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理现代化与政府行政伦理现代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其表现为行政伦理现代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内容、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政府行政伦理现代化包括观念伦理现代化、制度伦理现代化、人事伦理现代化以及环境伦理现代化。当前政府行政伦理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足,即观念伦理上的停滞不前、制度伦理上的执行不畅、人事伦理上的等级较重、环境伦理上的活力匮乏。实现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行政伦理现代化建设与其同步推进,因此,要在治理现代化的作用下,以治理现代化的科学观念引导行政观念伦理、以治理现代化的完备制度塑造行政制度伦理、以治理现代化的人事管理推进行政人事伦理、以治理现代化的优良环境营造行政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2.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领域、逻辑主线和核心内容。它虽是20世纪中叶西方学者提出的旧命题,但却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真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的现代化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诠释人的现代化的内涵、理清人的现代化的动因、发掘人的现代化的规律、总结人的现代化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理论视野》2001,(6):24-25
所谓“人的现代化”,指农业社会传统人向工业社会的现代人转变的过程。有人把它概括为多种品质的综合,如身体生理素质、智力能力、知识水平、道德素质、人格品质、审美素质、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现代特性。这些品质建基于人的主体性之上,主体性品格是人的现代化的最根本的标志。邓小平很重视人的现代化建设,他虽然没有直接讲“人的现代化”,但很显然,他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意识地促进了中国人的现代化。 一、邓小平非常重视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现代化包含着三个密切联系的逻辑层面:物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物的现代化是基础,制度现代化是保障,人的现代化则是关  相似文献   

4.
探索现代化道路,“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在此基础上选择好实现方式,从而实现现代化实现方式的“现代化”。西方传统的现代化显现着财富与进步,也充斥着窘困、矛盾等“现代性危机”。因此,需要重新反思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方式。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历程几经波折,当今又面临着诸多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系列科学的目标设计、价值考量,蕴含着领导方式和推进方式的现代化、社会系统管理和整合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和创新模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新型实现方式,超越了以往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政治现代化愈益凸显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在更高起点上开辟了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新境界。政治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新境界。政治现代化的关键是制度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了实现制度现代化的新境界。政治现代化的保障是法治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开辟了实现法治现代化的新境界。政治现代化的要义是政党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孟庆龙 《理论视野》2023,(12):38-43
中国式现代化是蕴含丰富哲学智慧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道路。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命题生成、历史基础、文化传统、价值目标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时既要充分理解和把握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核心要义和进展,对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现实实践意义。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核心要义、国内现代化研究思想荟萃、国外现代化研究学术借鉴、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角度着眼,以期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做出更大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正确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任务、宏观视野与微观实践、科学性与适用性三大关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为理论指导,吸收借鉴各国现代化实践的共同特征,探索提出经济发展、社会进程、城乡融合、生态文明、治理能力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为更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中国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党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美兰 《理论探讨》2004,1(6):113-116
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的动员、努力、实现过程中,政党的现代化至关重要.将中国的政党现代化置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视野下考察,需要有三维的思考,即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实现需要执政党的现代化作保证,参政党的现代化作支援,多党合作法制化作为坚持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波 《行政论坛》2022,(6):5-1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探索—追赶—超越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历经由被动卷入到主动谋强、由效仿借鉴到自主探索、由单一工业化到全面协调发展、由共性到个性与共性兼容的实践历程,成功探索出内蕴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出兼具民族特色与世界普遍意义的现代化范式,具有重要的原创性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探索不仅在事实上推翻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论调,而且冲破了“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的认知误区,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新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不同于以往现代化模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启示意义在于:一是坚持现代化探索的自主性;二是坚持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三是坚持现代化动力的协同性;四是坚持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五是坚持现代化经验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35)
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属于防御型现代化,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市民社会发育低下,现代化启动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行,政府作用在于动员、组织、执行。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面临着国内、国际的严峻局势,清政府被迫启动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从对文化的导向作用、对管理体制的变革、对"商战"思想及民间资本和工商阶层的整合利用方面分析,清政府没有充分发挥早期现代化启动要素的动力作用,清政府的作用没有达到历史允许的可能高度,有时还阻碍着现代化的启动,这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迟滞与顿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当下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但是有关现代化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框架构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文中在梳理国内现代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批判性地考察世界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理论体系,结合百年中国现代化的历程,界定中国语境下的现代化概念,阐述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总结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十条基本经验,构建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追溯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来源,须着眼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早期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已经阐发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是现代化社会的理论观点,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头。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卡贝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分别论述了未来的社会主义要成为科技发达、工业发达和农业发达的社会,从科技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等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4.
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毛泽东便基于国情开始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在探索过程中提出借助外援推进中国工业化的方式,明确“四个现代化”概念及其内容,设计出中国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和“百年”战略,明确中国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提出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等关系。这些重要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毛泽东是在处理革命与现代化关系中、在对参照式现代化道路进行反思中、在思维认知的反复交织中、试图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5.
世界现代化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呈现出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新时期我国现代化进程体现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特征,现代化进程的事实与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点、现象相吻合.对新时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分析,有助于为现代化实践提出各种战略和政策措施,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使我们少走弯路,早日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思想源远流长,主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中外在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出了一些协同推进模式。目前我国协同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存;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关联度高;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实质是人、资本和产业的积聚配置,是人口的城市化和人的现代化。分析认为,中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存在十大警戒,并针对中国未来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有助于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总体来看,其经验与智慧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实现人民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价值旨归;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科学依据;对发展阶段的系统谋划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化语境下,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表现为世界性场域、全局性意义与整体性战略的有机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性场域内,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是符合世界生态文明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必须采取整体性行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培育现代化生态治理理念,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构建现代化生态治理制度体系,提升现代化生态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2021,(3):28-34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拟定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基本实现现代化展开了一系列全新论述和前瞻布局,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作出了重要新贡献,具体涵括对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新安排、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科学内涵的新丰富、对基本实现现代化价值旨归的新阐扬、对基本实现现代化风险挑战的新研判、对基本实现现代化对策举措的新阐述等方面。全面总结习近平关于基本实现现代化重要论述的新贡献和原创性成果,对于深刻把握我国现代化未来前进方向和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税收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征管现代化意味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税收领域的生动实践。通过总结西方理论体系中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分析我国当前税收征管现代化的理论内核,清晰定义税收征管现代化。在此基础上,从税收工作中推导出"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实践内核,并基于实践内核的五大内涵:理念现代化、技术手段现代化、体制机制现代化、治理环境现代化和地税人的现代化,从市局和区局两个层面阐述了深圳地税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