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2008年排放交易指令》将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继而形成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然而,国际社会对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域外效力存在质疑。实际上,基于欧盟及其成员国缔结或加入的有关航空业的双边条约、国际公约或国际文件,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域外效力是不确定的。对我国而言,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制度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存在负面影响,也能产生正面效应。对此,我国应当尽快启动中欧新双边民用航空运输协定谈判、实施碳税制度并逐步推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以便从制度上防范碳成本差异、保护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欧盟委员会在多重压力之下宣布,决定于2013年秋天之前有条件地暂停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如果届时国际民航组织代表大会不能达成一个“多边协议”,欧盟将继续推进征收航空排放税的相关措施。我国民航企业明确表示不能接受欧盟将多边进程与单边措施相挂钩的附加条件。这表明各国的反制措施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并对欧盟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果。欧盟单方面将途经欧盟地区的所有飞欧盟航线的民用航空器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并征收碳交易税做法阻力重重,不得人心。抵制措施取得初步胜利,但问题尚未最终解决。最近,欧盟抓紧对航空碳排放配额法案进行修改,并试图于2014年3月1日起对外国航空公司开征碳排放税。因此,在新形势下,对于欧盟回归理智的表现,我国决不能放松警惕,仍应多管齐下,在客观评价该指令利弊得失的同时,有必要审时度势,采取更加有力的法律措施和应对策略,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3.
自欧盟2008年决定施行航空碳税以来,就遭到了国际社会反对,特别是近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有关航空业碳排放问题的国际会议上,参会的29个国家联合制定了反对欧盟航空碳税的一揽子"报复性"方案,有境外媒体称世界第一次碳贸  相似文献   

4.
刘衡  黄志雄 《法治研究》2013,82(10):63-70
航空碳税是欧盟在全球议题和国际法所涉事务上首次采取单边措施,4月的修法决定为这一吵闹了多年的欧盟单边行动划上了一个休止符。欧盟排放交易机制运行不畅是航空碳税"停摆"的基本内因,航空碳税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则是其"停摆"的基本外因。欧盟航空碳税的"停摆",关乎在国际航空减排的全球规制上,是否应该以及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法律框架的问题。如无重大意外,欧盟航空碳税将难以重启。  相似文献   

5.
欧盟通过制定2008/101/EC指令将航空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中,招来各国反对。欧洲法院在针对这一指令合法性诉讼的初步裁决中,否定了将《芝加哥公约》等国际公约以及国际习惯法作为判定该指令合法性的依据,通过《美欧开放天空协议》的数项规定肯定了该指令的合法性。由此可以得出启示,我国在该问题而应寻求多边合作解决模式,着手制定多方面的可供选择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6.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税立法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碳税是当前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重要制度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启动了碳税的立法行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我国的碳税立法尚属空白,相关研究刚刚开始,缺乏系统性和框架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欧盟建立航空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为虽然引起广泛争议,但该行为的实施有其完善的区域法律及欧盟成员国的国内法基础。鉴于航空活动的特殊性,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应发挥其协调作用,推动航空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多边谈判,通过制定多边协议,既能统一管理航空活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又能同时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以切实落实"共同而又区别"的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航空碳排放及其交易对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传统制度都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新的制度需求.目前还不存在针对航空碳排放问题的多边国际条约,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国际习惯法规则为航空碳排放及其交易提供了必要的指导.航空碳排放规则应以国际民航组织为平台,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通过多边协商的方式来确立.航空碳排放管制措施应属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调整范围,且“气候例外”原则不能为其提供豁免.碳排放交易所得属于税收协定中的“营业利润”而不是“财产收益”或其他收益,应由居民国行使税收管辖权.具有涉外因素的碳排放交易合同应以交易发生地法为准据法,不适用意思自治或最密切联系原则.  相似文献   

9.
欧盟遵循从源头控制污染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针对能源产品、电力、公路运输工具等实施了一系列税收措施,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欧盟通过建立欧洲排放标准等,将税基与CO2及其他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进行"挂钩",通过经济压力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对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政策是欧盟全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严厉激进的环境政策,尤其是在碳排放问题上的立场与行动,提高了其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中国作为目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欧中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碳排放问题)上的互动,将会给欧中双方以及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带来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商务与法律》2005,(1):40-41
欧盟关于航空旅客赔偿问题的新法律2005年2月17日正式生效,这项新法律适用于所有欧盟境内的航班.无论经营该航班的航空公司来自哪个国家:同时,该法律也适用于所有欧盟的航空公司从其他国家进入欧盟的航班。此外.非欧盟公民也可以享有该法律规定的权利.欧盟委员会负责交通事务的委员巴罗强调,在推动发展航空旅行的同时也需要保护乘客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王义高 《法人》2004,(4):84-85
水上飞机兼有的各种优点,完全可以突破发展支线航空战略的瓶颈,解决了战略思路问题,其他技术层面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王军  沈雨青 《河北法学》2007,25(8):34-41
在欧盟,以宪法性法律文件为基础,通过三代保险指令,也包括正在形成的第四代保险指令,欧盟的单一保险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但相对于欧盟的保险监管制度来说,保险合同方面的调和则严重滞后.在这一领域,目前法律的发展仅局限于对保险合同冲突法的调整.这种状况导致了保险服务自由的目标难以实现.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欧盟的相关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欧盟应为各成员国提供统一的保单持有者的保护标准.顺应这一要求,最好的办法是颁布有关欧盟保险合同的实体法.我国作为世贸组织的一员和保险法尚不完善的国家,对于其中的动态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过程中,应秉承气候正义的理念并坚持如下法律立场:确立公平合理的减排标准,实现分配正义;完善气候变化公约的履约机制;发达国家应当制定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矫正正义。为落实以上立场,中国应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与美国、欧盟一起引领国际气候治理,并切实履行至今已达成的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气候法律文件。与此同时,在国内应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碳排放交易法规和环境税法,运用碳排放交易和碳税等市场工具,从法律、市场、政策等方面确保气候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社会致力于推进气候变化减缓国际法律合作的同时,气候变化适应问题逐步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各地区的政策与法律关注。在分析气候变化适应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其在欧盟政策与法律中演变脉络的基础上,对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环境法原则的适用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分析,可以看到环境法原则为气候变化适应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基础,并具有目标、机制和方法的指导和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首家民营航空公司的停航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斌 《法人》2009,(1):70-72
奥凯航空的停航事件凸显了民营航空公司内部管理的脆弱,面对狭窄的市场空间和自身脆弱的现状,民营航空业要做的事情还很多2008年12月6日,国内首家投入运营的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正式停航。这比民航华北局限定的停航日期12月15日提前了9天。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欧盟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对相关市场划分、支配地位认定规则、滥用行为的认定和典型形态、反竞争效果等构成因素在港口领域的适用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应当强调效果主义分析思路的运用;结合中国港口的特色,完善相关要素的认定;注重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一般制度在港口领域适用的一致性,同时又要充分体现港口领域竞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欧盟颁布《2008年航空碳排放交易指令》将国际航空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随后,欧盟一直积极筹划将国际海运也纳入到该体系中。但由于国际海运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性等特点,欧盟此举将可能产生一定的域外效果。然而,无论从国际习惯法,还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角度看,其域外管辖的效力均应受到质疑。中国作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航运大国,也应未雨绸缪,积极从法律、政治、外交等途径寻求应对之策,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一、欧盟国家援助政策的演变 以金融危机为分界点,欧盟委员会国家援助政策近期的发展呈现出四个阶段变化。每个阶段都鲜明地反映出对前一阶段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市场走向的预期,体现了欧盟竞争法的灵活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