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研究作为财产保护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民法学者认为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应当遵循统一法律依据、统一登记机关、统一登记效力、统一登记程序、统一权利证书的“五个统一”原则。作为不动产登记重要标的物的土地与房产,其权利状况存在差别,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的程序肯定是有差异的,不可能强制统一;由于不动产权利状况的差异,要统一权利证书也是十分困难的。在分析了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提高、二并行、三统一、四规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条例的颁布箭在弦上。在该条例制定过程中,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登记的性质上应当明确登记是私法行为而非公法行为;物权法没有统一规定登记能力,有必要在新的不动产登记条例中确认登记能力制度;根据我国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不动产登记条例应当确立登记请求权制度;为了保障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和公信力,不动产登记条例应当在一定限度内赋予行政机关实质审查的职能;登记机关的赔偿责任,性质应为国家赔偿责任,并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3.
我国《物权法》中规定不动产物权转移以登记为生效要件,没有将公证制度引入不动产登记中,拒绝公证制度对不动产变动的参与,虽然有立法者的多方考虑,但从不动产变动的实际情况出发,这却是不完善的。为了不动产登记的安全与效率,应当将公证制度作为一种前置审查模式应用于我国不动产的登记制度之中。  相似文献   

4.
物权是特定社会人与人之间对物的所有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不动产所有权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物权的登记是物权变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有利于维护物权公示、公信的原则,有利于保护不动产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加速财产流转。对不动产进行登记,无论是在大陆法系物权法中,还是英美法系财产法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草案)》颁布以后,社会各界便对该《条例(草案)》给予了更广泛关注。终于,《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出台,然而,对《条例》真正的功能及目的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困惑与误解。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分析,《条例》的出台都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条例》的出台对市场的调控及登记成本的减少带来了积极意义,但是,其在登记效力模式及法律位阶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3)
正如学者所言,没有商法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没有商法就没有现代社会。而商事登记是现代社会市场主体参与到商事交易活动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事登记制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存在的几个争议性问题进行探究,对商事登记制度存在的各类问题的解决与完善提出建议,以期对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任倩霄 《学理论》2013,(8):103-105
根据对《物权法》第23条、第24条的理解,我国准不动产物权的设立与转让采用的是交付生效加登记对抗主义,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0条第4款的规定,可知已登记未交付的情形买受人不能取得所有权。但是结合法理分析,在登记对抗模式下,承认已登记未交付所有权变动的效力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各国的财产体系均是由两部分所组成,其一为债权,其二为物权。债权是人体之血液,物权则是人体之骨架。物权公示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物权行为理论,物权公示的内容包含物权公示的方法与物权公示的效力。目前我国在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物权公示制度,物权公示是司法性质还是行政性质的划界模糊,实务上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9.
工会法人资格登记意义深远,而且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应该严肃认真地、稳妥有序地把这件事做好。  相似文献   

10.
根据《物权法》第106条之规定,我国把动产与不动产都作为了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对象。把不动产纳入善意取得制度范畴基于对静态所有权的保护和动态市场经济中商品流通秩序之间权衡所作出的价值选择,也是对多国都已明确规定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回应及对先前《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的确认。在具体适用《物权法》第106条的情形中,违章建筑不属于不动产的范畴,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市房产在转移所有权登记过程中如果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以事前未经其许可为由要求房产登记部门撤销登记,  相似文献   

11.
刘厚金 《党政论坛》2014,(23):31-33
自2014年4月11日起,上海全市范围内新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向市、区两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近年来,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试点进行的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改革,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将对中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带来深远影响,其重大意义不容忽视。为此,无论从观念上、制度上,还是具体的管理程序和方式上,政府都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转变,以完善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为突破口,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治理。  相似文献   

12.
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工商登记与监管史上的一次最重要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是整体上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运行之后,在取得预期改革成效的同时,局部环节却面临若干阻力。同时,作为试验先行地的经济特区,其成功经验向全国推行依然面临国内立法的冲突。本文基于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功能分析,着重探究存在问题和面临困境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的实施,在降低了社会组织登记成立门槛的同时,对后续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中,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体现的是国家责任,具有制度基础性和政策导向性.登记管理机关、行业主管单位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作为行政监管的主体,对制度变更的认识存在偏差,加之法律规定的权责关系不清晰,合作监管机制不顺畅,针对社会组织行政监管的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行政监管需要充分挖掘现实问题、理性借鉴西方经验、全面梳理地方做法,搭建"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社会组织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4.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涉及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围绕带根本性的重要问题,着眼于新的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以获得规律性的认识,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保证改革深入、持续、健康发展。一、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止腐败分子进入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建立竞争择优机制,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中来。前些年,…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4年4月1日起,上海全市范围内新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向市、区两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近年来,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试点进行的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改革,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将对中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带来深远影响,其重大  相似文献   

16.
季君 《学理论》2009,(20):96-97
我国《物权法》首次在立法上对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作出规定,但对房地产预告登记适用范围的界定不够明确,本文通过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成熟立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合理界定了我国房地产预告登记制度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关于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改革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伟 《理论探索》2001,(2):29-32
领导干部的选任制度必须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近一段这项改革力度较大,成绩突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关于“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关于群众推荐,关于考试,关于正确把握学历和资历条件,关于正确把握德才条件等等。只有正确、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把这项改革引向深入,从而做到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大力推进我们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关于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宝鸡市组建了由8名在职、有一定威望,熟悉行政、经济以及社会事务管理的执业律师、法学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市政府法律顾问团,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直接管理.本文试结合宝鸡市的实践,对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设立的目的是要解决“一房数卖”的现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从法经济学的角度看,商品房交易中的预告登记制度的核心是对商品房未实际交付前的增值所有权在房产售卖人和买受人之间的分配及商品房未能交付造成的损失在各买受人之间的分配。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需要将进行预告登记的权利配置给买受人,同时,赋予完成预告登记买受人的购房款返还请求权以优先实现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