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华社记者在黄河流域一些省区发现一个怪现象:在污染企业“扎堆”的地方,环保部门靠源源不断的“排污费”过得有滋有味、衣食无忧,而在污染企业被大量关停的地方,环保部门却因收费少而“穷”得叮当响,有的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作为国家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部门,一些环保局怎么偏偏吃起了“污染”呢?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地方的领导不把环境保护当回事,甚至认为环保与发展相矛盾,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政府对环保投入严重不足,必不可少的环保经费得不到保障,使环保部门不得不靠吃“污染”过日子。二是管理体制存在漏洞。“排污费”是一把双刃剑,从正…  相似文献   

2.
行政执法的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法作为政府工作最基本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行政执法的难点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一、行政执法的难点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执法依据存在缺陷执法难。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执法依据与执法实践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有的甚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矛盾。具体表现为:1、执法依据滞后,难以执法。由于立法跟不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往往在某些领域的管理上无法可依,行政执法出现“漏洞”和“空白”。由于形  相似文献   

3.
晓风 《奋斗》2007,(1):19-20
刚刚过去的2006年,环境保护以其实际行动走进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省委、省政府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全省深入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立案查处一大批环境违法案件.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松花江污染事件发生后,尽管我们支付了昂贵的代价,但也从中吸取了新的教益、新的思维和新的动力。面对未来,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坚信,2007,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让我们共同期待“环境保护的春天”。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治理城中村燃煤污染,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中,由于城中村管理常常游离于法律的边缘,燃煤污染治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相关针对性法律法规缺失,燃煤污染的环境监管体制存在缺陷,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公众依法参与程度较低等,因此,治理我国城中村燃煤污染,必须完善城中村燃煤污染防治立法,健全执法机制,保障高效执法,建立健全地方绿色环境标准制度。强化城中村燃煤污染治理的公众依法参与程度,努力寻求政府政策的支撑,从而使城中村燃煤污染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7,(2):6-6
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有的领导同志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放到一边,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这种思想和做法是不行的。科学发展观不是空的。经济建设中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群众生活问题、社会发展问题摆在什么位置?是只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还是真正解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污染项目、高能耗项目是很热衷、熟视无睹,还是下大力气解决?这是检验是否真心实意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一切发展都要有利于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宁可发展得慢一点,也不能干破坏环境的事情。如果真正为群众的利益负责,为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负责,那些污染大、影响群众健康的项目该关停就要关停,不能上就是不能上。是否把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检聆甫彻常的宗旨的一个非常现实、非常重要的尺度。  相似文献   

6.
声音     
“我把一年的罚款都给你,今年就不要来查了。” ——浙江省一地方环保局去一家污染企业执法,企业主气焰嚣张,当场扔出120万元现金。据了解,企业违法排放污水一次,环局顶多罚10万元,但执行的周期需要四五个月。因为企业要申请行政复议,要到法院起诉,在这四五个月里,企业依旧可以超标放,而且环保局“一事不能再罚。”  相似文献   

7.
热词     
《廉政瞭望》2010,(3):7-7
养鱼执法 养鱼执法是钓鱼执法的升级版。违法者有违法苗头,或刚刚开始违法时,执法者不及时制止,而是让违法者实施违法,或者放大违法,然后再执法。这种执法多出现在“经济”违法的执法中,都是出于“经济”考虑。如哈尔滨通河县,私家小排量车通过罚款3000至7000元即可“合法”营运一年。养鱼执法是严格执法的“病毒版”,是对法律的践踏。  相似文献   

8.
跨区域环境治理需要地方政府间的密切协作,同时也离不开具有更高权威的主体的介入。作为我国的跨区域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环保督察局应当在跨区域环境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功能缺位,长期以来区域环保督察机构在跨区域环境治理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我国区域环保督察机构在跨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功能定位。基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实践,通过对“污染影响跨区域”和“污染源跨区域”两大类我国目前主要的跨区域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可知,区域环保督察机构应当担任“监督者”而非“管理者”的角色。充分借鉴中央环保督察的制度框架,区域环保督察机构应当通过构建跨区域环境问题的信息和线索收集机制、督促整改机制和问责启动机制实现对地方政府涉跨区域环境问题执法的有效监督,从而发挥区域环保督察机构的跨区域环境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健康的招商引资能给一个地方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群众带来实惠,“病态”的招商引资则会拖垮一方经济、祸害一方群众,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病态”的招商引资多种多样:一是有的干部见别的地方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便心生羡慕,急于“见贤思齐”,但这种“思齐”不是建立在对客观实际和本地状况的具体分析之上,而是脱离实际,简单类比,盲目照搬,乱铺摊子,结果形成不少毫无效益的“烂尾项目”、“半截子工程”。二是有的地方政府头脑发热,用地方文件取代国家法律法规,强令有关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土地,核发营业执照。三是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各地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几个误区:误区之一:改善环境就是大兴楼堂馆所。有的地方为搞“形象”工程,不顾客观实际,建豪华办公楼、宾馆、度假村,买高级轿车,盖高档别墅,树高标准区位“牌坊”;而同时,这些地方甚至教师工资难发齐,下岗职工难就业,贫困户难脱贫。误区之二:改善环境就是搞好生活接待。认为引进外资,就要对投资者在吃喝住行上舍得“投资”。三天两头由政府官员为“投资者”举行宴会,山珍海味,餐餐出新,一桌动辄千元万元。“一陪吃二陪喝三陪小姐供玩乐”,还认为“舍不得姑娘套不住狼”、“舍不得票子…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交通“钓鱼执法”实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章友德 《唯实》2010,(3):61-65
由于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黑车”猖獗一时。为了遏制“黑车”,在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取证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面对“取证难”现象,政府机关决定奖励举报者,却无意中催生了职业“钓饵”的出现,导致“钓鱼执法”现象。“钓鱼执法”的深层次原因是执法权力的“传声污染”,而非坊间广为流传的“利益链”说。“钓鱼执法”对和谐社会建设和诚信政府建设都十分有害。采取措施,杜绝“钓鱼执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造成农村基层组织运行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发展集体经济措施不力,导致村级组织造血功能不足,无钱办事,这是村级组织运行不畅的“瓶颈”。近几年来,尽管各级党组织号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但实际上不少地方集体经济发展并不快,还有一些地方集体经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被削弱了。一些经济职能部门热衷于支持个体经济发展,而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不够;一些农村干部也认为集体经济管理难,因而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热情。有的农村干部  相似文献   

13.
陈东琪撰文指出,“入世”后,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我们所有的中国人,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积极应对挑战,积极适应和驾驭快速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环境。 一、抓住“一个主题”。对中国来说,“入世”只是手段,加快发展才是目的,才是根本的主题。对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到今天为止,我们很多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基本上处在一种维持的状态,其中,有的是带病运转,有的还在“等、靠、要”,希望政府来救它们。没有资金时,希望政府批准它从资本市场高价增发圈钱;债台高筑时,希望政府批准它债转股;资产重组时,希望政府把“人”和“债”的负担包下来;盈利时,没有积累的冲动,没有居安思危求发展的精神。“入世”后,这种“被动保生存”的做法行不通了,一定要有危机感,要有“居安思危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23,(24):9-9
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把开展耕地保护专项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对66件耕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督办交办,督促强化执纪执法,严查问题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深挖彻查耕地保护乱象截至目前,66件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共追责问责746人,其中204人为地方党委、政府或部门“一把手”。  相似文献   

15.
执法监察既是监察机关的职能,也是各级政府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抓好执法监察工作,不仅是监察机关的任务,也是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的职责。但是有少数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同志对执法监察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执法监察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有的认为开展执法监察会干扰地方和部门的正常工作;有的认为执法监察管得太死,束缚了的改革的手脚,不利于思想解放;还有的怕查出问题,脸面不光彩,不愿意搞执法监察。因此,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同志要进一步提高对执法监察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克服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一些企业多次登上环保“黑名单”却屡教不改,似乎并不惧怕环保部门的查处. 加强环保治理,优化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大事.既然既有的处罚措施效果仍欠佳,理当对视破坏生态环保为儿戏的无良企业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不能让“环赖”有恃无恐. 一是要运用经济手段.目前少数企业环保违法后受到的经济处罚,只需要停运一套脱硫设施个把小时就能把罚款“挽回”来了,自然对几万元或十几万元的处罚不在乎.要不让违法企业违法之后“偷着乐”,就要重修环保违法处罚规定和环境污染企业征费规定,根据企业年产值等确定罚款基数,并根据违法污染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加倍征收排污费.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现在许多地方的乡镇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许多乡镇企业目前已到了举步维浪的地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症结之上:认识难统一,环境难宽松。一是不能正确认识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的人认为乡镇企业是杂牌军,难成气候。有的人甚至认为办乡镇企业是为个人谋私利。二是不能从乡镇企业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的原则出发,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例如对比较后进的地区没有实行优惠政策和倾斜政策。三是怕担风险,看不到乡镇企业的光辉前景,对乡镇企业是“叶公好龙”。四…  相似文献   

18.
正2月18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与中外记者面谈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他坦言,环境执法确实面临地方政府经常干预的问题。此前媒体报道过的案例也不少,但这样的事实由环保部部长亲口说出,却仍让人感到震惊。环境执法面临的无奈,一方面折射出长期以来环保部门受诸多因素掣肘的现实,责任很大,实际拥有的权力却有限,存在着严重的权责不对等,处境尴尬。另一方面,虽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环境执法还需要地方政府各部门协调实施,协调工作困难,环境治  相似文献   

19.
目前,西部各地争先恐后地搞基础设施投入,搞市政“绿化工程”、“光彩工程”等,都显示了地方政府对投资环境的重视。但投资环境是个系统工程,除了这种立杆见影的“硬指标”外,更重要的还包括政策、服务、管理、执法等在内的“软指标”。其实,西部各地能否营造真正良好的投资氛围,其关键是能否有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即让外来投资者有“三种感觉”。  相似文献   

20.
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强化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综合治理 ,使大中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重视农村污染的治理。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 ,加快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继续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加强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建立环境、气候和地震监测体系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加强执法和监督。开展环保教育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因此 ,环境保护的目标是 :到 2 0 0 5年 ,进一步完善环境和生态保护法规和管理体系 ,并逐步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