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具有自觉性、内部性和主动性的特征,是党的先进性的表现,它能够从组织上、制度上、思想上等各方面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强化党内监督,必须不断扩大民主,主动接受监督;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上下监督结合起来,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强化专门职能机构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引起全党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部党内监督的重要法规。人们寄望于《条例》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清除腐败、完善自身、与时俱进地推进执政党建设的有力武器。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条例》要发挥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3.
任何政党、任何有权力的组织失去制约和监督就要产生腐败,回顾历史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要跳出“兴勃亡忽”的周期率,必须走民主监督的道路。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在民主监督中的威力和效果更为明显。但新闻舆论监督又存在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两种障碍,新闻舆论监督只有通过立法和自身接受监督的制度才能消除障碍,更好地肩负起为保证党的廉政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组织这个特定政治事物,其具有所有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具有的一般功能,即利益综合和表达功能、政治录用功能、制定纲领政策功能、政治社会化功能;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成员构成、组织结构、理论主张、存在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了其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即领导功能、行为示范功能、社会稳定功能、社会组织功能、协调关系功能、权力监督功能.在阐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功能的同时,还揭示出影响党功能定位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始终同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把动员、组织和领导群众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工作任务之一。在党的创建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把工农群众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依靠力量,把组织开展工农运动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早期的共产党人,几乎是清一色的知识分子。对于工农群众的实际情况,了解非常有限;对于如何团结和组织工农,也没有任何的现成经验和途径,但他们却依靠自己的力量,慢慢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群众路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办通俗刊物,向工人群众进  相似文献   

6.
“一把手”处于决策群体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是所在地区或部门的“统帅”,“一把手”的工作状况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或部门的发展和事业的成败.因此,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管好关键人物,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当前,干部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一把手”的监督还不够有力.“一把手”难监督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主动接受监督意识淡薄.有的“一把手”自身素质不高,特权意识较重,不主动、不愿意自觉接受监督;有的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凌驾于领导班子集体之上,独断专行,搞个人说了算.不要组织监督;有的对干部监督有偏见,认为是组织上对自己不信任,束缚手脚.二是班  相似文献   

7.
<正>党内监督是党组织内部各种制约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按照它自身独立的运行机制循环运动。党内监督的运行规则是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基础的组织制度和纪律制度,其中还包括《党章》《准则》以及党内监督的具体规章。因此,党内监督必须以党纪党规为准绳,以组织监  相似文献   

8.
党内监督,就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制度的要求,对党的各级组织以及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实施监察和督促。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党内监督机制建设,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既有对马克思、列宁党内监督思想的继承,也有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当前,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发挥党内监督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规范和监督各级党组织及每个党员的行为,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必须紧紧围绕“民主监督”这个主线,把自我监督与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和重要标准,不断地自我批评、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强化党内监督,在党内形成积极倡导监督、大胆实施监督、热情支持和保护监督的浓厚氛围。每个党员在履行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10.
去年,党中央在《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指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经历了四十余年执政历史的政党,历史赋予党的组织和党的干部很大的权力.如何对这部分权力实行有效的党内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生,防止党的干部由人民勤务员蜕变为人民老爷,进而保持干部"人民公仆"的本色,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善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一党内监督的实质是纪律监督,而党内的民主监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2,(4):51-58
一个制度的好与坏,要看它的实际成效如何。从2003年中央正式组建巡视机构至今,8年的探索与实践,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的一项新制度,党内自我监督方式之一的巡视制度,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恽代英认为政党对革命和建设具有领导作用。为发挥领导作用,政党要坚持和发展自己的主义,要有严明的纪律,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并维护党的团结。恽代英还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恽代英政党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有积极意义,并对今天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许耀桐 《前线》2016,(11):8-10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认真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大党内监督力度,提升党内监督水平。那么,认真学习"条例",要弄清楚党内监督是怎么提出来的?党内监督的作用是什么?党内监督应该如何深化改革?党内监督的由来发展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有效地开展党内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内监督要"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  相似文献   

14.
《探索》2017,(4)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信任正处于从传统政治信任向现代政治信任转型的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以回应挑战为导向,以强化党内监督为重点,成为培育党内政治信任的重要路径。党内监督的充分发挥,将厘清党内政治信任的主体,夯实政治信任的情感基础与认知基础,强化政治信任的制度保障,最终在全党范围内培育以制度信任为核心、以组织信任为支撑、以人格信任为辅助的复合型现代政治信任体系。以党内监督为路径培育党内政治信任,一方面有效地回答了在党内政治信任培育的过程中"谁信任""为何信任""如何信任"以及"信任谁"等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促进党内政治合作,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吴云霞 《党建与人才》2000,(12):14-14,16
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问题是一个难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少数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对待监督。面对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认为是组织对自己不信任,产生抵触情绪;面对领导班子内部同志之间的监督,认为是与自己不合作,产生反感情绪;面对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认为会使自己丢面子,失威信,产生忌恨情绪。也有少数领导干部犯了错误,还想瞒天过海,对监督讳莫如深。因而,有的刻意逃避监督,想方设法在制度和法律上找可钻的空子;有的与监督打迂回战,千方百计绕过监督,应付监督;有的甚至与监督“势不两立”,谁监督我,我就报复谁…  相似文献   

16.
马拥军 《共产党人》2005,(24):17-18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讲思想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不同于普通群众以及国内其他政党的党员。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严格、组织严密、思想严肃、作风严谨的政治组织,尤其在政治上、思想上对党员有严格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和自身定位就决定了作为共产党员只能以《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作为自己的政治思想选择,入党就意味着接受了这个选择而放弃了其他选择。所以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内思想的统一性和排他性。  相似文献   

17.
党内监督是指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党员之间、组织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按照党章党纪的有关规定,从思想、组织、纪律等方面,对党组织和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规党纪情况的监察和督促。党内监督严格说来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过程,是在党组织内部的范围内,依靠党自身的力  相似文献   

18.
<正>强化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必须"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在新时代开展党内监督工作,要求党立足于现实,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监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相互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以及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促进社会和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方针以及民主党派监督在中国的特定性的同时,也要看到民主党派监督在一定程度上的虚位性,并严肃地对待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和贯彻执行,正是我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党的具体体现,从而保证党的各级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和人民的监督下真正成为“三个代表”的践行者。这样,如何贯彻和执行好《条例》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而把握好党内监督的原则就成为关键的关键。一、本体的平等原则。党内监督是党员之间、组织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