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间力量的兴起与世界格局的结构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格局正出现一种结构性变化的趋势,即国际体系正由冷战后"一超独大"的霸权型体系加速向"中间势力主导"的多边稳定型体系转化.由数量众多的国家组成、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的中间力量层正在崛起和壮大,推动世界格局日益朝着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新型结构发展.从政治上看,中间力量对世界的稳定性作用正日益显现;从经济上看,中间力量特别是新兴市场对世界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样明显.  相似文献   

2.
国际体系变迁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格冲突、北京奥运、美国金融海啸、国际恐怖主义再度升级、H1N1全球性蔓延、气候变化与新能源合作成为热点,近年来如此多的重大国际性事件的发生,预示着后冷战时代大体告一段落、新兴大国崛起时代已然到来、全球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时代全面开启,国际体系变迁正在由量变发生质变.美欧日俄印澳等大国均加紧因应,谋求以战略之变应对体系之变.中国作为体系变迁的重要推力,在体系变迁中既要"自转"也要"公转",比别国更多一份应对体系变迁的压力.如何把握新时期的角色转换,并适时进行战略调整,是中国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1949年以来在国际体系、国内体系以及决策者几个层面力量的综合影响下, 中国的 国家身份几经转换, 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到第三世界国家;从一个革命性的体系外国家到现实 国际社会的一员, 从国际社会的正式成员到积极承担责任的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20世纪90年 代中期以来,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 履行国际义务, 维护国际秩序, 开始积极构建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 身份。当代中国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 必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被 公认为起建设性作用的“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外交正经历着从应对型外交向主动型外交的转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正在为各方所讨论、接受。在此大背景下,2013年7月6日,主题为"中国外交新动向"的年度"中国国际问题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国内17家国际问题教研单位联合发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协办。来自国内外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体系正处于转型期。冷战时期的两极体系瓦解,后冷战时期的多极体系尚未形成。国际体系重心由跨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乃至东亚地区转移,体系中的权力结构、行为主体、治理模式等呈多极化、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严怡宁 《南亚研究季刊》2012,(2):33-37,110,111
中国在印度的大国诉求战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又极为复杂的角色。那么印度媒体是如何在印度大国梦的框架中审视中国并呈现中国形象的?论文对印度的重要英文报《印度斯坦时报》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印度媒体既承认中国的发展现实,又担心中国崛起的国际影响,对中国的认知也受到了西方大国的影响。因此文章提出了向印度释放合作共赢信号,努力构建世界体系转型期的集体身份的建议,以跨越所谓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7.
2015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展开,大幅推进.中国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外交理念丰富深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全球治理方面精彩纷呈,成效显著,为维护战后秩序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方面也面临新考验.随着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国家主义的现实合理性与全球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间的反复较量,推动着国际体系由“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向“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转变,也使国际政治在国际体系层面、区域层面、大国政治性格层面以及大国关系层面发生着深刻的“二元裂变”.尤其是大国政治性格的裂变导致了中美、美日及中美日关系具有两面性.中美关系具有全球层面的性质,而中日与美日关系则是区域层面的.没有中美在全球层面上的准确定位和健康稳定的战略默契关系的构建,就没有真正的中日主导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9.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体系正经历着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动。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新兴大国群体崛起,传统大国趋向衰落,国际战略力量分化重组,多极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美力量对比发生此消彼长的重大变化,中美关系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大国关系趋向缓和,全球和地区地缘对抗色彩淡化;国际秩序酝酿结构性调整,中国面临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国际局势和国际秩序调整和震荡时期,新兴大国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不同程度地加快了通过机制化合作来共同应对外部压力、推进各自利益的步伐,并通过对现有国际体系进行渐进式改革,逐步机制化地提升在国际机制中的权益。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加强了与其他新兴大国的合作,不断提升相互之间的战略协调及磋商的机制化水平,扩大互利合作领域,为构建国际新秩序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evolving more impressively than it has at any time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Globalization has been in decline.Nations are scrambling to gain greater influence.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pattern is being adjusted.Many countries have problems with public management,and are faced with a new array of social trends and increasingly popular movements.The world is entering a new era full of chaos and anxiety.Mankind once again faces significant trade-offs and choices in peace and conflict,development and recession,openness and isolation,liberalism and conservatism.China strives to advocate win-win cooperation and lead the trend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maintain a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despite world chaos,and enhance status and institutional right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China's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was successful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into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system;China is a participant as well as a builder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rather than a challenger or a subversive.In the future,with a constructive attitude,China will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a more reasonable direction together with international partners,in order to better safeguard world peace and security,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2.
战后以来,强大经济实力始终是美国霸权政治的基础,金融则扮演了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政府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推动美国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力图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3.
高端智库的调研与谋划职能,要求其树立正确学术观,涵养敏锐的学术点,并能激活信息死穴,打通"信梗"瓶颈,从形势变动之形,推知事物发展之势;实现出精品、出思想、出人才的目的。先贤有曰:"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岁末年初的国际形势务虚讨论,即是把脉天下之善始。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be a stock-taking exerci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aradigms and foci of interest, in attempts to theorise the vast developments and far-reaching changes as well as the impact and effects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ld of today. Attention is firstly given to the current nature, impact and implications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as well as to a shift in emphases in the (sub)disciplin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 critical overview is then given of discourses on the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 modernisation theory, dependency theory, the structural theory of imperialism, world system theory, hegemony, political economy, critical theory, the public sphere, cultural studie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globalisation. Since many of these paradigms have been borrowed or taken over from media studi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r other (sub)disciplines, attention is given specifically to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oris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critical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with regard to the body of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5.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4):393-413
We examine the criteria for membership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s applied in the widely employed system membership list maintained by the Correlates of War Project. Some problems with existing classifications are illustrated and some analytical and empirical consequences of these problems are detailed. Using updated criteria and information, we develop a revised and updated list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nation state actors in world politics from the Congress of Vienna to the present.  相似文献   

16.
国际体系结构特征对国家间利益分配和国家行为存在重要影响。在单极世界中,参与国的参与剩余将作为垄断租金转移给国家极;两极体系将导致利益反向再分配,即国家极的主导者剩余将作为租金转移给其他参与国家;意识形态冲突、文明冲突和经济地理邻近构成了国际政治交易成本的主要来源,它们决定了国家间政治结盟的基本分布特征。"中心—边缘"命题中存在的边缘地区发展陷阱以及战后日本发展等理论和现实问题,都可以用不同国际体系结构下的国家间博弈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7.
从金融危机透视国际体系转型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仅对全球金融、经济领域产生震动,也对国际政治、安全和社会发展等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国际体系转型.中国并不主张推倒现行的国际体系,而是在国际体系的演进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论近代日本的国际秩序观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世纪后半期,东亚国际秩序处于由前近代向近代过渡的转型时期.在东亚秩序转型中,包括了三个几乎同时进行的结构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此间,日本对中朝的外交政策与其国际秩序观有着直接的关联.可以说近代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日本借助欧洲条约体系对东亚既有秩序的破坏,向着有利于实现自己意愿的方向改组东亚原有的国际秩序,从而推动和实施其国际秩序思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20,(3):3-16,127
在世界大变局中,战后国际格局重大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世界老二”易位。苏联、日本皆不例外;21世纪以来欧盟也由盛转衰。未来国际格局可能有三种前景:1.中美两极对抗体制;2.中美竞争合作的“两极多元体制”;3.世界各大力量多元并存,构建多元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要看世界潮流是走向和平多边主义还是暴力多边主义。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后的战略选择是“济弱扶倾”,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安全做贡献。日本面临的战略选择是:继续在《日本国宪法》下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修改宪法,成为“能战国家”的一员,加入暴力强权的多边主义?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与国际协调,还是搞排他经济集团,远交近攻,以中国为竞争对手?利用中美对立从中渔利,还是促进中美协调而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妥善处理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归属认知争议和台湾问题,还是重走历史老路?囿于冷战思维和传统权力政治的现实主义决策逻辑,同中国搞战略对抗,还是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安全观,与中国加强合作?这些战略选择将关乎未来30年的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十多年来,国际经济学界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那就是以研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为主要内容的"过渡经济学"。20世纪末期,中俄两国相继开始由原先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虽然两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两国经济转轨的战略目标、路径选择及转轨绩效却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