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有华 《学理论》2009,(12):58-59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根本上说就是在新的形势下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干部选拔中,必须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从根本上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从当前干部工作的实际来看,落实“四权”,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必须提高在政策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全方位的“公信度”,充分发扬民主,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充分体现了坚持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观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在全面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宏伟蓝图的同时,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特剐强调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第一次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个命题,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方向、原则、标准和价值取向。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认同和信任程度,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准确把握公信度这个标尺,对于在新的起点上做好组织工作,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近年来,丹江口市在干部提名、民主推荐、考察考核、公开选拔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注重凭实绩用干部,从而为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干部打开进一步发展的通道,实现了组织意图和群众意见的有效结合,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6.
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是当前执政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着力探索解决的难点问题,也是近年来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不对人、用不好人,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7.
聂世军 《理论探索》2008,3(3):56-58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新扩展,反映了党的干部工作理念的新发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出现新变化的必然要求;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将推动干部制度民主化改革的进程,为从源头上遏制用人不正之风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话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治本之策。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都指出,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着力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9.
提高高校领导班子选人用人公信度,是高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是高校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基本前提。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是高校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途径。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是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保证。提高高校领导班子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各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同时强调“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就要求,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辩证统一。在今年初全国省区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展开时,《人民日报》为此连续发表了中组部的两篇重要言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和《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08,(11):62-63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按照德才兼备、往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就是公众对选人用人的信任程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对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一项新要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就必须在干部工作中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真正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对干部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各级组织部门亟需破解的现实课题。选人用人要提高公信度和满意度,就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坚持以公开为前提、公平为根本、公正为保障、公认为基础,并通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才能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信任、信服、信心和信赖。  相似文献   

14.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公信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干部队伍的活力,关系着党群干群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十分重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选准用好干部,树立正确导向,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任机制、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通过导向来引领干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在新形势下,应坚持从规范性、连续性、全面性、竞争性、特色性等方面出发,不断树立和彰显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办事,积极探索选好人用好人的办法和措施,扎实推进干部培养教育、推荐考察、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改革,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7.
为政之要,重在用人。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用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织保证,也是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临泽县以落实干部选任四项监督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重点,紧扣关键环节,积极实践创新,规范选任程序,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相关法规和制度要求,并结合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组织建设年等重点工作进行积极探索,有效地提高了组织工作满意度和选人用人公信度。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麦积区在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中,坚持从执行制度的准确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入手,不断完善机制,改革创新,规范选人用人工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民主测评是干部管理工作民主化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群众意愿、增强干部工作公信度的具体体现,也是从源头上防止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一项根本性举措。提高民主测评的质量和水平,对于全面深入地了解干部,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科学合理地使用干部,促进形成正确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