没有机会谋面,而是在阅读彼此的文章和著作中相识的,我已年逾80,而他正值接近50的年富力壮之时,因此可说是忘年交。20多年前,在上世纪80年代下半期,当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即现在的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担任所长兼《苏联东欧问题》杂志主编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