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法经营罪"罪名取消论"误读了罪刑法定主义明确性与模糊性的关系,未注意到本罪兜底条款设置是否符合国家治理经济犯罪的需要,以及非法经营罪设置本身所做的"去口袋化"的努力。条文修改论有合理性,但仅能望梅止渴,条文解释论较之更有实效。目前,兜底条款解释方法为同类解释。同类解释中的"同一类型说"适用范围狭隘,仅能保证对典型兜底条款的妥当解释。"实质相同说"仅关注具体条文的内部协调,缺乏明确认定犯罪本质的规则,暗含引导司法者作出类推裁判的风险。因此,不能期望仅利用同类解释规则便能实现对非法经营罪的合理解释。应根据解释学原理明确"文义—体系—目的"递进式解释方法体系的实践意义,文义解释中明确"经营行为""市场秩序"的内涵,体系解释中处理好刑法条文内外部协调关系,目的解释中以规范保护目的为标准检校结论。以上各个解释环节都可以独立起到排除犯罪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违反国家规定”是确定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前提条件,但并非唯一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考察行为是否符合《刑法》第225条规定的四项行为方式。行为即便“违反国家规定”,符合《刑法》第225条规定的行为方式,也不一定构成非法经营罪,还需考虑是否存在出罪事由。依据司法解释追究被告人非法经营罪的刑事责任,前提条件是涉案行为符合司法解释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李依桐 《法制博览》2022,(4):136-138
非法经营罪作为投机倒把罪的转世,兜底条款的存在为其成为口袋罪带来了一定隐患,本文将分析非法经营罪的扩张原因,并从非法性、国家规定和市场秩序各角度进一步分析其扩张的表现,对于如何收紧兜底条款的口袋提出建议,并从立法与司法两个角度,对兜底条款的规制提出消减思路和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4.
为增强与新《证券法》之间的协调性,《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进行了联动修改。其中,本罪三项新型操纵市场行为的增设是对其行为方式的明确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修正前本罪行为方式的规定违背了明确性原则,仍有必要对明确性原则的具体内涵、判断标准与实现路径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澄清。此外,在体认立法上的犯罪化与司法上的犯罪化的语境下,犯罪化的概念应当重新界定。本罪增设三项行为方式虽系刑法修正,但并非立法上的犯罪化。在刑法修正与刑法解释的关系问题上,刑法解释的终点,即为刑事立法(刑法修正)的起点。但是,刑事立法(刑法修正)的起点,不一定是刑法解释的终点。在刑法解释所能辐射的范围内,除非基于价值上的重大考量,否则刑事立法无需加以修正,给予刑法解释足够的空间。本罪中兜底条款的规定为新型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的刑法规制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供给,同时也是本罪适用的难点所在。主流观点关于兜底条款的解释规则存在概念混同、标准混乱、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难以兼顾等诸多缺陷。应重构兜底条款的解释规则,提倡兜底条款相对从属性说。  相似文献   

5.
马秋生 《法制博览》2013,(6):169-170
徒法不足以自行,刑法只有通过法官的解释适用于具体案件,才能获得生命力,才能实现立法目的。在我国当前法治水平下,法官释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法官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既不能破坏刑法保障机能,但也不能受制于形式主义,而应当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选择合理的方法,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解释结论既合法又合理。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社会上各种类型的案件层出不穷,刑法适用的解释必不可少,本文首先探讨积极刑法理论和刑法适用解释的相关内容,然后讨论使用类推适用的方法解释刑法规范的特点,最后谈论为什么扩大解释产生的理解偏差在人们的可接受范围内,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学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扩张解释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解释方式,本身就具备较强的维护刑法适应性功能,可是对于这一扩张解释,经常有人会将其和类推解释搞混淆,亦或者是对其是否违背罪刑法定原则难以界定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则就刑法扩张解释的适用限度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在认可扩张解释合理性的同时,以刑法条文之中所具有的最宽含义来对其进行限度。  相似文献   

8.
黄祥伟 《法制博览》2023,(20):36-38
未经解释的法律不得适用于具体的个案中,只有经过解释的法律才能够被适用,为了解决法律滞后性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犯罪现象之间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其加以解释,从而稳定该现象。本文将会对刑法解释中的当然解释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刑法学中,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规定意义的说明。因为刑法内容是通过文字表达规定的,而绝大多数文字、词语都会有多个含义,或者是在日常用语与刑法条文中含义的内涵、外延不尽相同。由于罪刑法定原则的限定,刑法条文的含义通常不会超出普通生活用语的含义,以免损害国民的预测可能性。那么,当刑法条文对词语释义缺少明确规定时,如何对该词语的外延和内涵进行准确界定,有利于准确适用刑法,维护刑法权威。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故意伤害案件多发,但我国刑法中对于此类事件定罪条件要求较高,对轻微的暴力犯罪行为并不能进行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同时我国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不仅要求有伤害行为,而且还要求有伤害后果,但现实中往往因为伤害结果未达到标准,致使某些令人愤慨的暴力案件无法入刑。无疑,在我国刑法中增设外国刑法的暴行罪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