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法庭内外》2011,(6):60-60
法官:李某的身份证、房产证曾遗失。朱某拾得后,找到其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工作的朋友利用职务之便“帮忙将房屋出售”,其友明知无权办理,却发布售房信息,将房屋卖给不知情的我并办理了产权变更。李某发现房屋被盗卖后,经申请,房地产交易中心撤销了变更登记,房屋仍归李某所有。可朱某携带50万元房款潜逃,至今已半年毫无音信,我自然无法挽回损失。请问:我能否要求房地产交易中心赔偿?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9日,被告人陈某某向被告吴某某借房产证作借款抵押用,吴同意,但要求被告陈某某只作5万元(该房的登记价值是25万元)的借款抵押担保。当天,两被告来到原告处所,原告要被告吴某某填写了一份房屋抵押申请表,吴在填表时未填写限制抵押数额。次日,被告吴某某将房产证交与被告陈某某,陈便持该房产证与原告方一起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3.
狄丽 《法庭内外》2008,(10):60-60
法官:2006年7月,王某将其一套房屋以1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我,在转让协议中我们约定:款付清后,王某将房产证交给我,并协助我办理过户手续,过户费用由我负担。2006年12月,我如数付清房款。此后我多次找到王某要其协助我办理过户手续,但其总是借口推拖。2007年5月16日,我得知王某已于2006年10月将该套房屋的房产证拿去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去年办了一件这样的案件:王某系某房管局干部,在其管理民用公房期间,在未进行公告、也未告知承租人李某的情况下.将承租人李某承租的房屋以80万元卖给某公司.并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后来,该公司用该房屋抵押贷款300万元.贷款到期后.该公司以该房产抵债446万元交给银行。银行在收到房屋后才发现,该房不能使用并要求承租人腾房未果,最后成讼。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11,(1):57-57
法官: 一个月前,我与刘某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刘某将其所有的一套房屋转让给我。我付清60万元房款后,才得知刘某因借款30万元,早在半年前就已经为该房屋办理他项权证,并抵押给李桌。而刘某在收取了我的房款后,并没有还清李某的借款。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7,(9):50-50
问:2005年4月7日,我向朋友刘某借款3万元,约定一年内归还,并以我私人所有的房屋三间作为借款抵押,且办理了抵押登记。后我无力归还借款。今年6月25日,刘某以我欠款未还为由,强行占有了我作借款担保的房屋。请问:我可以向法院起诉刘某。要求排除妨碍吗?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08,(3):59-59
法官: 刘某因经营需要,向我借款15万元,并以其所有的一栋价值约12万元的房屋抵押,且到登记机关办理了抵押权登记手续。由于刘某经营不善,已经严重亏损。而刘某经营期间,又曾偷税4万余元。当我要求行使房屋掘押权时,税务机关却决定行使税收优先权,即要变卖房屋从中优先清偿税款。我认为,根据物权法第179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案情]吴某与李某系夫妻,两人共有一套86平方米的房屋。2003年2月,妻子李某携房产证、结婚证和两人身份证到某中介处登记卖房,与王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以6.2万元价格将房出售。同年4月,李某带房产证、结婚证及吴某身份证,与一名自称“吴某”的男子一起到房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由于该男子外貌与吴某身份证上的照片相像,他人未起疑心。房管部门遂将该套房过户至王某名下。王某依约交清了房款,李某腾出了房屋。5月13日,吴某找到王某称自己不知道李某卖房,本人也不同意卖房,要求王某返还房屋,王某不同意,吴某遂提起诉讼。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吴某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9.
一、引发研究的案例吴某夫妻原有一处房屋,该房屋因城市建设需要而被拆除。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拆除了吴某家的旧房以后,又为吴某夫妻安置了一套新的住房(套房),并向吴某夫妻交付了该房的产权证明单、发票等用于办理产权证的证件。2003年5月26日,吴某夫妻与李某签订了房屋转让协议,约定由吴某夫妻将开发公司为其安置的房屋转让给李某,价格为8万元,李某预付定金2万元。协议同时约定,待吴某夫妻的房产证办好后,李某一次性交清余款6万元。同日,李某向吴某交付了定金2万元。后因吴某夫妻反悔,不愿履行  相似文献   

10.
金伟 《律师世界》2001,(2):45-46
1998年 5月 7日李某在所在县信用联社贷款 8万元,期限为一年,以临街的 12间房屋做了抵押,并办理了有关抵押手续,但没约定抵押期间。后李某于 1999年 3月 5日与刘某做了一笔生意,欠刘某 3.1万元,并与刘出具了欠条,约定半年后还清。到期后,李以没钱为由拒不偿还。刘无奈于 2000年 3月诉之法院,法院判令李某还清欠款和从 1999年 10月起到还清所欠款额时止的同期银行利息。刘于 2000年 8月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了解到李某除了临街的 12间房屋外无财产可执行,临街的房屋已抵押给了信用社,且信用社以李某每月偿还贷款…  相似文献   

11.
赵锋 《中国律师》2014,(9):74-76
正一、一起案件引发的思考张甲之子张乙持张甲的虚假身份证明到公证处办理了张甲委托张乙出售其房屋(以下简称涉案房屋)为内容的公证书。张乙以张甲委托代理人的名义与李甲订立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李甲从张甲处购买涉案房屋,并同时向房管部门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经审核后,房管部门向李甲颁发了房屋所有权证(以下简称被诉房产证)。此外,李甲在购买涉案房屋时向工商银行贷款,并在被诉房产证上设置了房屋抵押登记。后张甲向公证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11,(8):59-60
法官:2010年10月,李某通过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从一家房地产公司购得A栋1单元扣2号房屋,并支付了部分房款,但未搬入居住及办理房屋产权手续。4个月后,公司又通过签订《商品房购销合同》,将上述房屋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我。我一次性付清房款后,与公司在房屋交易所进行了备案登记。不久,公司因一房多卖事发而引发诉讼,可法院却在我与公司已办理备案登记的情况下,驳回了我要求获得该房屋的诉讼请求。请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1没有房产证的房屋,“房主”能否出租?问:2021年8月,老李将自家城郊回迁房出租给老陈。双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房屋由老陈用于经营民宿。老陈开业后不久,消防部门要求老陈尽快补办消防安全手续,并暂停营业。老陈要求老李提供房产证用以办理消防安全手续,此时老李才告知,房产证还在办理,预计年底才能取得。之后,老陈因消防问题停业,要求退租。老李不同意,并提出若其退租就是违约,要依约赔偿。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2002年12月17日,王某向汤某借款4万元,并将其本人的身份证及所有房屋的产权证交给汤某作为抵押,王某仍实际居住于该房屋内。12月25日,汤某伪造了一份与王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汤某以38.6万元向王某购买讼争房屋,并于同日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转让登记。房地产管理部门予以受理,并于2003年1月19日予以核准。2002年12月24日,汤某以购买讼争房屋为由与银行签订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以讼争房屋作抵押,向银行借款25万元。12月25日,房地产管理部门受理抵押登记申请,随后银行依约发放贷款。2003年1月19日,银行取得了讼争房…  相似文献   

15.
《江淮法治》2009,(20):28-28
9月7日,滁州市南谯区人法院对胡炳贵诈骗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胡炳贵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2006年7月,胡炳贵以拆迁分得的位于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乐小区的1套房屋为抵押,向冯某某借款人民币3万元,并约定给冯某某1分利息。当冯某某向胡炳贵要该房屋的房产证时,胡以房产证正在办为由推脱。同年10月,胡炳贵以同样的方法骗取彭某某人民币18400元。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的一个同事1992年为做生意,借了我的房产证到信用社抵押贷款,期限3个月。3个月后,同事说生意亏本,无力取回房产证。5年后,该同事为逃避信用社追款,与妻子离婚后山走,至今没有下落。为此,我只好在当地电视台声明房产证遗失,并重新在房产部门登记,交费办理了新的房产证。请  相似文献   

17.
陈爱艳 《江淮法治》2009,(18):30-31
9月7日,滁州市南谯区人法院对胡炳贵诈骗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胡炳贵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2006年7月,胡炳贵以拆迁分得的位于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乐小区的1套房屋为抵押,向冯某某借款人民币3万元,并约定给冯某某1分利息,同时将其所有的2套房屋的协议书复印件出示给冯,当冯某某向胡炳责要该房屋的房产证时,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10日,杨某与陈某签订购房合同,将陈某父亲名下的住宅以1.7万元的价格买入。该房屋登记房主为陈某父亲,土地证登记在陈某母亲名下。在签订合同时,陈某向杨某出具了陈某母亲的卖房承诺书及该房的房产证。合同签订后,杨某支付了1.6万元,另1000元言明作为房屋过户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07,(12):59-59
法官: 2005年4月,刘某以一栋二层楼房作抵押向同学朱某借款20万元,借期2年,作为开办公司的资金。双方订立抵押合同并到房产部门办理了登记手续。2005年11月,因用作抵押的房屋闲置不用,  相似文献   

20.
李某于1991年4月21日向杨某借款21500元.做为担保,借款人李某以自有房屋(两室一厅楼房)做为抵押物,抵押给杨某,并签订了“借款抵押协议”.协议明确约定:“甲方(杨某)于1991年4月21日借给乙方(李某)人民币21500元,月息4分;乙方于1991年11月21日还本付息,如逾期不还,将抵押房屋折价21500元交甲方占有.”届时,杨某多次向李某催要欠款,李某始终借口不还.1992年4月2日,李某背着杨某,又将抵押的房屋连同附属物品以20000元的典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