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思考河池地区运输总公司蓝永毅,韦克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而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中,如何看待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党建工作如何抓,便是摆在企业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我们...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们“国有企业改革与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领导问题”课题组在上海市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调查,与各级党委和42个企业、企业集团和市管控股公司进行了座谈和交流。按照中央要求,上海从1994年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从140家发展到250家,下属企业2725家。1997年初,市委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到2000年国有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上形成良好机制,从提高企业内部素质上实现各方面工作的加强。在试点中,市委明确提出,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企业党委的…  相似文献   

3.
深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于1994年5月正式启动。38家试点企业,绝大部分为市属及中央、省驻深国有企业,职工总数154万多人,党组织1336个,党员15833人。近两年来试点企业在实行政企分开、深化产权制度、企业领导体制、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成绩,一些成熟的做法开始推广到面上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深圳试点企业党组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新的经验:一是在正确处理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实行经理负责制关系方面进行了探索,找到了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把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2010年以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目标。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统一的模式。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当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把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同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近几年来,各地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过程中,对如何实现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如何解决企业党组织与新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不断地进行了探索。不少地方在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领导人员的选配和班子的结构上,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做…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研讨会综述黄方正,贺光新1995年初春,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召开了"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研讨会。会议由该校科研处和经济学教研部共同承办。省政协副主席、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省委研究室主任唐公昭等及省委党校、西南财大...  相似文献   

6.
由国务院确定的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18个城市以“增资、改造、分流、破产”为主要内容的“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可以说是国有企业全面进入市场的前奏.由于肩负着探索和积累经验的重任,并被寄予以“点”代“面”的厚望,此次试点工作得到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那么,经过一年多的积极运作,试点工作进展如何呢?近日在青岛召开的全国企业改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来自试点城市及试点企业的代表,在交流了各地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更把焦点对准了试点推进中所遇到的深层次的体制弊端.与会代表认为:“九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试点乃至整个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7.
从197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进行了15个年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使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除了中央确定的100家企业进行试点外,全国各省、市都根据中央的精神,积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主要有这些方面:一、组建大企业集团。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大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支柱。以日本来说,三菱、三井等六大集团,基本上控制了日本的国民经济.以南朝鲜来说,现代等10大集团,就占国民生产总值70%左右。大企业集团是股份制高度发展的产物。通过控股、渗股,使几…  相似文献   

8.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重申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然而如何认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直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广泛探讨的问题。近日,本刊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教授。记者:吴老,您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文章。能否请您谈谈怎样看待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吴教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企业改革方面有重大突破,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于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  相似文献   

9.
研究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西方现代公司制度的中国化,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救活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之路的现实选择。正在倡导的现代企业制度不等于国有企业改革。因为正在倡导的现代企业制度,不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只能在一部分利润优厚的国有企业中试行,不能覆盖大部分微利的和亏损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我国至少有三类国有企业,不适合或不具备条件实行正在倡导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一类是小型国有企业,不适合实行正在倡导的现代…  相似文献   

10.
晓亮 《理论视野》2000,(1):19-2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两条:一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企业布局;一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里专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 从1994年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实际上走了过场。这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1)实际操作时回避产权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从而使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试点  相似文献   

11.
百余学者研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6月2O日至22日,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大学、市委党校等六家单位联合举办’95中国·深圳现代企业制度研讨会。邓鸿勋、于光远、杨启先、魏杰、李庆云、樊纲等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出席了会议。与会者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企业改革的难点与对策、现代企业制度中对人的管理、造就企业家等问题和深圳实行的国有资产三级管理做法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广泛的探讨。“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再认识研讨会”召开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董辅仍、萧灼基与全国匕个试点期货交易所的总裁、期货专家等近百…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显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十几年改革的经验总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体现和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是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搞好国有企业既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又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发挥和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为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自身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试点的内容和范围逐步扩大,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已基本理清。按照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要求,各地区已在试点…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国有企业改革要点 据《人民日报》1995年2月8日报道,国家经贸委日前公布1995年国有企业改革的要点。 1995年深化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紧紧抓住实行政企分开、搞好企业内部管理、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三个关键,以搞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若干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为突破口,在转换经营机制、推动制度创新、加速结构调整、实行配套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实施,我国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到1996年底,全国以国有企业为主改建或新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已逾9200家,股份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厦的重要基石,组建股份有限公司也已成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佳组织形式之一。然而,上海作为我国最早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城市,自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起,至1996年底,股份有限公司仅有138家,其中,上市公司106家,定向募集公司14家,发起设立公司18家。如…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已经历了十多年时间,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等种种模式的提出、试点和逐步铺开,对其成效名家说法不一,对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各家评说不一,对导致困难的原因更是众说纷纭。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十几子的改革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目前有2/3以上的企业处于明亏在时亏状态。笔者认为,在这“关键时期”,对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进行检讨和矫正比具体操作措施的修修补补更为重要,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17.
擂响企业制度创新的战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思路白永秀,任保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的外围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的内部改革的新阶段。理论界对此讨论热烈,有不少好的见解。一、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提法和表述吴敬琏同志认为.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以后,各地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围绕着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的两大任务,改革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面逐步扩大,国有企业“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等各项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在这样大的改革和结构调整面前,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许多亏损、困难企业如何尽快走出困境,以及大量的下岗职工如何实现再就业,这是事关改革成败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必须全力加以解决。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国企改革的回顾和1998年展望陈永忠一、四川国有企业改革的简要回顾四川是我国最早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试点的省份,早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四川率先选择了6户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试点,这是全国最早的国企改革试点,是全国的首创。十一届三中全会之...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改革20年来,国企改革虽有进展,但未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党的十五大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解困和体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从近几年改制的情况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