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智利经济模式几个特点的分析曹琳1973年9月,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为首的智利军人政变上台后,结束了在智利实行多年的发展模式,采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减少国家干预,实行市场和金融的自由化,精简政...  相似文献   

2.
主要观点 20世纪70年代中期,智利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开始进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政府强调"把生产资源配置交给市场,把加速经济增长的主要任务交予积极性"的原则,并力图通过"价格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国企私有化"来建立起"自由市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实践,智利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付出了昂贵的社会代价.  相似文献   

3.
70年代中期,智利开始实行外贸制度改革。经过近20年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智利的外贸制度作为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一部分,与其他政策配套,已能够比较自如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并对调整本国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一、改革前的外贸制度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后,智利开始实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以替代进口消费品,并逐步形成本国工  相似文献   

4.
1985年智利爆发银行危机后,智利政府总结经验教训,对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不成熟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进行了修正。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年时间里,智利经济已经走出危机和衰退的阴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拉美国家的低通胀、低赤字、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及1999年巴西金融动荡,对智利经济的影响都是有限的。从智利的发展经验来看,重视本国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以及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等措施,均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与金融体系效率相关的金融市场效率、金融机构效率以及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实证分析,论证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健康增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苏东剧变后,多数转型国家开始实行价格自由化的政策,然而价格的放开并没有按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所预期的那样对总产出形成正向的激励,反而在实践的发展与总产出的增长中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弄清这种理论与现实相悖的原因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被新古典分析所剔除或忽视的外生因素入手,通过对价格自由化约束条件的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对拉美国家外贸制度改革的比较思考杨西80年代以来,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开始进行深刻的贸易自由化改革,推行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一个进行贸易改革的国家是智利,它从1973年开始实行贸易制度改革,到70年代末,已成为世界上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哥斯达黎加...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金融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俄罗斯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是建立两级银行体制和发展金融市场。中央银行改变与政府和财政的关系,确立了自己的独立地位,成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商业银行的体制在英美模式和德国模式之间选择了德国综合银行模式,其管理逐步规范化。利率通过市场方式逐步放开,金融市场获得发育。但是经济衰退、财政危机和金融自由化导致了1998年金融危机。普京时期,进行银行重组,调整货币政策,整顿金融市场,使金融环境与微观运行的关系从相互矛盾转为良性互动;新制定的银行部门发展战略,提出了到2008年的金融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90年代智利的对外贸易新战略杨西智利是拉美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国家。早在70年代它就开始改革进口替代模式,单方面大幅度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积极促进出口。20多年来,智利对外开放的政策不断巩固和完善,外贸成为本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进入90年代后,...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五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70年代起,拉美和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相对于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的金融改革起步较晚,成效较为显著,曾被誉为一个成功的范例,但终因一些国家改革进程过快和政策失误而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中。从金融自由化到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的金融改革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一、东南亚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与措施东南亚五国金融自由化改革,是以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金融深化论"为理论基础,以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为国内背景,而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浪潮成为其国际因素。战后,东南亚五国的金融发展与改革大致经历…  相似文献   

10.
论拉美国家的金融自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前 ,拉美国家的金融制度明显具有“金融压抑”的特征。拉美有过两次引人注目的金融自由化。第一次金融自由化主要是在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南锥体国家进行的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二次金融自由化始于 80年代末或 90年代初 ,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实施金融自由化的国家几乎遍布整个拉美大陆 ;除在第一次金融自由化时采取的措施以外 ,还采取了对国有银行实施私有化、积极引进外国银行的参与及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等措施。秘鲁是拉美第二次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潮头”。拉美国家实施的金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压抑”,使拉美国家吸引了大量外资 ,增强了金融机构为投资项目融资的能力。但在推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也加重了银行部门的脆弱性。金融自由化不是根治金融问题的“灵丹妙药”。急于求成的金融自由化与无效而乏力的政府监管结合在一起 ,会加重金融部门的脆弱性 ,加大爆发银行危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1991年5月26日,印度南部小镇的一声炸响结束了年轻有为的印度政治家拉吉夫·甘地的生命,从而给尼赫鲁家族对印度40年的统治划上了一个句号。在党派斗争激烈的政治危机中,作为国大党折衷领导人的纳拉辛哈·拉奥继任了印度总理。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新政府打破了尼赫鲁经济发展模式的思想禁锢,抛弃了这一模式束缚手脚的教条,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经济自由化的改革,外贸体制改革便是自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贸体制改革的举措 (一)适应新形势,改变旧观念,培养新型的国际贸易人才印度独立后所执行的内向型外贸政策,保护主义甚为严重,其目的是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由于国内市场受到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高墙的严格保护,工业生产技术日趋落后,效  相似文献   

12.
委内瑞拉总统安德烈斯·佩雷斯1989年2月执政后,面对日益恶化的国内经济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对其前任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他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实行以紧缩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大力发展自由,开放的外向型经济,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主要作法是: (一)放开物价,调整金融政策。 1.放开物价,取消补贴。佩雷斯政府规定除25种主要产品和劳务价格按通货膨胀率进行调节外,其余产品价格全部放开,与此同时取消约占国内生产总值(22372.3亿玻利瓦)6%的社会福利补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智利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智利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贺双荣一、历史及现状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20年里,中国与智利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两国的民间政治、文化交往和经贸往来已经开始,其间的经贸关系以民间贸易为主,且多为间接贸易,贸易额很小。1965年中国在智利设立商务代表处后,中智...  相似文献   

14.
东盟国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东盟国家顺应当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相继实行以取消银行利率限制、开放金融市场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但由于东盟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速度过快,实施相关措施操之过急,加上国内宏观经济不稳定,从而导致金融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并最终成为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东盟国家金融自由化,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一、金融自由化的基本条件金融深化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欠发达、金融市场"抑制"而提出的,它主张的金融自由化对增进发展中国家现有金融市场的效率,促进金融…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日本外贸战略出现重大转换,开始全方位推进自贸协定(EPA)战略。安倍内阁宣布参加TPP谈判,表明日本开始进入自贸协定战略的第二阶段。围绕TPP问题,日本国内各方立场在"出口"、"规则"与"农业"三方面出现重大分歧。本文认为,日本TPP谈判的战略意图中,"出口"为虚,"规则"为实。而在"农业"领域,日本试图利用日澳EPA模式来缓解美国的自由化压力,同时也为其新阶段自贸协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积极推动国内农业结构改革。日美双方经济及政治等战略目标的一致推动了TPP谈判在2014年4月双边首脑会谈前后出现一定进展,这将对中国以东亚为中心的自贸协定战略形成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来,哥伦比亚虽然没有出现象巴西那样的“经济奇迹”和智利的“经济复兴样板”,也没有象委内瑞拉和墨西哥那样从出口石油中得到繁荣。但是,它以令人满意的速度在持续增长。据统计,七十年代,哥伦比亚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超过拉丁美洲地区经济增长平均数的0. 5%。国内生产总值从1970年的七十一亿三百万美元,提高到1980年的三百二十七亿三千八百万美元。  相似文献   

17.
韩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隽 《东北亚论坛》2007,16(3):102-106
韩国金融开放的初始条件与我国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对1996—2005年韩国的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进行度量,我们发现:1.东南亚金融危机对韩国的银行业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2.危机后经过重建的韩国银行业竞争程度明显下降,趋于垄断。韩国已经经历了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阶段,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正在开放的中国银行业认真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试论拉丁美洲国家的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论拉丁美洲国家的金融改革黄红珠拉美各国自80年代初陷入债务危机以后就开始了调整和改革进程。但大多数国家是在第一阶段的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即宏观经济取得基本稳定之后进行金融改革的。智利在1988年前已基本完成金融改革;其他拉美国家在1988年以后才实行金...  相似文献   

19.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印度对外贸易自由化模式改革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我国调整外贸模式时应把握住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和限度;其次,我国应积极构建适应WTO的贸易政策体系,在外贸中争取主动;最后,我国应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才能有力支撑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20.
阿根廷和智利应对危机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根廷和智利是拉美较典型的初级产品出口国.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扬,这两个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模式得以强化.在创造巨额外汇收入的同时,初级产品出口模式也使得两国对国际商业周期的影响变得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金融海啸"的负面影响.两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政策的可行性.面对危机,两国都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当然,两国应对危机的对策能否完全奏效,还取决于危机持续的时间长短以及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合作能否早些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