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后的朝美关系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朝美关系走向一直牵动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去年初布什政府一上台,朝美关系即急转直下,从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缓和走向美对朝的强硬.布什执政已有一年半,朝美关系仍未从僵硬状态中摆脱出来,这对于未来朝鲜半岛局势将产生何种影响?美国会不会利用打击恐怖主义将矛头指向朝鲜?未来半岛会不会再次爆发危机?回顾冷战结束以来朝美关系几经波折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我们解析当今朝美关系的走向,为正确判断未来的朝鲜半岛局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中日关系而言,中日经贸关系的急速成长与结构性变化成了冷战后亚太乃至世界经济往来中的一个亮点。中日经贸往来的这种变化影响了两国之间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互动,同时,也是两国之间对冷战后世界形势的适应和战略互动的结果。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的日台关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日本不断提升日台关系,在台湾问题上卷入的态势明显加强。日本此举具有明显的平衡中国地区影响力的增长,牵制和遏制中国的战略考虑。同时,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及其相关法案的通过,日本加速朝军事大国化迈进,以及日本右翼分子频频叫嚣要保卫台湾;这些无疑都助长了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增加了我解决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台湾问题成为未来中日关系发展中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在台湾问题上潜伏着中日冲突的隐忧。  相似文献   

4.
在冷战结束后,中国—东盟从没有正式外交关系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紧密交流与合作,而日本—东盟政治关系则缺乏前进的动力。早在1977年,日本就与东盟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并通过工业、科技、文化、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各种合作项目,开始与东盟建构多层次的对话与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胡勇 《国际展望》2015,(2):34-49,147
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定位一波三折,甚至大起大落。双方既达成过"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共识,也险些从"战略伙伴"蜕变为"战略竞争者"。中美关系定位之所以不够稳定,与双方在认知和战略上的差异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两国关系中其他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尝试虽然没有成功,但对如今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仍具有启示作用。首先,不能对复杂的中美关系作简单的"标签化"定位。其次,要重视两国在相互认知上的差异,做到知己知彼。再次,要运用底线思维,力争中美关系的主导权,做到有备无患。总之,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从冷战后中美关系定位演变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上世纪末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覆辙,力争使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后,亚洲局势呈现了相对缓和与稳定的特征。在政治上,各国相互关系普遍改善,建立地区安全对话机制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经济上,东亚崛起带动了亚太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内经济合作保持了良好势头。但是,亚洲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不  相似文献   

7.
1991年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数十年之久的冷战结束了。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经贸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冷战后的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下是在这一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并  相似文献   

8.
雷慧英  熊俊莉 《台湾研究》2005,(6):54-58,64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很大的变化,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关系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关系明显扩展和深化。本文拟从日台贸易关系、投资关系及金融、产业关系等经济活动的发展切入,分析日台加强经济合作的动因和对中日关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美苏对抗的国际格局完全破裂,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经济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军事安全压倒一切,因而各国首要考虑的主要安全问题都在军事安全问题上。但是,冷战的结束使各国相继调整了本国的安全战  相似文献   

10.
1.序言 在经济学者中特意把标题限定于“冷战后”的日中经济关系的人恐怕较为罕见。从这个意义来讲,政治学者与经济学者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异。本论文首先要明确的是,“冷战后”一词含有什么意思?为什么把它同经济放在一起论述?  相似文献   

11.
二次大战后,美国为了对苏联冷战,将素来有历史积怨的韩国和日本拉入了同一反共体系。然而,随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冷战体制瓦解,韩国和日本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最剧烈的一次变化以及中国国内政治的一次巨大动荡,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都纷纷制裁中国或想要改变中国。在此严峻形势下,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实施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很快打破了暂时的孤立状态,并更加开放和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其中,对日本的政策也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与日本对华政策的不同变化而逐渐调整成形,即一方面基于同日本的友好而谋求建立一种面向21世纪的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对日本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3.
冷战的结束给国际关系的格局带来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同时也给中澳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一度使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西方国家的许多人对世界民主化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一个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化的时代正在到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澳大利亚则采取了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对外政策,台湾当局不失时机,加强对澳经济和政治攻势,一时间,中澳两国间的矛盾与冲突激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国家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来的发展现实使有关世界民主化的幻想破灭,中国实  相似文献   

14.
在长达40多年的全球冷战状态下,美国对日本而言,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显得非常重要。日本从起初的被迫追随到经济成长起来的谋求自主性及主动配合美国,其命运都与美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日本表现出了一个“好的失败者”(good loser),而美国也表现出了一个“好的胜利者”(good winner)。尽管双方从70年代开始在经济领域不断出现摩擦,但由于共同的政治意识形态与共同的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新定义以来,美日同盟不断通过强化走向军事一体化和全球化.美国不是抑制而是推动日本重整军备,而日本也借助同盟追求更具进攻性的安全政策.美日同盟的强化并不意味着美日平等的"权利分享",而是体现出日本对美国战略的屈从.日本依赖美国的军事存在保证其安全并遏制中国,同时在经济上谋求同中国争夺地区合作的主导权.日本战略上的内在矛盾使其无法获得其他东亚国家的信任,也使东亚面临安全结构两极化的危险.构建和谐的东亚政治世界需要中美日建立稳定的三边合作关系,并最终将美日同盟纳入地区多边安全机制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16.
张根海 《当代世界》2010,(10):43-45
冷战后,美国为填补苏联解体后南亚地区形成的政治真空,竭力同南亚地区进行政治合作,实行军事渗透和民主扩展战略。同时,出于反恐需要,美国一直在拉拢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亚国家进行军事合作。作为南亚地区最有影响的大国,印度也欲借助美国势力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入常"目标,努力成为世界体系中新的一极。为达到双方相近的地缘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美印在冷战后进行了战略调整,实现了历史性的关系转向。  相似文献   

17.
战后以来,国际政治格局中的美欧关系是两极对立和东西方对抗的一大重要内容。四十多年中,美欧根据现实情况并从自身利益出发,从政治、军事、经济上结为一体,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以军事联盟的形式,同对手进行全面冷战。这期间,美欧关系虽经历了不小的变化,出现松动,矛盾增多,且呈不断上升发展的趋势,但从总体上看,其本质和基础未变,也就是说美欧的根本、一贯的利益基本上保持了下来,变化是发生在这一框架内的。然而,随着国际风云激荡变幻,80年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社会党党际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际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国际共运史上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思想。1982年,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交往四项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突破了原来只同各国共产党交往的局限,逐步同各国各类合法政党进行接触,开展交流,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系和交往,并通过加强党际交往促进了国家关系的发展。作为近几年正在重新崛起的力量,左翼政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左翼政党党际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孝泉 《当代世界》2013,(10):44-47
二战后,跨大西洋的欧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密切的结盟关系,也是对全球事务产生极其重要影响的大国关系。值得关注的是,冷战结束后,欧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又成为全球最为复杂多变的大国关系。欧美关系受到严峻挑战的最新例证是不久前双方在对叙利亚动武问题上产生的矛盾。2013年8月21日发生的使用化武事件给僵持不下的叙利亚内战增添了新的变数。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采取军事打击行动惩罚巴沙尔政权。对于这样一场难以得到  相似文献   

20.
日美同盟与冷战后日本的军备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美同盟是冷战后日本军备扩张的主要平台与重要促因:日美军工合作是日本政府实现"质量建军"的有效途径,自卫队配备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大多在不同程度上与美国相关联;日美联合开发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将大幅提高日本军事装备的整体攻防水平;日美同盟的战略需求,导致自卫队通过谋求日美军事装备的"相互通用性"来扩张军备。与此同时,日美强化同盟、日本扩张军备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互信、力量平衡及机制构建等造成了诸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