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位权诉讼在我国大陆民商事诉讼中属于新生事物,由于立法实践经验的缺乏使代位权的行使出现许多问题。其立法目的是为了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孳生的三角债以及债务人逃废债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代位权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只有完善代位权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债的保全功能。  相似文献   

2.
陈敏 《法制博览》2023,(14):5-9
受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农村婚姻从缔结方式到婚姻生活再到婚姻结束,乃至婚姻观念,均体现出受城镇化因素影响与改变的新特点,城镇化也直接导致农村离婚率的上升。而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离婚诉讼案件因深受城镇化作用的影响,在案件管辖、诉讼代理人聘请、举证责任等方面产生了诸多新的法律实务问题,这些问题也在理论角度对现行法律的理解与适用提出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城镇化给农村婚姻带来的新变化,分析农村离婚诉讼出现的法律新问题,并结合《民法典》等现行法律规定探讨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对文化的定义及法律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本文在界定文化的概念之后,对法律文化进行界定,而法律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诉讼法律意识属于法律价值观念。本文提出了诉讼法律意识由"无讼"向"正义"转变的观点,并通过列举实例,分析导致不同的诉讼法律意识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以当事人或证人的身份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因身份的不同也承担不同的责任,遵循不同的法律规则。相对而言,未成年当事人参与诉讼有较为完备的法律规则保障。而在诉讼证据规则方面则不同,未成年人作证没有得到同其作为诉讼当事人一样的司法特别保护。文章结合民事诉讼实务,以未成年人司法特殊保护为主线,比照未成年人以当事人身份在诉讼活动中的保护规则,探讨涉少证据规则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宇 《法制博览》2024,(6):130-132
我国正不断推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选择通过诉讼渠道来保护自身的权益。然而,由于我国法律制度尚未完善,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利用恶意诉讼渠道谋取私利,这种行为严重轻视法律制度,也损害了我国的司法秩序。因此,有效针对恶意诉讼进行研究分析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促进法治社会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本项目的调研数据,涉及"职业打假人"的司法诉讼案件从2015年开始活跃,2015—2019年呈现爆发态势.虽然在社会生活领域涉及"职业打假"的法律诉讼案例与日俱增,但是在法律上没有"职业打假"这一法律概念.基于近十年的"职业打假"判例调研数据,本文探寻"职业打假"的司法判例的特点,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宣斌 《工会博览》2010,(5):237-237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作为合同法所确立的一项债权保全措施,对于保护债权人权益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民事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拟就对完善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作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黄桐川 《法制博览》2024,(6):115-117
股东代表诉讼是一种关键的法律机制,根据2018年第四次修正的《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允许公司股东通过代表诉讼来保护其权益。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即“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法律允许对这一程序进行豁免。但司法实践当中除了前述情况,还包括了“没有监事会”和“当公司监事以及除原告以外的其他董事会成员皆为被告的特殊情况下”等特殊情况。所以在中国,股东代表诉讼豁免制度一直备受争议而且没有明确的规定,因为它牵涉到复杂的法律和实际问题。本文将探讨股东代表诉讼豁免的司法实践,并对于公司如何合规管理股东代表诉讼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专利授权确权和专利侵权诉讼中,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和技术等同的引入,让专利制度中看似相互独立的两种法律程序之间有了交集,程序之间的碰撞产生了火花,成为近些年来专利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分析功能性技术特征的法律规制,功能性技术特征与专利审查、等同原则之间的关系,结合笔者代理的专利诉讼案例阐述功能性技术特征的解释规则,从案件代理实务角度阐述涉功能性技术特征的专利撰写和专利诉讼案件,以给专利从业者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丽娜 《法制博览》2013,(3):36-38,21
反垄断法的公共执行和私人执行是反垄断法律实施的两种基本方式。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内容涉及起诉、案件受理、管辖、举证责任分配、诉讼证据、民事责任及诉讼时效的方面。在对该司法解释进行全面解读的同时,结合我国互联网反垄断私人执行的实际,分析了该司法解释对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私人执行的影响并提出对我国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私人执行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