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是欧洲汉学研究的发源地,历史悠久,积淀沉厚,多年来在此领域中一直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其代表人物之多,研究领域之广,门类之繁,成果之众,影响之深,都值得称道。而近年来,法国汉学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之上,合理吸收外来资源,借鉴其它相关学科的长处,由此开拓了新道路,创造了新方法,值得我们深入细致地推介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法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脉络,接着从文学与哲学两方面,为读者展示了法国汉学研究的大致面貌,各领域中的代表人物,其主要作品、研究手法与创作特点等。本文的第三部分还将介绍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几所汉学研究机构,其办学宗旨、研究特点、运转机制等。本文最后将为读者简单介绍现今法国汉学界最具权威的几种期刊,在对此一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的分析与讨论中,或可让读者了解法国汉学研究者们的思维视角与研究动态,从而对整个汉学研究现状有一个更丰满具象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的16-18世纪是中西文化首次撞击的时代。海外汉学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17—18世纪间,怀着对古老中国文明的憧憬,一批法国耶稣会士离别故土,远涉重洋地踏上了寻找中国的旅程,成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媒介、推动者和参与者。他们在华的传教事业虽收效甚微,但在汉学研究上成绩斐然。我们试图从法国耶稣会士来华传教的历史背景入手,鸟瞰式的评介法国耶稣会士在明清之际汉学研究的特点,阐述他们在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学和历史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论证此阶段的研究在法国汉学历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即奠定19世纪西方汉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2002年6月入选法兰西学院(l'Académie Fran(c)aise)院士的法籍华人程抱一以作家、诗人、翻译家、艺术评论家的身份为世所知,但事实上,程抱一的名字也曾出现于国际汉学史著作,他的一些作品被作为汉学研究成果而为国际汉学界所瞩目.程抱一曾从事汉学研究,曾是一名"汉学家",这一事实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谭渊 《德国研究》2009,24(4):69-75
专业化建设是一百年来德国汉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起初,有关中国的研究服务于德国的殖民扩展政策。及至20世纪初,在德国大学中建立汉学这一新专业的呼声日益高涨。1909年,德国汉堡殖民学院设立了首个汉学教授席位。此后,汉学研究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经历了第一次繁荣,但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却遭受重创。直至60年代汉学专业才从战争创伤中恢复并在更多的德国大学中得到了巩固。汉学的发展使对中国文学、文化、历史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著名作家德布林、黑塞、卡内蒂、艾希等人进而在作品中成功实现了文学构思与中国思想宝库的融合,最终也给德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俄国东正教来华传教使团虽然在传教事业上表现平平,但是其中许多成员在汉学研究领域却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并且在研究工具、方法、对象、内容、立场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立而典型的民族特色。由此,不仅为俄国汉学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6.
花之安被誉为19世纪最高深的汉学家。其毕生撰写的大批汉学著述,显现出精湛的中文学术功力,对于传播近代西方教育思想,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这些汉学著述也体现了花氏鲜明的宗教文化传播观念。宗教观是其思想灵魂的核心和行为准则,基于此,花之安的文化观富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这使其学者风范及文化著述水准打上折扣。对花之安一类传教士汉学家的研究,需要"跨文化的眼光"与"开放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8.
2500多年以前,孔夫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之时曾有过"乘桴浮于海"(乘坐木筏出海)的梦想,只是终其一生,他老人家一辈子也未能走出过如今山东、河南的地界。他一定想不到,在21世纪的今天,以他老人家名字命名的孔子学院,正作为一个推广汉语、推介中华文化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一股汉语热、孔子学院热正方兴未艾、扑面而来。在美国,1998年以前全国注册学习汉语的学生只有6000人左右,而眼下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0万,在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一年就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在英国,从2002年到2005年,大学里选修汉语的学生数量翻了一倍。  相似文献   

9.
法国早期汉学奠定了法国整个汉学体系的基础和发展趋势,黄嘉略是其中散落的一颗遗珠。他重新被发现,既是为他本人研究成果正名,也有助于深入了解中法交流史的细节。许明龙先生于2013年完成最终稿出版的《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是研究黄嘉略的宝藏,本文将基于该书,回顾黄嘉略短暂的一生,分析其身份的特殊性,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局限性,陈述他与孟德斯鸠的相识及其对法国早期汉学家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升温,孔子学院随之快速发展。法国汉语教育起步早,规模大,有特色,然而孔子学院在法国却显得滞后,存在诸多问题,两者之间形成悖论。追本探源,这是法国人的民族性格、法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孔子学院的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法国海权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海权研究样本。法国海权史和海权思想理论研究,在国外历来受到学者重视,诸多研究者纷纷于其中发掘历史启示并进行理论升华。相对而言,国内学界未能足够重视该领域研究,同时国内对法国海权的一些认识存在误区。该领域研究不仅尚有许多可探索空间,也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彼得大帝改革以降,历代沙皇就强行且快速引进西方社会发展模式,以期强盛俄国.此举刺激了俄罗斯帝国上流社会励精图治,却给社会下层和知识界以巨大压力,孕育出深沉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诉求.然而,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是17世纪以后大规模扩张而迅速形成的,这导致其疆域内族裔构成多元和宗教成分复杂.为了有效治理这样的国家,俄罗斯民族主义又被帝国提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俄国民族主义”.而俄罗斯帝国在融合一部分现代欧洲文明因素之后变得更为强盛,在疆界上和中国发生越来越多的争端,在文化归属、价值观认同、精神追求等方面也和中国之间产生复杂的碰撞,俄罗斯民族主义随即成为帝俄时代和苏联时期理解中国问题、处理中俄关系的重要根据之一.在后苏联俄国重建历程中,这种民族主义是其重要推动力之一,同样延及到俄中关系领域:俄罗斯民族主义之于当代俄国对中国的认知、态度、情感、评价等,远不是临时的情绪表达,而是有着历史根据和理论基础的自觉行为,包括大众媒介关于中国形象塑造、知识界关于汉学研究、政界关于俄中双边关系的理解和处理等.这些行为既不能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限定,又在文化结构和精神深处导致俄国人折损中国所期待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效力.  相似文献   

13.
雷慕沙(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的汉学成就在国内学界广为知晓,然而,人们对他的生平经历却鲜有了解.2000年出版的《汉学研究》第五集,刊有译自《中日杂纂》的《法国汉学先驱–雷慕沙》一文.此文对这位西方汉学祖师的人品甚有微言,颇异于笔者所见,因此引起笔者的好奇,乃至于花费若干时间,对该传记的原作者、出处做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方仁杰 《法国研究》2004,(1):116-126
法国是世界上五大广告国之一。在法国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身处闹市或是偏远的乡镇,只要迈步出门,翻开书报或打开电视,形形色色的广告就会扑面而来,其内容也无所不包。法国广告业的发达与其文化艺术大国的地位密不可分,法兰西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其浪漫与美学植根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这便为法国广告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高尚的品味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可以说法国的广告浸透了文化,巴黎街头张贴的不是广告,而是文化。  相似文献   

15.
宋学智 《法国研究》2004,(1):182-191
法国"新小说派"崛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法国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它在哲学思想上背弃了存在主义,在文学艺术上穿越了意识流.代表作家有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和克罗德·西蒙,他们标举"反传统"的大旗,以令人惊异的笔锋,在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进行各执一端的"反小说"实验,大胆探索"未来小说的道路".六十年代初,新小说派的理论和创作开始广泛影响欧美,并风行至亚洲,引起了我国文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蒋锐 《德国研究》2004,19(1):52-57
本文尝试将卫礼贤的汉学生涯划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其在每一个时期的汉学活动及成就、特点与不足进行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认为卫礼贤从一个新教传教士成为一个儒家信徒,从一个翻译家成为一个著述家,从一个神学家成为一个汉学家,从一个德国人成为一个"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和"两个世界的使者",从而最终完成了其人生的转变,跻身于世界著名学者和汉学家之林.  相似文献   

17.
童祉颍 《法国研究》2008,(3):104-105
一,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自1945年成立联合国以来,法国就是安全理事会成员,与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拥有相同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法国是联合国大部分由选举产生成员的政府机构(如:国际法庭、人权委员会)和常设机构(如:托管委员会、裁军大会)的成员。法语是联合国两种工作语言之一。联合国的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总部设在巴黎。  相似文献   

18.
鉴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法国研究是一个常青议题。本文通过对非洲地区法国研究的探讨,再次验证了一个结论:一个地区的学术研究水平,与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文化教育水平较为先进的北非,深受阿拉伯文化、法国文化的影响,当地学者分析了两种文化、两种语言在本地区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问题;而常年战乱,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落后的西非、中东非,学术研究力量有限,对法国没有太多研究;南部非洲则由于其稳定的政治环境、比较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当年主要受英国的影响,因此对法国的研究呈现出更强的学术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陈虹 《法国研究》2009,(2):82-85
中国饮食久负盛誉且极为多样化,它分为四大菜系。中餐馆在巴黎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形象。通过对法国中餐业的研究和对法国饮食的分析我们可以反思经营的策略,并寻求解决法国中餐业所面临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戴丹妮 《法国研究》2013,(1):82-85,32
本文从莎士比亚戏剧在法国的演出、研究与传播等方面对莎士比亚在法国的影响力作了一定的梳理和归纳,内容涉及舞台剧演出、歌剧演出、电影、报刊杂志以及理论分析等诸多方面,充分展现了这位戏剧大师的优秀作品对法国文化及艺术界的影响,同时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法国人民对于外来文化越来越兼容并蓄的宽容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