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美英参战兵力和伊拉克军队简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艾敏 《西亚非洲》2003,(2):71-74
当地时间 3月 2 0日 5时 35分 (北京时间 1 0时 35分 ) ,美军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部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40余枚 ,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根据所掌握资料并综合各方报道 ,截至 3月底 ,双方参战兵力如下 :美英联军参战兵力及军事基地   (一 )美国参战部队 ,约 2 8万人。1 .陆军 约 1 5万人 ,已知有 :第 3机械化步兵师 ,下辖第 1、第 2、第 3装甲旅和 1个航空旅 ,共约 1 6万人 ,装备有坦克和装甲车共约 430 0辆。第 4机械化步兵师 (又称“常春藤”师 ) ,下辖 1个装甲旅、 2个机械化步兵旅、 1个航空旅和 1个炮兵旅 ,共约 1 7万人。装备…  相似文献   

2.
2015年3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伊拉克军队向“伊斯兰国”发动大规模反攻.2日,伊拉克军队向提克里特市发起进攻.该市位于巴格达以北150公里,2015年6月被“伊斯兰国”占领.伊拉克军方称,包括伊拉克军人、警察、反恐部队、什叶派民兵组织“人民动员部队”以及逊尼派的部族战士共3万兵力参与了此次行动.有报道称,伊朗革命卫队的海外特种部队“圣城旅”参与了战斗.西方媒体分析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曾表示将用3年时间剿灭“伊斯兰国”;因“伊斯兰国”不仅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接连杀害平民和人质,还在尼日利亚、巴基斯坦、也门及丹麦等地发动恐怖袭击,美国便决定联合各方面力量,提前用兵.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时间12月17日午夜,美国向伊发动丁代号为“沙漠之狐”长达70小时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共发动了200多次空袭,袭击了97个地点。其中巡航导弹共发射300枚,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5周发射的总数。这次空袭是美伊长期矛盾激化的结果。 美国:海湾战争后,美国制定了针对伊拉克的遏制政策,力图通过维持对伊武器核查和全面经济制裁,削弱乃至推翻萨达姆政权,销毁和防止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消除其对海湾  相似文献   

4.
1991年 5月 1日 联合国宣布 ,已组建以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为首的联合国销毁伊拉克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简称特委会 )。5月 1 4日 特委会首批由 3 4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小组抵达巴格达 ,开始对伊拉克境内核设施进行实地核查。5月 1 7日 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向安理会提出一项销毁伊拉克武器的三阶段计划。1 992年 7月 5日 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要求进入伊拉克农业部大楼 ,遭到拒绝。到 2 6日 ,伊拉克一直禁止联合国核专家进入伊拉克农业部大楼。1 993年 1 1月 2 6日 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长期监督伊拉克武器生产的第 71 5号…  相似文献   

5.
海湾战争后,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始终是影响美伊关系及世界局势的重要因素。今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武器核查问题的第1441号决议,13日伊正式宣布将无条件接受该决议。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武器核查将很可能再度成为美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导火索”。 一、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在美国推动下启动。1990年8月,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17日,美率多国部队对伊发动了“解放科威特”的战争。战后,为彻底削弱伊拉克这只“海湾虎”的实力,推动联合国安理会于同年4月3日通过对伊制裁的第687号决议。决议要求伊必须向联合国申报其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核、生、化武器和射程超过150公里的弹道导弹,以及生产这类武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1999年1 2月 1 7日 安理会通过第 1 2 84号决议 ,决定成立联合国监督、核查和视察委员会 (简称“监核会”) ,代替名存实亡的“特委会” ,负责对伊拉克销毁生化武器和弹道导弹的核查 ,但一直遭到伊拉克拒绝。2 0 0 1年2月 2 6日 联合国与伊拉克在纽约举行关于恢复对伊武器核查问题的会谈 ,这是自 1 998年 1 2月以来双方首次直接接触。此后双方进行了多次会谈 ,但无进展。2 0 0 2年8月 1日 伊拉克外长致信安南 ,邀请联合国“监核会”主席汉斯·布利克斯访问伊拉克 ,并希望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能“在双方同意的最早时间内”抵达巴格达。9月 1…  相似文献   

7.
1960年9月10日—14日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在巴格达开会,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现有成员国13个。该组织的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旨在单独地和集体地维护成员国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 1961年9月1日—6日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桀骜不训,敢说敢于,被称为"注定要震惊世界的人"。70年代中,萨达姆便在伊拉克掌握了实权,1979年正式上台执政,不久便爆发了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1990年8月28日,他下令伊拉克军队入侵并吞并了科威特,从而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之间的一场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的海湾战争。战争以萨达姆的失败及被迫接受安理会的有关撤军决议而告终。但萨达姆并未认输,在此后与美国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中,他屡次巧妙地躲过了美国的在弦之箭,并以敢同美国"叫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1月 2 9日 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国情咨文 ,将伊拉克定为“邪恶轴心”国 ,指责伊拉克谋求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后 ,美国不断为“倒萨”做舆论宣传和行动准备。3月 1 0~ 2 0日 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中东 1 1国 ,试图说服中东各国支持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 ,成立反伊同盟 ,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创造条件 ,但受到中东各国一致反对。6月 1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 ,首次提到美国有必要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7月 8日 美国总统布什强调“改变伊拉克政权是美国的一项国策” ,“我们要用一切方法…  相似文献   

10.
5月28日,在巴格达“绿区”的伊拉克总理办公室,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罗克和伊朗驻伊拉克大使哈桑·卡齐米·库米就伊拉克问题进行了约4个小时的会谈。这是自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以来,美伊两国最高级别的公开双边会谈。对美伊这次对话,国际舆论评价不一。部分舆论认为,会谈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双方只不过是“走走过场”;  相似文献   

11.
每月大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2月大事 :(一 )美英空袭伊拉克。 1 6日晚 ,美英两国出动 2 4架战机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 5处军事目标进行轰炸 ,摧毁伊拉克防空指挥中心的通讯设施 ,并造成 2人死亡、2 0多人受伤。 2 2日 ,美英又对伊拉克进行第二次空袭。这是 5年来美英两国首次对伊拉克南部禁飞区以外的地区进行空袭。事件发生后 ,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弹。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马吉德谴责美英无端对伊拉克发动空袭并造成平民死亡 ,称将激起阿拉伯世界“愤怒和仇恨”。中国、法国、俄罗斯谴责美英破坏国际法准则的行为 ,希望各方遵守联合国决议 ,在联合国范围解决…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生性独特,敢说敢干,无所顾忌,被称为“注定要震惊世界的人”。1980年即萨达姆执政的第2年,就挑起了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1990年8月2日,两伊战争的重创尚未愈合,萨达姆又馋涎弱小而富有的邻国科威特,下令伊军入侵并将之吞并,引发了举世瞩目的海湾危机,并最终演变成1991年初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的海湾战争。海湾战争后,在与美国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中,他屡次巧妙地躲过了美国的在弦之箭,并以敢同美国“叫板”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28日,美国为首的联军占领当局在巴格达戒备深严的"绿区"秘密举行了一个小型仪式,提前两天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主权。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把相关的法律文件交给伊拉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迈哈迪·穆罕默德,宣布占领当局解散,权力移交给伊拉克临时政府。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7日,“伊拉克圣战基地组织”(Al-Qaeda in Iraq)头目阿布·穆萨卜·扎卡维(AbuMusab al-Zarqawi)在美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北的巴古拜进行空袭时被炸身亡。约旦籍的扎卡维是穆斯林逊尼派的极端激进分子。伊战后,他领导的“伊拉克圣战基地组织”从解放伊斯兰土地、驱逐  相似文献   

15.
1994年10月7日,西方舆论传出,大批伊拉克精锐部队正在向伊科边境地区调动。克林顿立即对伊拉克发出警告,并下令增兵海湾;英国政府也命令其在海湾的部队进入戒备状态;科威特则宣布全民总动员。海湾局势再度紧张。  相似文献   

16.
9月15日,美国在伊拉克的私人保安公司美国黑水保安咨询公司(简称“黑水保安公司”——Blackwater)在护送美国国务院的一个车队经过巴格达的纳苏尔广场时,与伊拉克安全部队发生交火,打死伊方安全人员及平民11人,引发伊拉克新一波反美情绪,并在美国国内引起不小争论。伊拉克内政部在事发第二天吊销了黑水保安公司在伊拉克活动的执照,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的中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是冷战后中东局势最为动荡的一年。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伊朗核危机、频繁的暴力与恐怖事件以及美国民主改造中东战略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中东“动荡图”。一、伊拉克陷入战后“乱局” ,重建步履维艰   2 0 0 3年 3月 2 0日 ,布什政府经过一年多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准备 ,终于发动对伊战争。到 5月 1日布什宣布“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为止 ,这场持续 4 2天的战争 ,实现了美军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但战后伊拉克并未沿着美国所设计的方向发展 ,相反局势较战前更为混乱 ,美军陷入遭受暴…  相似文献   

18.
正当法、德两国与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立场分歧日益严重之时 ,2 0 0 3年 1月 30日 ,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丹麦、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八国在英国《泰晤士报》上联合发表声明 ,号召欧洲在对伊动武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声明称 ,维持与美国的“团结和凝聚力”对欧洲来说“至关重要” ,“大西洋两岸的关系不能成为伊拉克政权威胁世界安全的牺牲品”。① 2月 5日 ,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安理会提供了所谓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的“不可否认的证据”后 ,中东欧十国 (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3月1 8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正式打响,不到一个月,萨达姆政权就倒台了,伊拉克政权的变更比人们预想的要快得多,但伊拉克战后经济基础设施的重建,却比人们预想的要缓慢、复杂和困难得多。国际商人在争先恐后地涌向伊拉克,在伊拉克各地,尤其是首都巴格达,来自世界各国的航空货运代理人员渐增,其首要任务是在巴格达和伊拉克各地为自己的贸易公司与合伙人建立航空货运办事处、联络点,忙着与伊拉克贸易公司和批发商签订贸易代理协议。已抵达伊拉克和迅速开展商业活动的航空货运代理们希望在伊拉克的航空货运上发一笔大财。据悉,伊拉克有相…  相似文献   

20.
布什"倒萨"意图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1月 3 1日 ,布什发表《国情咨文》 ,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 ,6月 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长篇演讲中提出今后将对拥有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的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8月 1 5日美国国防部向总统和国会提交的2 0 0 2年《国防报告》及 9月 2 0日布什向国会递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都将“先发制人”作为美国对敌对国家和恐怖主义组织实施打击的主要方式。 1 0月 8日布什继 9月 1 2日联大发言后再次发表态度强硬的“倒萨”讲话。 1 0日、1 1日美国众参两院通过决议授权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打击伊拉克。其势逼人 ,如上弦之箭。人们不禁要问 :海湾战争的失败和国际制裁已使伊拉克国力孱弱 ,满目疮痍 ,布什仍对萨达姆不除不快 ,其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刻的战略意图和背景 ?如果布什“倒萨”成功 ,将会给世界战略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进行对谈 ,所谈观点不一定完善 ,但其中所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和睿智若能有助于您更深入的思考 ,那将是我们的最大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