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典权作为我国独树一帜的传统民法制度,从历史文化、社会实践的角度论述典权存废并不具有说服力。存在之根本是典权有着其他法律制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暗含着民法公平的理念。典权特殊物权的性质,实现了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的有机衔接。除此之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土地问题的缓和,尤其是宅基地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海域使用权的概念即脱胎于人类对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基于海域的重要性,国家应当对其享有所有权。但是国家对海域的开发只能起到监督、引导作用,实践中仍要依靠市场中各个经济主体的参与。因此,海域使用权有必要作为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规定于法律体系中,作为经济主体参与海域开发的权利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朦娜 《法制博览》2013,(10):63+62
小区停车位的产权归属,一直是开发商与业主争议的焦点,在《物权法》74条规定出台以后,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然而归属争端渐渐平息后,逐渐而来的是小区车位、车库利用的问题。对小区车位、车库建立用益物权,使小区车位、车库物尽其用,最大化的实现其价值,是完善小区车位、车库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通过从建立小区车位、车库用益物权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来证明建立小区车位、车库用益物权对于小区车位、车库得到有效利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三权分置政策积极推进,该政策的实施亟需相应的法理论支撑。关于土地经营权的定性问题也是其中的重点。对土地经营权进行定性首先应明确其概念。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综合学界各类观点,结合现今法律体系与政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下文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5.
唐达 《法制博览》2021,(2):90-91
民法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以紧扣人民权利,保护人民利益为主的法律.针对现今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不足,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中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与民法典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具有很大的差别,民法典的编纂弥补了很多现实社会中...  相似文献   

6.
唐旭 《法制博览》2022,(31):45-47
伴随着近年房价的高涨和养老压力的增大,民众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民法典》对这一时代问题做出了及时积极的回应。“居住权”首次在《民法典》物权编以立法形式进行了展现。本文将从居住权的立法背景及时代价值切入来论述居住权入典的必要性,再从居住权这一章的法律建构和具体内容这两个方面来讨论居住权的具体适用,以期对我国的居住权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居住权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有自然资源,其所有权属于国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当前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立法和管理上,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各部门法之间权责不明晰,资源流转不顺畅。为确保无线电频谱资源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能,服务于国家建设和无线电技术进步,亟需建立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权制度这一新型的用益物权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承包人死亡等法律事件发生后,继承人之间不和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继承?本文由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属于法院立案范畴及是否能分割的观点着手,通过对理论分析和法律检索检验得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人民法院立案范畴但不能分割的规则,为各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确权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法制博览》2017,(15):67-68
宅基地使用权不同于一般的用益物权,其特殊性体现在其具有强烈的人身依附性。只有来自同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人才能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且宅基地使用权为家庭共有,因此宅基地使用权不能作为个人财产被继承。本文将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继承现状入手,从学理上分析禁止农村宅基地继承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
准不动产物权是指那些具有流动性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点,并在法律上具有不动产某些特征的物,我国理论界对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而准不动产物权变动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逐步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对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研究能够在明晰权利的归属和登记效力的基础上,对我国司法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红云 《法制博览》2013,(10):47-48
从罗马法开始,物权的客体就主要是有体物。有体物包括有形物和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被人们创造或掌控的一些无形物,例如电力、频道、磁场等自然力以及网络虚拟财产等。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使一些财产权利也进入交易领域,从而成为他物权的客体,但并不是所有的权利都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只有已经客观化或具有客观的表现形式的财产性权利,才可以成为担保物权的客体。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通过以来,民法中诉讼时效若干问题的修改引起了理论和实务界的巨大轰动,短期诉讼时效一律修改为普通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在权利行使的最后六个月内中止的,其补足的时间一律为六个月、未经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行使返还原物的请求权适用普通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这其中当以未登记的动产物权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引起的反响最为强烈。这些制度的修改冲击着《民法通则》的原有规定,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诉讼时效制度的理解。与此同时,其通过不仅有助于解决法律实务中出现的问题,而且为中国民法典的出世作出了全局性的谋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等待着我们去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只有这样,它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从而发挥法律的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权处分被梁慧星教授称之为法学上的精灵。在社会交易当中无权处分行为频繁发生,理论界和实务界就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还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就先行法律中有关无权处分的规定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对无权处分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物上请求权是否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在我国现今主要有外部定性和内部划分两种分析方式。然而,因物上请求权的特有性质,难以运用类比方式确认其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从物上请求权内部各具体权利出发,结合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目的,仅对无需进行登记的动产的原物返还请求权限定诉讼时效,更能协调物上请求权对物权的保护与诉讼时效制度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法益在刑法学体系中的地位,随着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不断发展,对法益的概念和定位发生了变化。明确法益的定位,对司法实践及研究犯罪客体与客观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法益的分析,能深入了解犯罪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刘洋 《法制博览》2013,(2):257+250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法律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网游中虚拟物纠纷得到了国内法律界不少的关注。我国第一起网络虚拟物纠纷的法院审理不仅仅给网络游戏玩家带来了福音,从民商法理论来讲也是意义重大的,它标志着无体物权保护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刑法理论关于财产损失是否为诈骗罪的构成要素之一,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例如德国刑法明文规定财产损失是诈骗罪的成立要件,日本关于诈骗罪条文并未明文规定财产损失。本文将从刑法的逻辑、法益等另一个视角论证财产损失并不是诈骗罪的成立必要要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子璐 《法制博览》2015,(7):105-106
《刑法修正案(八)》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体现了我国立法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但在保护环境法益的过程中,还存在些许不足,笔者主要从环境犯罪所侵犯的法益、罚金刑的产生发展入手展开讨论,认为需要对环境犯罪中的罚金刑进行改革,将罚金刑作为环境犯罪刑罚的主刑,通过明确罚金数额及采用设立基金等方式对罚金进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9.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是刑法第八修正案中新增的一条罪名,该罪名的规定,对于完善刑事立法、限制器官买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项新的罪名,该罪名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该罪名涉及到三方主体——供体、需体、中间人,使得本罪的实施难度更大。因此,本文拟从保护法益、构成要件、立法完善,来实现该罪的准确适用,希望对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交付是善意取得成立的要件,然而物权法第106条却没有明文指出观念交付是否也属于善意取得制度里的交付,比如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本文对此争议进行研究,探析了肯定说、否定说。在充分权衡利害得失的基础上,联系善意取得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市场交易安全和便捷,得出我国采用否定说较适宜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