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讯     
《南风窗》2013,(21):16-16
上海自贸区开放外资娱乐业日前,上海自贸区整体方案公布。方案除了包含已经广泛讨论的简化审批、金融开放等领域的内容,也公布了在若干行业的对外开放清单。在文化服务领域,上海自贸区方案对外资开放了演出经纪和娱乐服务行业。方案规定,取消外资演出经纪机构的股比限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在  相似文献   

2.
张纲纲 《南风窗》2014,(20):54-55
在国际贸易方面,设立上海自贸区的目的不是要在那近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与全球进行自由贸易,其真正的目的,是想通过上海自贸区来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由贸易体系,为今后加入区域性的贸易体系做准备。  相似文献   

3.
张墨宁 《南风窗》2014,(20):44-46
上海自贸区最后形成的方案不是一个理想的方案,但是一个可推进的现实方案。上海自贸区至少说明了整个中国经济和管理体制的导向,就是市场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谭保罗 《南风窗》2013,(20):68-70
金融改革须"三位一体",即汇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同时进行,三者相辅相成。继深圳经济特区之后,上海自贸区被寄予了一种成为"改革杠杆"的期望。在外界预期中,自贸区改革的最大看点是金融,而核心则是资本项目开放。对中国仍然比较脆弱的金融体系来说,尽管资本项目开放可能只在28平方公里的小范围中试点,但作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试验,其冲击波对自贸区"防火墙"的突破能力必然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中国在新的贸易时代背景下建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尽管学术界相当关注这一现象,但既有研究往往缺乏从宏观国际视野出发的考察。本文借用国际政治学视角,解析上海自贸区的国家战略行为,考察上海自贸区成立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动因,并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应有路径。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既有适应国际贸易发展新形势的考虑,更有应对美国新地缘经济战略、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战略意图;而其国内动因则在于推动国内政治经济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外贸战略转型升级以及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基于对其国际和国内背景的分析,笔者提出,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未来路径应遵循以下三点:首先要紧盯国际经济贸易新趋势,关注美国的区域战略;其次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完善法律法规;最后,控制风险,在行政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经验,逐步推广,从而形成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29日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历史性的时刻,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改革、体制的完善。国家也为上海自由贸易区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的新法规、新政策、新制度,这为自贸区的贸易往来创造了宽松的交流环境、扩大了主体范围、增加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卢迎 《法制博览》2015,(4):188+187
信托架构和运行的灵活性,决定了受托人具有天然的信息垄断优势。我国信托法由于采用绝对所有权制度,使得受托人地位始终无法得到明确,并且缺乏对受托人消极资格的规定,受托人的道德风险规制机制缺乏。笔者认为,破解这一窘境的良策在于有限度的承认双重所有权制度,同时完善受托人任职资格的负面清单规定,强化受托人信义义务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叶竹盛 《南风窗》2016,(4):25-27
正中国从传统的竞争性创新模式发展到自贸区创新模式的"大变局"过程中,为了继续挖掘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改革红利,首先得在各地官员的创新观念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求各地官员甘当改革创新的"二传手"。最近笔者在两个自贸区的调研中发现,一些官员在制度创新问题上存在一种微妙的心态,认为自己不过是其他自贸区的"试验田",是"二道贩子",没办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创造"某某模式"  相似文献   

9.
清单作为一种信息清晰化集成工具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公共治理中的清单制以公共利益为制度内核。以适用对象和制度功能为标准,可以将公共治理中的清单分为行政效率型清单、服务公平型清单、治理效率型清单和治理监督型清单四种理想类型。这些类型在当前中国公共治理中均可以找到对应的制度案例,其中行政权力清单、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自治权力清单在实践广度和制度化方面具有代表性。这些清单制与当前中国国家治理倡导的转型和赋权具有耦合性。然而,对四种清单制案例的考察表明,科层化制度供给模式会固化清单制的行政逻辑,压缩治理逻辑,进而无法有效回应多元化的问题情境,最终可能引发目标偏差。未来清单制需要立足于适用对象和问题情境,跳出以政府为中心的实践机制,并建立以市场和社会的治理规律为机制调适的路径导向。在研究层面,清单制可以成为理解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独特制度案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美国的政治竞选活动获得的捐助资金大部分都花费在了通过政治广告所做的宣传上,宣传的大部分资金又花在了电视广告上,而这些花费是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的。作者将政治竞选广告与传统商业广告进行了比较,指出政治广告区别于传统商业广告的重要一点就是负面政治广告的存在,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负面广告对选举制度的负面作用。文章提出,商业电视广播是政治电视广告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严重侵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于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以及新形势下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有极大的负面作用。在犯罪学、刑法学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操作中明显出现了职务犯罪轻刑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于有效规范官员的职务行为、保证职务的廉洁性又形成了一种障碍。从司法实践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职务犯罪在罪与罚上存在脱钩现象,出现了轻刑化的倾向,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为完善刑罚结构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竞争力的体现。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和目标。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出它独特的价值,而且发挥着其他主体难以替代的作用,这已经被各地各类非营利组织参与实践所充分证明。但目前就整体而言,非营利组织参与的渠道尚不畅通,制度环境依然存在障碍。如何通过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拓展其参与的渠道和途径,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上海非营利文化组织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改革和创新我国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管治文化向引领文化的转变,逐步走向负面清单管理方式,以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策划人语2010年的第一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作为其中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一方,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4.
南方朔 《南风窗》2011,(8):95-95
人的思想行为里,有一种方法论叫做"负面消去法",它的意思是,有一种我们认为是正面的东西,但它又很难定义及列举,这时候既然正面难定义,我们为了避免纠缠,干脆只谈它的负面,负面少了一项,正面就等于多了一项,当正面多了,它就自然而然会出现定义。这种"负面消去法"最好的例子就是"文明"。文艺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4,(21)
<正>时间是个古怪的角儿,有时让人度日如年,有时又让人度年如日。这不,上海自贸区有人说它姗姗来迟,推进太慢,不够解渴;可如今一眨眼,迎来了一周岁的生日,真印证了爱因斯坦怪老头"相对论"的说法!空间其实也是个古怪的角儿,一块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转眼变成了一块大磁石,聚焦了那么多目光,吸引了那么多人参与,让各界各方估摸掂量,寻求制度与现实结合的商业空间。也印证了爱因斯坦怪老头的"时间、空间都  相似文献   

16.
马春燕 《工会博览》2014,(20):23-26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放弃了安逸,离开了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公司,被许多业内朋友视为“冒傻气”;他在新公司成立之后,改变了传统出租车企业“放羊”式的管理模式。探索出的一条全新管理模式成为了北京市纯电动出租车运营的样板。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4,(20):38-43
9月29日,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挂牌一周年,一年来,这块“改革的高地”聚焦着海内外的关注,也承载着海内外的压力。对内,正如李克强指出的:“30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首先是从沿海开放的经济特区带动的。今天看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而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点,影响着中国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也为新一轮改革提供动力。但正如所有的改革一样,顶层设计和底层诉求之间永远存在落差。  相似文献   

18.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目标,上海合作组织自贸区建设是成员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合组织自贸区的建立既有利于各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经贸政策的协调,因此建立上合组织自贸区具有必要性;而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密切的贸易联系和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各成员国合作意愿较强,中亚安全形势向好,都使建立上合组织自贸区成为可能。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也表明,上合组织自贸区的建立,能够产生明显的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对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中国应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贸易自由化、加速投融资一体化、完善成员国之间政策协调和密切区域内人文交流五个方面对上海合作组织自贸区的建设路径和方法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两岸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区域合作一直是深化合作的重要途径。随着上海自贸区和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设立,两岸间经济合作的方式与途径有待进一步拓展。文章以增长极理论为研究基础,试图通过分析两岸在区域合作中新的实践,提出两岸两区之间开展合作的方式与路径,并为在新情势下拓展两岸合作的空间与方式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晋杨梅 《法制博览》2023,(3):142-144
为适应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H省自贸区应运而生。H省自贸区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以“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为指导,在借鉴S市自贸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